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电气现场的用电设备漏电保护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对用电设备选择做好接地保护、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根据工程特点、实际情况、规模和地质环境特点以及操作维护情况,介绍了接地或接零保护、漏电电流动作的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
  关键词: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接地、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确保用电安全、可靠,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对用电设备选择做好接地保护、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接地保护又称保护接地(安全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接零保护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相连接,为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漏电保护(漏电电流保护)是对有致命危险的触电提供间接的接触保护。
  
  一、保护接地与接零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采取何种接地与接零方式,与现场的供电方式有关。
  (一)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地保护。
  (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零保护,有时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TN—C电网中,做保护中性线PEN 重复接地以降低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减轻因中性线中断而产生的触电危险;保护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的50%,并应尽可能与相线相同。
  (三)在使用专用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五线制(TN—S)保护接零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PE)可靠连接;专用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箱式变压器)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二、接地与接零保护原则
  (一)保护接地原则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正常情况下电力建设需要的各种电力装置的不带电的金属外露部分、电能供应的设备外壳都应接地(特殊规定例外)。
  1.电机、变压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含铁制配电箱)及铆焊、焊工的操作平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4.汽油、柴油、机油等储油罐的外壳。
  5.20m以上的竖井架(如烟囱施工的中央井架、电动提/升模装置)脚手架、水塔施工用的起重折臂吊、曲线电梯的轨道。
  6.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电力设备的外壳及支架。
  7.起重机(电动葫芦、龙门吊、DBQ系列塔吊等)的每条轨道应设2点接地。在轨道之间的接头处,宜作电气连接;接地电阻应小于4 Ω。装有接地滑接器时,滑接器与轨道或接地滑接线应可靠连接。司机室与起重机本体用螺旋连接时,应进行电气跨接,其跨接点不应少于2处:跨接宜采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面积不得小于16 mm2,两端压接接线端子应采用镀锌螺旋固定;当采用圆钢或扁钢进行跨接时,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2 mm,扁钢截面的宽度和厚度不得小于40 mm、4 mm.
  (二)保护接零原则
  1.正常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施工现场的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1)电机、变压器、照明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2)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3)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4)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5)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
  (6)安装在电力杆线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
  (7)环境恶劣或潮湿场所(如锅炉房、食堂、地下室及浴室、电缆隧道)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2.注意事项
  在敷设保护零线时,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它用;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尤其是在施工用电与外电线路共用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供电公司的要求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在由同一发电机、同一变压器或同一母线供电的低压电力网中,不宜同时采用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此外,若用电设备厂家有明确的接地与接零规定,首先应根据厂家说明进行必要的接地与接零保护。
  三、漏电保护原则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按照以上原则进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应采用三级漏电保护。增加三级漏电保护能圆满解决漏电保护与供电的矛盾,提高漏电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使停电局限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三级漏电保护应遵循以下2项原则进行设置选择。
  (一)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的协调配合
  一级末端保护(即就地用电负荷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1应满足:IΔn1≤30 mA.
  二级保护(即干线或分支线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2满足:IΔn2≥1.5IΔn1.
  三级保护(即二级的上一级,主干线或总干线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3一般为300 mA,即应满足:300 mA ≥IΔn3≥1.5IΔn2 .
  因此三级总保护可用下列三式表达:
  300 mA≥IΔn3≥1.5IΔn2IΔn3≥1.5IΔn1IΔn1≤30 mA
  (二)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的协调配合
  1.上下级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按《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规定,级差为0.2s.做末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为快速型,动作时间要小于0.1 s.干线或分支线二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增加延时0.2 s .三級保护增加延时0.4 s .
  2.也可以利用漏电保护器反时限延时特性,二级比一级延长0.1 s,三级需增加延时0.2 s.
  3.若施工现场所选漏电保护器为反时限型,因IEC未制定相应规定,可参照日本标准进行动作时间的配合。当漏电电流为IΔn(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1s≥动作时间t>0.2 s;当漏电电流为1.4IΔn时,0.5s≥动作时间t>0.1 s;当漏电电流为4.4IΔn时,动作时间t<0.05s.
  四、总结
  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接地、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应根据工程特点、实际情况、规模和地质环境特点以及操作维护情况,合理确定其中的一种接地或接零保护,并配合漏电电流动作的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作后备保护,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安全可靠性及效率,最大限度地防止人身受到电流伤害,达到保障人身安全的目的。
其他文献
[论文摘 要]目前屋面防水工程因种种原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和防水质量的隐患,本文就这一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 屋面防水工程 质量通病分析  中图分类号:TU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南宁市对屋面防水工程从管理、设计、施工、验收等多方面采取了综合治理的方针,使屋面渗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目前仍有一些屋面工程因种种原因存
论文关键词:建筑安装项目现场生产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论文摘要: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管理人员的努力下有的会迎刃而解,有的却在磕磕碰碰中造成工期损失、质量损失、经济损失.在今天工程管理理论较以往已相对成熟,大多数现场管理人员都经过严格的项目经理培训.对工程管理有一定的认识,如果能把这些理论应用在现场的生产
摘要:机电设备是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常用设备,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建筑的使用质量的诸多要素。本文中简要概括了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中现存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与质量监控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机电设备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施工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其关键在于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同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