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探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人文教育,从某种角度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是通过人文性教育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促使学生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健全人格,成为智商、情商双向发展的合格人才。在当前形势背景下,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是学校各科教学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高中生物教学也应该渗透人文教育,为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人文教育;渗透策略
  一、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精神建设却稍显滞后。这种情况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形势背景下,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是学校各科教学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高中生物教学也应该渗透人文教育,为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所谓人文教育,从某种角度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是通过人文性教育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促使学生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健全人格,成为智商、情商双向发展的合格人才。简言之,人文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当前这个日渐浮躁的社会中,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必须承认,我国的社会在进步,同时也在退步,这个进步是针对物质层面而言的,退步是针对精神层面而言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外经济、文化不断交融,我国学生深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加强人文教育尤为必要。只有置身于人文教育的包围下,学生才会主动求真求实,实现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高中生物教学承担着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使命。因为生物知识就是关于生命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比如克隆技术可以用于救死扶伤;染色体知识可以帮助人们预防疾病。总之,高中生物教学要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使命,促进学生实现多方位發展。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当前的高中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集完全宠爱于一身,导致他们意志力不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薄弱,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祖国的未来不堪设想。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迫在眉睫,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立足课堂教学渗透人文教育
  课堂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最佳阵地,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现实情况把握各个有利的教育契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的启发与情感的熏陶。
  比如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部分内容时,我立足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我先为学生播放了亚马逊森林、欧亚草原、海洋和北极苔原等各个生态系统的视频,使学生仿佛身处于当时的环境中,用心感受自然界的美妙之处。通过利用先进教学技术,学生确实感受到了世界万物之所以能够和睦相处,关键在于彼此尊重,所以人类也应该尊重、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爱惜生命,树立对生命的敬畏感。有了这样的情感铺垫,我再次引导学生谈一谈对生命的看法与感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灵活采取教学方法渗透人文教育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教学法层出不穷,小组合作讨论、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这些教学法都可以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并成为渗透人文教育的有利契机。
  比如在教学《生物群落的演替》这部分内容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一起讨论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在一旁仔细观察,尤为关注那些比较胆小,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鼓励他们一起参与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合作的快乐,促使他们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路径。当学生讨论完毕后,我及时给予他们表扬与肯定,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3.在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高中生物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而高中生物实验过程往往比较复杂,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需要学生通力合作,方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实验效果。而这正是渗透人文教育的良好契机。比如在教学《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这节的实验部分时,我考虑到仅仅依靠学生个人的力量难以将代表磷酸、脱氧核糖还有含氮碱基的塑料片固定成DNA模型,所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一起合作,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用粗铁丝和订书针将零散的塑料片组装成模型。学生在一起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掌握DNA分子结构的知识,还能感受到团结合作的乐趣,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对他们渗透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4.借助教学评价渗透人文教育
  教学评价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教师光从学生的学习成绩来断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未免有失偏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评价要不断创新新的模式。其实,教学评价主要是发挥诊断、激励、引导和调控的作用。有鉴于此,教师在评价时要多给学生提供鼓励性信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产生学习成就感,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的独特魅力,意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对其产生积极态度,并从中领悟到一些做人道理,比如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等。除了教师评价,还应该发展学生自主评价和互相评价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他人的长处,从他人身上学到可贵品质,从而扬长避短,促进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5.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延伸到课外。事实证明,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适当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比如观看与生物学有关的电影,带领学生走到农田中观察花鸟虫鱼,探索生命的奥秘。我在教完《基因工程》这节内容后,为学生布置了“能否克隆人?”这个话题,让他们在课后先利用图书馆资料、网络资源搜集相关材料,并对身边的人进行调查和访谈,写成有据有理的辩词,然后为学生组织一场辩论活动。正反双方纷纷就自己的观点展开争锋。虽然辩论过程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是学生的情绪很高涨。不管是参与辩论的同学,还是台下的观众,精力都很集中,这样的活动过程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物科学是快速发展的,给人类社会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但是不破坏基本的科学伦理规范,人类社会才会长治久安。
  四、结束语
  新时期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高中生物教师要善于发现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高中生在“润物无声”的境界中得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颖.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J]. 考试周刊,2014,11:130.
  [2] 高红萍.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式探究[J]. 赤子( 中旬),2013,10:99.
  [3] 潘行知.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实践和研究[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06:70-72.
  [4] 朱春香.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
  [5]钱莉莉.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2012(04).
  [6]徐慧琴,曾丽霞,张灿.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2011(1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