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与思考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在实施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比如对新课程与教材的认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深入思考与研究高中教学新课程的实施,以促进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思考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是数学教育的一大变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给教育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于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来说,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与困惑,新课程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比较难于理解与把握,在教学中也难以实施,为了上好一节课,费尽心机,比如对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把握、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对数学模块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深入思考与研究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以促进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顺利开展。
  
  一、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内涵,提高对数学模块教学的认识
  
  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实施,对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指导思想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不同于以往的《考试大纲》,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新教材,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内涵,教材内容大部分都没有变化,但是增加了很多的新知识,还有一些知识的更新等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的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其中,对于数学模块的教学,除了要更新教学观念外,还要提高对数学模块教学的认识。
  模块有着明确的教育目标,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体形成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学习单元,与以往的单元结构方式相比,更具有综合性,学生在模块课程中学到的是整体性的知识结构,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能够减轻学生学习中的认知负担,这也即是说,数学模块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设计模式,知识领域可以分为代数、集合、微积分、概率统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等五个领域来考虑,揭示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提高对高中新课程数学内容的整体认知,加深对高中新课程数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对其教育价值的认识,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设计模块教学,首先要深入理解模块主题,教学活动围绕其展开,建立完备的评价机制,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会有很大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高中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
  教学中要创设切合实际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教学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方式,比如,在讲授“不等式性质”时,可以采用语言描述来创设情境,如果d>b,那么a c>b c,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不从理论上讲不等式性质,而是采用提问的方式,问:小华的年龄比小明大,那十年后谁的年龄大呀?学生会齐声回答:小华大,接着问:十年前谁大呀?学生回答:小华大,紧接着教师写出这个不等式,学生会联想到刚才的提问,会豁然开朗,在讲授“数学归纳法”时,可以采用直观演示法来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多米诺骨牌的游戏,开始前给学生说明:前一块牌倒下,后一块牌肯定倒下;打倒第一块,学生通过观看实验很容易就掌握了数学归纳法的内涵。
  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设置问题,促使学生自主探索,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积极探索,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理解数学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了解数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等,比如,在“讲授不等式性质”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类比等式性质来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为学生构建合作学习的平台,新课程强调教学要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要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思考,沟通彼此的观念与体验,实现合作学习中的共进、共享,新课程标准下的交流与沟通,强调的是师生之间有效地互动,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平台,新课程与教材为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很多机会,比如实习作业中关于了解函数的发展与应用,还有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夏天用电问题、楼间距的问题、风险投资及效益分析问题等,这些都比较切合现实,可以利用此类问题实现自主与合作的融合,搭建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平台。
  了解数学发展史,实现借鉴学习与发展学习的融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因此,要善于利用数学发展中的一些史话,引导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学习,比如拓展性训练中有材料“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等,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对学生介绍牛顿冷却模型和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等,在学生学习中融合数学成果,让学生在学习中吸取知识,还能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提高数学素养。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整合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具体,给学生创设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高中数学新教材增强了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比如用计算器或者计算机来进行二分法求近似解等,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也便于数学教学的开展,在使用多媒體时,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定是否适合使用多媒体,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相当于教师手中的一支粉笔,增加课堂的生机,扩展知识的范围,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总之,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涉及了各个方面,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深入领会新课程精神,转变教育观念,把新课程内涵渗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并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会促使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其他文献
农村与城市经济社会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自开播以来几经波折,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但该节目涉及私密性较强的个人情感,在保护个人隐私,思想导向,尖锐言论等方面
在人类哲学史上,“本体论”问题一直是历代哲学家激烈论争、众说纷纭的一个主题。但他们争论的焦点却不在于“本体论”思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拟就西方哲学“本体论”思维
中专生无论从生理、心理上来说,都比初中生较成熟,因此,自制力相对来说较强,在学习上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这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值得反思,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
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英语学习者交流的基础。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本文浅谈了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
著名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再创造”中,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对居延汉简中为数不多的医药简中关于各级屯戍组织的医疗设施、吏员病书及视事报告、病卒名籍的按月编制上报、戍组织的巡回医疗制度以及戍卒死亡抚恤等问题的探讨,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