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杂交水稻强化栽培高产技术试验初报

来源 :杂交水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w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季杂交稻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表明,强化栽培以管水为中心,通过旱耕、旱耙,小(中)苗稀植和湿润灌溉等农艺措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理化性状,创造一个以水调气、以气增温、以温促肥的良性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表现前期分蘖早,速度快,有效分蘖历期长,分蘖高峰出现早,个体生长优势与群体生长质量得以优化协调发展,有效穗和成穗率提高,后期植株的光合生产能力提高,有利于大穗的形成和结实率、穗重的提高,增产显著.总结了单季稻强化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其他文献
氮掺杂改性是提高TiO2光催化剂对太阳光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氮掺杂TiO2的制备方法,以及氮掺杂TiO2固定化研究.
结合4 a的制种实践,总结了两优培九亲本的生育特性及其大面积制种高产技术措施.
2003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海南三亚示范种植的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P88S/0293,经海南省专家现场验收,单产达12.4 t/hm2,创海南省水稻单产最高纪录.从适期播种、
通过对现今住宅园林景观现状的分析,学习传统私家住宅景观追求自然回归、天人合一境界的造园手法,反思现今住宅景观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揭示自然回归设计手法对住宅园林规
目的:探讨对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
对丁草胺在杂交水稻制种田的适宜施用时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丁草胺在移栽前施用,对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型杂草的防除效果均达10 0%,而在移栽后3~7 d施用(常规方法)虽对禾
针对传统PI电流调节器瞬态响应速度慢和控制带宽窄的问题,提出基于双滞环电流矢量控制技术的电流调节器。分析了基于双滞环电流矢量控制技术的电流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导出了双滞
以杂交中稻Ⅱ优7号为材料,研究了移栽叶龄、本田栽秧密度和施氮量等对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上等肥力冬水田采用每公顷施纯氮195 kg,4叶左右移栽,每公顷栽7.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