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而不用”有何不可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anc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最为优秀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才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真正目的。因此,要在更大视野更宽领域广纳群贤,后备干部如果不足够优秀,备而不用有何不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选人的视野一定要更宽广,而不能仅局限于后备干部群体。一个干部,一旦进入“后备”,很可能会产生“后备”心理,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要被提拔、被重用,一旦无法满足其“发展”的心理预期,便会懈怠工作、放松要求,甚至发生腐败。如果我们的选择只是停留在这一群体,那就有可能遗漏更优秀的人选。
  “备用不用”也说明了当前后备干部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在选拔方面,民主化程度还不够高,内部性较强,难以避免“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在培养教育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后备干部的不同层次和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存在着“一锅煮”的现象等。
  近年来,邵阳县在后备干部的选拔方式上,坚持选任标准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不论远近亲疏、不唯学历专业,只要品行优良、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就可选拔为相应层级的后备干部;选任渠道由少数人选向多数人选转变,不断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选任方式由被动选择向个人毛遂自荐与党员群众推荐相结合转变。特别在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上,县委坚持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农业生产经营的能人中优中选优。分别建立了完备的村级、乡科级、县处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上做到了“心中有数”、“手中有人”。
  试想,如果我们的视野依然局限在“后备干部”圈定的框架,就很难把群众公认、群众信任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也很难遏制买官卖官的腐败现象。
  德才兼备是我党使用干部的首要标准,后备干部虽然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不注意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己,不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不去踏踏实实地干出令人信服的实绩,不会得到群众的公认,“备而不用”就非常正常。尽管有的同志虽然不是后备干部,但只要有真才实学,有工作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有显著的工作实绩,组织上仍然应该大胆“使用”他们。(作者为中共湖南省邵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其他文献
我国农村规划的理论和编制方法尚处在探索和不断完善阶段,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科学引导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结合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实践
今天,不上网、不重视网络建设、不会利用网络的领导,不能算是一个现代化的领导。作为地方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还要养成上网的“第五习惯”    所谓官民互动,就是政府与群众平等合作、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也被视为确保长期执政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到建立信访制度、听证制度,党和政府始终在密切联系群众
2010年,是结束“十一五”、开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形势决定任务,观念决定行动。 在当前形势下,创新发展观念,尤其要破除思想障碍。    摆脱依赖传统发展路径的思想惰性     “十一五”开局时, 我国加入WTO不久,国际情势总体是有利和友善的。全球经济蓬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庞大的出口市场,一些西方国家也希望通过给些甜头,引导我国在政治制度上和他们“接轨”
基于容易部署、传播范围广、易于操作等优点,B/S模式的课件制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高校中。但B/S模式受制于HTML,丧失了一些重要的UI功能以及现代高性能计算机带来的用户体验,也无
《新编大学英语》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采用现在较为推广的交际教学法,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文章阐述了交际教学法的概念、理论基础和
茶室作为中国传统茶道传承的重要媒介,素淡净雅、清幽平和、闲静舒适是其特有的精神内蕴。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较传统虽然发生了较大改变变化,但对自然向往和精神追求未曾改变,
较长时期以来,一些西方政要,学界,舆论界一再鼓吹多党制(包括两党制)能够较好解决腐败问题,攻击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制度不仅会形成权力专制,而且容易导致各种腐败。一些西方势力还把持着政党理论的舆论高地,向众多发展中国家进行多党民主的价值观渗透,直至逼迫它们推行多党制。西方的这一套论调有多大可信度?其现实情况又是怎样呢?实践表明:多党制不是也不可能是防治和有效解决腐败问题的灵丹妙药,西方多党制本身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