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彝族史诗叙事程式研究”(项目编号:YZWH1606)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彝族拥有大量的史诗,包括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和英雄史诗等。每部英雄史诗叙事主题范畴略有不同,以《支格阿鲁》英雄史诗为个案研究对象,分析其英雄“阿鲁”奇异诞生与成长叙事主题、英雄“阿鲁”与各种灾难征战叙事主题、英雄“阿鲁”婚姻家庭相关叙事主题和英雄“阿鲁”死亡事迹相关叙事主题等。史诗叙事主题以民族传统和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特定的民俗事项和时空观念为叙事语境,形成彝族内部特定的史诗叙事传统。
关键词:《支格阿鲁》;叙事主题;英雄史诗
作者简介:吉差小明,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民族古籍、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02
主题或典型场景(Theme or typical scene),史诗“主题”是一种叙事单元,“故事范型”、“母题”相关。故事范型(story-pattern)是洛德的观点,其术语含义指在口头传统中存在着诸多叙事范型,作为具有重要功能并充满着巨大活力的组织要素,存在于口头叙事文本的创作和传播之中。
通过对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叙事主题研究,可以窥视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历程。彝族英雄史诗中讲述的男性英雄奇异诞生、奇异成长、征战英雄事迹、英雄婚姻家庭形态、英雄死亡等叙事主题,可以了解彝族远古时期的父系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本文基于前人对英雄史诗《支格阿鲁》的研究成果,立足于目前公开发表的史诗文本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英雄史诗《支格阿鲁》的叙事主题。
一、英雄“阿鲁”奇异诞生与成长叙事主题
“英雄奇异诞生”主题群包括一系列英雄史诗叙事主题组合构成的。英雄奇异诞生是先民对于本民族英雄文化现象的一种表述,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支格阿鲁英雄奇异诞生母题包括奇异怀孕、毕摩占卜、英雄母亲难产等叙事主题。其中英雄奇异成长叙事主题包括英雄苦难童年和少年英雄立功等叙事主题。
关于支格阿鲁奇异怀孕与诞生,史诗这样记载:“普女妮依哟,要去望鹰,要去窥鹰,要去探鹰,要去玩鹰,鹰也玩鹰的,圆滑滑地玩。依也看依的,直直盯着看,收着翅膀玩,你追我赶玩,依也盯着看,微微笑着看。摇着翅膀玩,上下竞翻飞。依也看依的,睁大眼睛看,弯着翅膀玩,相互压着玩,依也斜着看,羞答答地看,叠着翅膀玩,相互拍打玩,依也静着听,瑟瑟抖着听,空中雄鹰啊,反复嬉戏着,天地之怪事,奇奇又怪怪,千奇又百怪,掉下三滴鹰之血,落在妮依身,一滴落在头帕上,穿透九层发辫,头晖又目弦;一滴落腰部,穿透九层毡,全身振荡着;一滴落下身,穿透九层裙褶。”[1] “蒲莫列依啊,早晨起白雾,下午生阿鲁,生下一仙子,生下一神人。年庚也属龙,月份也属龙,生日也属龙,生也龙日生,行运到龙方,取名叫阿龙。[2]关于支格阿鲁成长叙事主题在《勒俄特依》中这样记载:“生后第一夜,不肯吃母乳;生后第二夜,不肯同母睡;生后第三夜,不肯穿衣服。以为是个恶魔胎,被母抛到岩下去。”英雄史诗一般都是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其中英雄史诗的主要主题是以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为核心,反映远古时期氏族部落的现实生活与英雄人物征战历史事迹。
二、英雄“阿鲁”与各种灾难征战叙事主题
据传支格阿鲁从小就练了一身射箭的好本领,在经过不停地寻找实践,找到了天和地的中心点觉土木古,射掉了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天空中只剩下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这是关于支格阿鲁射掉天山的太阳和月亮叙事主题。但剩下的一个太阳和月亮吓得躲了起来,世间又变成了一片漆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灾难。支格阿鲁用智慧把月亮和太阳叫出来,并太阳和月亮与白公鸡约定以后都由白公鸡叫太阳和月亮出来,从此人间又恢复了正常的白天黑夜。通过英雄支格阿鲁射日麝月和叫月亮叫太阳叙事主题中,可以发现彝族英雄支格阿鲁的拥有神奇力量,反映彝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憧憬。
英雄史诗《支嘎阿鲁王》关于英雄征战事件是这样记载:“一个初冬的夜晚,隆王农苦诺,带领九万九千兵,进攻奎部城。要是阿奇的身子,不被美酒困住,要是阿奇的心窍,不被美女迷住,城池就不会陷落。九天九夜的血,九天九夜的火,洗涤了奎部城,拼命的搏斗,残酷的厮杀,空前绝后的决战。”《支格阿鲁》记载:“支格阿鲁啊,飞到海中央,神马都点呀,用力晃三下,用力叫三声,支格阿鲁啊,无法控制馬,马掉深海里,阿鲁这样亡。史书又翻页,阿鲁的历史,代代有人传。”依据史诗内容发现支格阿鲁披上神话的外衣,但史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也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英雄史诗《支格阿鲁》是历时与共时的结合,期叙事主题具有特殊的时代文化意蕴。
创世史诗产生于远古时期人类劳动生活中,英雄史诗产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大多数学者认为英雄史诗诞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史诗反映人类先民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自然万物的生成等潜在的认识与理解。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关注本氏族及本部落的生存和发展,此时大量出现英雄人物。远古时期,彝族文化英雄形象大都是“半人半神”的神话形象,据传“支格阿鲁”是勇于抗争的文化英雄,是具有标志性的民族英雄象征。支格阿鲁具有所谓“半人传说,半人历史人物”的特点,据传他是弓箭的发明者和运用者,他以神箭射日射月,被后世誉为勇猛智慧的“战神”和被赋予一定文化意蕴的英雄的形象。
彝族英雄史诗是彝族英雄时代的一个历史特写,英雄史诗《支格阿鲁》以曲折生动的战胜自然灾害、征战英雄事迹和英雄奇异诞生与成长和英雄婚姻等故事情节,反映了彝族人民艰难的生活画面,折射出彝族人民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整部史诗内容展示了彝族远古时期氏族部落生活的生动画卷。史诗间接描写“支格阿鲁”的英雄本领以及英雄仁慈善良的品性,同时史诗歌颂了英雄支格阿鲁在逆境之中用智慧战胜一切灾难,最终拯救世间人类的英雄伟大业绩。 三、英雄“阿鲁”婚姻家庭相关叙事主题
婚姻叙事主题是英雄史诗中普遍存在的主题类型,是英雄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民族远古时期的婚姻形态与婚姻制度。分析英雄史诗《支格阿鲁》中关于其英雄“阿鲁”的婚姻叙事主题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蒲嫫妮依啊,坐于屋檐下纺织。扎扎阶勒飞来一对鹰,来自哄鹰沟;南方飞来一对鹰,来自女尔山;北方飞来一对鹰,来自黑蕨山;四对龙鹰呢,来自书祖山!蒲嫫妮依啊,她要去看鹰,她要去玩鹰,滴下鹰血三滴来,滴进蒲嫫妮依身,滴进不该进的地方:一滴进头部,穿透九层发辫;一滴进腰部,穿透九层披毡;一滴进下身,穿透九层裙子。[3]这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婚姻家庭起源原始样态,即神人婚,繁衍后代的人类起源历史渊源。
英雄史诗被誉为划时代的古典文学样式,是人类文化史上精神文化的表征,是人类最为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英雄婚姻家庭叙事主题反映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生活语境下演述史诗的特定文化叙事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支格阿鲁”是彝族智慧的化身,是彝族人民精神文化的象征。
关于支格阿鲁的婚姻叙事,据传阿鲁带上神剑到滇潘海底为母亲取九排九卡长的头发,在海底阿鲁拯救了红绿二位仙女。两位仙女主动向阿鲁表达爱意,主动嫁给阿鲁。后来阿鲁娶红仙女住在滇潘海这边,娶绿仙女住海对岸。如英雄史诗《支格阿鲁》记载:“支格阿鲁啊,娶了两老婆,娶仙女阿里,住颠朴海这头,取仙女阿伍,住颠朴海那头,支格阿鲁啊,骑着神飞马,往返颠朴海,阿里阿乌俩,有言立规矩,有语成规定:支格阿鲁啊,七二十三天,是也在一处,不是也一处,如此轮换走两家。”[4]可见,史诗以优美的诗歌语言形式书写远古时期彝族一夫多妻的婚姻文化,即反映了远古彝族一夫多妻婚姻形态。
四、英雄“阿鲁”死亡事迹相关叙事主题
关于英雄支格阿鲁死亡叙事主题,史诗《支格阿鲁》这样记载:“坚强勇敢的,深林的老虎,意外的死去;美丽漂亮的,命中注定死,林中布谷鸟,意外的死去。……灵魂后来招,你死跟祖走,你死跟父走。支格阿鲁啊,清晨伴太阳,与日月光輝,光辉照在地,月出伴月亮,与月挂山边,明亮照人间。支格阿鲁啊,多么希望你,随云绕山间,白云飘飘来。”这段史诗叙事内容有显性和隐形双重叙事主题,即不仅是叙事英雄支格阿鲁死亡历史事件,同时隐含有彝族生死观、丧葬习俗、灵魂崇拜等文化叙事主题。
凉山流传的支格阿鲁版本有说,英雄支格阿鲁娶了两位妻子,分别住于“海”的两边,约定好在两位妻子处轮流各住十三天。但由于支格阿鲁在往返途中经常为民除害、降妖除魔,因而常常超过“各家住十三天”的约期又不向两位妻子说明,使两位妻子相互猜疑妒恨而悄悄把阿鲁的神飞马剪去几层翅膀。一天支格阿鲁骑神飞马飞到滇潘海上空时,坠入海里之说。
史诗传承是一种人际关系交流的行为活动,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实践过程。史诗传统始终寄寓着彝族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多元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史诗传统编织成彝族人民有意蕴的文化空间,调节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史诗《支格阿鲁》被彝族世代传承,并传递着彝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民俗信息。
结语:
史诗出现在人类特定的历史时期,因此史诗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对人类民族文化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史诗叙事传统,史诗被认为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彝族史诗以其古朴生动的诗歌语言,展示了彝族人民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智慧和才能。史诗以神话的叙述模式再现古老历史。英雄史诗《支格阿鲁》是以虚与实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展现其来源于生活真实性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具有自己内在独特的叙事传统和多元的叙事主题。即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叙事主题包括英雄“阿鲁”奇异诞生与成长叙事主题、英雄“阿鲁”与各种灾难征战叙事主题、英雄“阿鲁”婚姻家庭相关叙事主题和英雄“阿鲁”死亡事迹相关叙事主题等。以英雄史诗《支格阿鲁》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其叙事主题及含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
[1]格尔给坡:《支格阿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6-7页。
[2]格尔给坡:《支格阿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25页。
[3]格尔给坡:《支格阿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9页。
[4]格尔给坡:《支格阿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241页。
参考文献:
[1]朱文旭.论支格阿鲁文化源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02).
[2]洛边木果,罗边伍各.试谈支格阿鲁相关古籍文献及其它的收集整理[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3]罗边木果,罗庆春.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初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S3).
[4]巴莫曲布嫫.英雄观、英雄叙事及其故事范型:传统指涉性的阐释向度[J].民族艺术,2014(03).
[5]陈永香,杨国才. 彝族神话英雄支格阿鲁故事散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07).
[6]沙马打各,阿牛木支.支格阿龙[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
摘 要:彝族拥有大量的史诗,包括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和英雄史诗等。每部英雄史诗叙事主题范畴略有不同,以《支格阿鲁》英雄史诗为个案研究对象,分析其英雄“阿鲁”奇异诞生与成长叙事主题、英雄“阿鲁”与各种灾难征战叙事主题、英雄“阿鲁”婚姻家庭相关叙事主题和英雄“阿鲁”死亡事迹相关叙事主题等。史诗叙事主题以民族传统和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特定的民俗事项和时空观念为叙事语境,形成彝族内部特定的史诗叙事传统。
关键词:《支格阿鲁》;叙事主题;英雄史诗
作者简介:吉差小明,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民族古籍、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02
主题或典型场景(Theme or typical scene),史诗“主题”是一种叙事单元,“故事范型”、“母题”相关。故事范型(story-pattern)是洛德的观点,其术语含义指在口头传统中存在着诸多叙事范型,作为具有重要功能并充满着巨大活力的组织要素,存在于口头叙事文本的创作和传播之中。
通过对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叙事主题研究,可以窥视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历程。彝族英雄史诗中讲述的男性英雄奇异诞生、奇异成长、征战英雄事迹、英雄婚姻家庭形态、英雄死亡等叙事主题,可以了解彝族远古时期的父系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本文基于前人对英雄史诗《支格阿鲁》的研究成果,立足于目前公开发表的史诗文本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英雄史诗《支格阿鲁》的叙事主题。
一、英雄“阿鲁”奇异诞生与成长叙事主题
“英雄奇异诞生”主题群包括一系列英雄史诗叙事主题组合构成的。英雄奇异诞生是先民对于本民族英雄文化现象的一种表述,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支格阿鲁英雄奇异诞生母题包括奇异怀孕、毕摩占卜、英雄母亲难产等叙事主题。其中英雄奇异成长叙事主题包括英雄苦难童年和少年英雄立功等叙事主题。
关于支格阿鲁奇异怀孕与诞生,史诗这样记载:“普女妮依哟,要去望鹰,要去窥鹰,要去探鹰,要去玩鹰,鹰也玩鹰的,圆滑滑地玩。依也看依的,直直盯着看,收着翅膀玩,你追我赶玩,依也盯着看,微微笑着看。摇着翅膀玩,上下竞翻飞。依也看依的,睁大眼睛看,弯着翅膀玩,相互压着玩,依也斜着看,羞答答地看,叠着翅膀玩,相互拍打玩,依也静着听,瑟瑟抖着听,空中雄鹰啊,反复嬉戏着,天地之怪事,奇奇又怪怪,千奇又百怪,掉下三滴鹰之血,落在妮依身,一滴落在头帕上,穿透九层发辫,头晖又目弦;一滴落腰部,穿透九层毡,全身振荡着;一滴落下身,穿透九层裙褶。”[1] “蒲莫列依啊,早晨起白雾,下午生阿鲁,生下一仙子,生下一神人。年庚也属龙,月份也属龙,生日也属龙,生也龙日生,行运到龙方,取名叫阿龙。[2]关于支格阿鲁成长叙事主题在《勒俄特依》中这样记载:“生后第一夜,不肯吃母乳;生后第二夜,不肯同母睡;生后第三夜,不肯穿衣服。以为是个恶魔胎,被母抛到岩下去。”英雄史诗一般都是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其中英雄史诗的主要主题是以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为核心,反映远古时期氏族部落的现实生活与英雄人物征战历史事迹。
二、英雄“阿鲁”与各种灾难征战叙事主题
据传支格阿鲁从小就练了一身射箭的好本领,在经过不停地寻找实践,找到了天和地的中心点觉土木古,射掉了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天空中只剩下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这是关于支格阿鲁射掉天山的太阳和月亮叙事主题。但剩下的一个太阳和月亮吓得躲了起来,世间又变成了一片漆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灾难。支格阿鲁用智慧把月亮和太阳叫出来,并太阳和月亮与白公鸡约定以后都由白公鸡叫太阳和月亮出来,从此人间又恢复了正常的白天黑夜。通过英雄支格阿鲁射日麝月和叫月亮叫太阳叙事主题中,可以发现彝族英雄支格阿鲁的拥有神奇力量,反映彝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憧憬。
英雄史诗《支嘎阿鲁王》关于英雄征战事件是这样记载:“一个初冬的夜晚,隆王农苦诺,带领九万九千兵,进攻奎部城。要是阿奇的身子,不被美酒困住,要是阿奇的心窍,不被美女迷住,城池就不会陷落。九天九夜的血,九天九夜的火,洗涤了奎部城,拼命的搏斗,残酷的厮杀,空前绝后的决战。”《支格阿鲁》记载:“支格阿鲁啊,飞到海中央,神马都点呀,用力晃三下,用力叫三声,支格阿鲁啊,无法控制馬,马掉深海里,阿鲁这样亡。史书又翻页,阿鲁的历史,代代有人传。”依据史诗内容发现支格阿鲁披上神话的外衣,但史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也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英雄史诗《支格阿鲁》是历时与共时的结合,期叙事主题具有特殊的时代文化意蕴。
创世史诗产生于远古时期人类劳动生活中,英雄史诗产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大多数学者认为英雄史诗诞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史诗反映人类先民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自然万物的生成等潜在的认识与理解。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关注本氏族及本部落的生存和发展,此时大量出现英雄人物。远古时期,彝族文化英雄形象大都是“半人半神”的神话形象,据传“支格阿鲁”是勇于抗争的文化英雄,是具有标志性的民族英雄象征。支格阿鲁具有所谓“半人传说,半人历史人物”的特点,据传他是弓箭的发明者和运用者,他以神箭射日射月,被后世誉为勇猛智慧的“战神”和被赋予一定文化意蕴的英雄的形象。
彝族英雄史诗是彝族英雄时代的一个历史特写,英雄史诗《支格阿鲁》以曲折生动的战胜自然灾害、征战英雄事迹和英雄奇异诞生与成长和英雄婚姻等故事情节,反映了彝族人民艰难的生活画面,折射出彝族人民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整部史诗内容展示了彝族远古时期氏族部落生活的生动画卷。史诗间接描写“支格阿鲁”的英雄本领以及英雄仁慈善良的品性,同时史诗歌颂了英雄支格阿鲁在逆境之中用智慧战胜一切灾难,最终拯救世间人类的英雄伟大业绩。 三、英雄“阿鲁”婚姻家庭相关叙事主题
婚姻叙事主题是英雄史诗中普遍存在的主题类型,是英雄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民族远古时期的婚姻形态与婚姻制度。分析英雄史诗《支格阿鲁》中关于其英雄“阿鲁”的婚姻叙事主题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蒲嫫妮依啊,坐于屋檐下纺织。扎扎阶勒飞来一对鹰,来自哄鹰沟;南方飞来一对鹰,来自女尔山;北方飞来一对鹰,来自黑蕨山;四对龙鹰呢,来自书祖山!蒲嫫妮依啊,她要去看鹰,她要去玩鹰,滴下鹰血三滴来,滴进蒲嫫妮依身,滴进不该进的地方:一滴进头部,穿透九层发辫;一滴进腰部,穿透九层披毡;一滴进下身,穿透九层裙子。[3]这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婚姻家庭起源原始样态,即神人婚,繁衍后代的人类起源历史渊源。
英雄史诗被誉为划时代的古典文学样式,是人类文化史上精神文化的表征,是人类最为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英雄婚姻家庭叙事主题反映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生活语境下演述史诗的特定文化叙事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支格阿鲁”是彝族智慧的化身,是彝族人民精神文化的象征。
关于支格阿鲁的婚姻叙事,据传阿鲁带上神剑到滇潘海底为母亲取九排九卡长的头发,在海底阿鲁拯救了红绿二位仙女。两位仙女主动向阿鲁表达爱意,主动嫁给阿鲁。后来阿鲁娶红仙女住在滇潘海这边,娶绿仙女住海对岸。如英雄史诗《支格阿鲁》记载:“支格阿鲁啊,娶了两老婆,娶仙女阿里,住颠朴海这头,取仙女阿伍,住颠朴海那头,支格阿鲁啊,骑着神飞马,往返颠朴海,阿里阿乌俩,有言立规矩,有语成规定:支格阿鲁啊,七二十三天,是也在一处,不是也一处,如此轮换走两家。”[4]可见,史诗以优美的诗歌语言形式书写远古时期彝族一夫多妻的婚姻文化,即反映了远古彝族一夫多妻婚姻形态。
四、英雄“阿鲁”死亡事迹相关叙事主题
关于英雄支格阿鲁死亡叙事主题,史诗《支格阿鲁》这样记载:“坚强勇敢的,深林的老虎,意外的死去;美丽漂亮的,命中注定死,林中布谷鸟,意外的死去。……灵魂后来招,你死跟祖走,你死跟父走。支格阿鲁啊,清晨伴太阳,与日月光輝,光辉照在地,月出伴月亮,与月挂山边,明亮照人间。支格阿鲁啊,多么希望你,随云绕山间,白云飘飘来。”这段史诗叙事内容有显性和隐形双重叙事主题,即不仅是叙事英雄支格阿鲁死亡历史事件,同时隐含有彝族生死观、丧葬习俗、灵魂崇拜等文化叙事主题。
凉山流传的支格阿鲁版本有说,英雄支格阿鲁娶了两位妻子,分别住于“海”的两边,约定好在两位妻子处轮流各住十三天。但由于支格阿鲁在往返途中经常为民除害、降妖除魔,因而常常超过“各家住十三天”的约期又不向两位妻子说明,使两位妻子相互猜疑妒恨而悄悄把阿鲁的神飞马剪去几层翅膀。一天支格阿鲁骑神飞马飞到滇潘海上空时,坠入海里之说。
史诗传承是一种人际关系交流的行为活动,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实践过程。史诗传统始终寄寓着彝族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多元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史诗传统编织成彝族人民有意蕴的文化空间,调节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史诗《支格阿鲁》被彝族世代传承,并传递着彝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民俗信息。
结语:
史诗出现在人类特定的历史时期,因此史诗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对人类民族文化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史诗叙事传统,史诗被认为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彝族史诗以其古朴生动的诗歌语言,展示了彝族人民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智慧和才能。史诗以神话的叙述模式再现古老历史。英雄史诗《支格阿鲁》是以虚与实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展现其来源于生活真实性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具有自己内在独特的叙事传统和多元的叙事主题。即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叙事主题包括英雄“阿鲁”奇异诞生与成长叙事主题、英雄“阿鲁”与各种灾难征战叙事主题、英雄“阿鲁”婚姻家庭相关叙事主题和英雄“阿鲁”死亡事迹相关叙事主题等。以英雄史诗《支格阿鲁》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其叙事主题及含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
[1]格尔给坡:《支格阿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6-7页。
[2]格尔给坡:《支格阿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25页。
[3]格尔给坡:《支格阿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9页。
[4]格尔给坡:《支格阿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241页。
参考文献:
[1]朱文旭.论支格阿鲁文化源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02).
[2]洛边木果,罗边伍各.试谈支格阿鲁相关古籍文献及其它的收集整理[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3]罗边木果,罗庆春.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初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S3).
[4]巴莫曲布嫫.英雄观、英雄叙事及其故事范型:传统指涉性的阐释向度[J].民族艺术,2014(03).
[5]陈永香,杨国才. 彝族神话英雄支格阿鲁故事散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07).
[6]沙马打各,阿牛木支.支格阿龙[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