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损是供电企业在进行在电能输送、分配或者管理环节中出现的一种损耗的形式,线损率是用来表示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率。作为能源生产大户与消耗消耗大户的供电企业,降低线损率不但是节能降耗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实际出发,首先阐述了理论线损在线损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线损管理的重要因素,然后提出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最后突出降损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及搞好线损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供电企业 线损率 管理 措施 思考
1、理论线损在线损管理中的作用
理论线损是经过算法(如潮流计算算法、电量法等)计算得出的理论值。当前我国供电企业所统计线的损率远远高于理论线损率。当前部分供电企业不重视理论线损计算值的参考,只靠经验去管理,凭主观推测而制定降损指标,导致线损管理无章可循。理论线损在线损管理中的作用很大,通过线损的理论计算分析与研究,供电企业首先能够分析出电网系统中电能损失的分布状况及其规律,为切实降低线损率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其次可以是供电企业能够找出自身管理与技术存在问题,不断改进或创新,使管理与技术更加科学而规范;三是能够为供电企业节能降耗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依据,从而能够制定出得力的节能降耗措施。由此可以看出,供电企业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进行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举措。
2、影响线损管理的重要因素
影响供电企业线损的因素很多,包括运行方式、网络结构、负荷分配、无功补偿、检修质量、运行维护、计量管理以及抄表因素等等,重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是架空线路因素。包括架空线路在布局上出现近电远供,迂回供电等不合理现象、导线选择不经济、线路轻或者空载运行、线路接头与搭头以及桩头电阻大、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等众多环节;二是变电站因素。主要包括主变压器铜、铁损超过国家标准、主变压器运行中处于过载或者轻载状态、主变压器无功补偿容量不到位、主变压器缺失有载自动调压装置等因素;三是用户用电因素。包括用电设备和变压器出现“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负载不配套现象、用户无功补偿不合理、电能表计量不准确、计量用互感器比角差不符合等环节;四是网络接线因素。包括导线没有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系统电压层次多及不合理的串级供电、主变压器并联或串联不合理以及低压配电网络供电半径过长等环节;五是运行管理因素。主要包括检修安排不当导致造成运行线路和主变压器超载运行、没有定期清扫导致泄漏增加、不经常平衡低压三相负荷和不进行倒负荷工作等因素。
3、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进行营销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供电企业进行线损管理涉及到的因素很多,规划计划、建设改造、生产技术、调度运行、电力营销以及电能计量等诸多部门和专业的综合性管理。
首先供电企业要建立线损管理制度。供电企业要设立专门负责人从事线损统计、分析以及考核工作。并且建立线损分析例会与同步抄表、定期电能表平衡等制度,大力采取多级电能表平衡方法,通过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与新产品来提高电能计量准确性。
其次要收集积累资料,加强表计管理。供电企业要有专人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编制线损手册,绘制阻抗图,为大力降低本企业线损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要加强表计管理,不但要装设齐全又准确的的计量装置,而且要严把表计核验关,增加校表的质量与次数。
最后要不断改进抄表工作措施。供电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状况,一是确定抄表日期,做到抄表准计算精,二是消灭“锁门户”的估抄和漏抄现象;三是对高压用户做好专用变压器的铜损和铁损费用的加收;四是严格执行电力用户的用电分析工作,对用电量差异大的用户要查找出原因;五是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营业普查,堵塞营业漏洞。
4、降损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4.1 技术性措施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有两大类,即建设性措施与运行性措施。
建设性措施就是供电企业通过加大投资的方式降低线损。一是对高耗能变压器进行更换或者改造;二是对轻载运行状态的变压器或者满载、超载运行的变压器要重新配置,合理运用;三是根据需求加大建线路回路的改造,尽量使用大截面导线;四是增装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对电网进行无功优化配置;五是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更换或者改造。
运行性措施包含的内容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尽量要引入更高一级电压的线路进行城网改造才能有效地降低损耗;二是电压层次尽量简化,变电容量尽量减少重复;三是运行方式和合理经济,不能出现迂回供电现象:四择导线横截面积与变压器容量的选择要既要满足要求又要经济;五是尽量使配变三相负荷平衡,导线接头部分要符合技术要求;六是大力运用无功补偿装置来提高功率因数。
4.2 降损的组织措施
首先要建立有负责领导、生产技术人员以及用电设专职线损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网络体系,定期开展线损分析研究,并做好记录;二是注重线损理论计算工作,建立电力负荷测录制度,收集电网基础资料,为降损提供依据;三是对电能的统计做到及时准确,并加强计量管理;四是检修工作合理得当,线路清障要及时有效;五是电能的抄、核、收工作要明细,堵塞用电漏洞;六是制定并执行线损指标考核,并落实到责任人;七是尽量安装安装防窃电计量箱。
5、搞好线损管理的几点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分析出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供电企业必须大力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与健全线损管理制度,降低线损率。一是坚持实事求是,转变思想观念,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灌输供电企业的职工从思想上确立线损管理大有作為的观念向管理要效益,挖掘降低线损的潜力;二是供电企业要勇于创新,严格管理,细化目标。供电企业应该将线损管理列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但要加强行之有效的常规管理,而且要大力实施跟踪管理和实时管理,对线损管理存在问题及时检查监督,让线损工作在管理层的管理高效、正规而有序,同时要要加强抄表的及时准确性,力求合理计量,搞好用电普查,堵塞营业漏洞,不断完善健全线损制度,规范管理。三是通过学习或者培训,大力提高供电企业职工队伍的技术技能,让职工充分了解掌握降低线损率的有关技术,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中,不断提升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生风;浅析如何降低线损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8期
[2] 李世峰;浅析线损原因及降损措施[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12期
[3]周晓曼;浅谈影响低压线损的因素和降损措施[J];科技风;2010年23期
关键词:供电企业 线损率 管理 措施 思考
1、理论线损在线损管理中的作用
理论线损是经过算法(如潮流计算算法、电量法等)计算得出的理论值。当前我国供电企业所统计线的损率远远高于理论线损率。当前部分供电企业不重视理论线损计算值的参考,只靠经验去管理,凭主观推测而制定降损指标,导致线损管理无章可循。理论线损在线损管理中的作用很大,通过线损的理论计算分析与研究,供电企业首先能够分析出电网系统中电能损失的分布状况及其规律,为切实降低线损率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其次可以是供电企业能够找出自身管理与技术存在问题,不断改进或创新,使管理与技术更加科学而规范;三是能够为供电企业节能降耗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依据,从而能够制定出得力的节能降耗措施。由此可以看出,供电企业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进行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举措。
2、影响线损管理的重要因素
影响供电企业线损的因素很多,包括运行方式、网络结构、负荷分配、无功补偿、检修质量、运行维护、计量管理以及抄表因素等等,重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是架空线路因素。包括架空线路在布局上出现近电远供,迂回供电等不合理现象、导线选择不经济、线路轻或者空载运行、线路接头与搭头以及桩头电阻大、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等众多环节;二是变电站因素。主要包括主变压器铜、铁损超过国家标准、主变压器运行中处于过载或者轻载状态、主变压器无功补偿容量不到位、主变压器缺失有载自动调压装置等因素;三是用户用电因素。包括用电设备和变压器出现“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负载不配套现象、用户无功补偿不合理、电能表计量不准确、计量用互感器比角差不符合等环节;四是网络接线因素。包括导线没有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系统电压层次多及不合理的串级供电、主变压器并联或串联不合理以及低压配电网络供电半径过长等环节;五是运行管理因素。主要包括检修安排不当导致造成运行线路和主变压器超载运行、没有定期清扫导致泄漏增加、不经常平衡低压三相负荷和不进行倒负荷工作等因素。
3、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进行营销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供电企业进行线损管理涉及到的因素很多,规划计划、建设改造、生产技术、调度运行、电力营销以及电能计量等诸多部门和专业的综合性管理。
首先供电企业要建立线损管理制度。供电企业要设立专门负责人从事线损统计、分析以及考核工作。并且建立线损分析例会与同步抄表、定期电能表平衡等制度,大力采取多级电能表平衡方法,通过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与新产品来提高电能计量准确性。
其次要收集积累资料,加强表计管理。供电企业要有专人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编制线损手册,绘制阻抗图,为大力降低本企业线损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要加强表计管理,不但要装设齐全又准确的的计量装置,而且要严把表计核验关,增加校表的质量与次数。
最后要不断改进抄表工作措施。供电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状况,一是确定抄表日期,做到抄表准计算精,二是消灭“锁门户”的估抄和漏抄现象;三是对高压用户做好专用变压器的铜损和铁损费用的加收;四是严格执行电力用户的用电分析工作,对用电量差异大的用户要查找出原因;五是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营业普查,堵塞营业漏洞。
4、降损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4.1 技术性措施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有两大类,即建设性措施与运行性措施。
建设性措施就是供电企业通过加大投资的方式降低线损。一是对高耗能变压器进行更换或者改造;二是对轻载运行状态的变压器或者满载、超载运行的变压器要重新配置,合理运用;三是根据需求加大建线路回路的改造,尽量使用大截面导线;四是增装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对电网进行无功优化配置;五是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更换或者改造。
运行性措施包含的内容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尽量要引入更高一级电压的线路进行城网改造才能有效地降低损耗;二是电压层次尽量简化,变电容量尽量减少重复;三是运行方式和合理经济,不能出现迂回供电现象:四择导线横截面积与变压器容量的选择要既要满足要求又要经济;五是尽量使配变三相负荷平衡,导线接头部分要符合技术要求;六是大力运用无功补偿装置来提高功率因数。
4.2 降损的组织措施
首先要建立有负责领导、生产技术人员以及用电设专职线损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网络体系,定期开展线损分析研究,并做好记录;二是注重线损理论计算工作,建立电力负荷测录制度,收集电网基础资料,为降损提供依据;三是对电能的统计做到及时准确,并加强计量管理;四是检修工作合理得当,线路清障要及时有效;五是电能的抄、核、收工作要明细,堵塞用电漏洞;六是制定并执行线损指标考核,并落实到责任人;七是尽量安装安装防窃电计量箱。
5、搞好线损管理的几点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分析出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供电企业必须大力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与健全线损管理制度,降低线损率。一是坚持实事求是,转变思想观念,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灌输供电企业的职工从思想上确立线损管理大有作為的观念向管理要效益,挖掘降低线损的潜力;二是供电企业要勇于创新,严格管理,细化目标。供电企业应该将线损管理列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但要加强行之有效的常规管理,而且要大力实施跟踪管理和实时管理,对线损管理存在问题及时检查监督,让线损工作在管理层的管理高效、正规而有序,同时要要加强抄表的及时准确性,力求合理计量,搞好用电普查,堵塞营业漏洞,不断完善健全线损制度,规范管理。三是通过学习或者培训,大力提高供电企业职工队伍的技术技能,让职工充分了解掌握降低线损率的有关技术,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中,不断提升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生风;浅析如何降低线损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8期
[2] 李世峰;浅析线损原因及降损措施[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12期
[3]周晓曼;浅谈影响低压线损的因素和降损措施[J];科技风;2010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