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试验简报

来源 :上海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Vayego 200 SC(四唑虫酰胺)、10%溴氰虫酰胺OD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卷叶防效和虫口防效均显著优于1%甲维盐WP;药后7 d,每667 m2用Vayego 200 SC 8~10mL或10%溴氰虫酰胺OD 30 mL对稻纵卷叶螟的卷叶防效在81.93%~85.10%之间,虫口防效在84.34%~88.6%之间,与每667 m2
其他文献
作者研究了“真希富硒微生物肥+EM生物菌液”对黄瓜生长发育、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真希富硒微生物肥+EM生物菌液”处理黄瓜植株的茎长、茎粗、叶片大小、须根数明显大于对照,而病叶数明显低于对照;喷施“真希富硒微生物肥+EM生物菌液”可培育富硒黄瓜,富硒黄瓜水分流失率低,更耐贮存,且口感清甜、无涩味。可见,喷施“真希富硒微生物肥+EM生物菌液”可有效提高黄瓜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减少农药使用量,还可改善黄瓜的风味与品质,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
该文从产业集聚度、产量产值、栽培品种、市场知名度等方面介绍了江苏省宿迁市工厂化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如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菌种生产能力不足、新型栽培基质开发乏力、产品开发创新水平较低等,并提出加强优质品种引育、加强智能设备应用、加强产业链拓展、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发展途径。
为探讨浙江省余姚市小麦生产上脲铵氮肥的最佳施用方法,特开展了脲铵氮肥不同运筹对小麦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脲铵氮肥分3次施用的效果更好,最佳用量比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4∶3,小麦产量可较不施氮肥对照增加34.72%,且氮肥利用率达32.8%。
为进一步提高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水稻产量,研究了土壤调理剂不同用量对土壤养分、重金属含量和水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对水稻有效穗数、千粒重、晒干率等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了水稻产量,且对土壤养分、重金属含量也有较大影响,施用土壤调理剂处理较不施用土壤调理剂对照,水稻每667 m2实际产量增加13.18~72.88 kg,土壤pH提高0.02~0.16,潜性酸含量降低0.97~1
为探索江苏省南京市小麦生产上的锌肥适宜用量,减少缺锌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特开展了不同锌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均随锌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每667 m2纯锌用量分别为0~1、1~2 kg时,小麦籽粒中锌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为减少上海市金山区草莓生产上的化肥使用量,特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情况下,开展了草莓有机栽培中用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有机栽培中基肥施用蚯蚓有机肥+菜饼肥或草莓专用有机肥+菜饼肥,且定植活棵后定期施用绿乐生防复合菌剂,虽然生产成本较高,但草莓在植株长势、生育期、果实品质、果实产量、净效益等方面均表现较好,每667 m2产量分别达1386 kg和1350 kg,分别比CK增产20.3%和17.2%,每667 m2净效益分别达17950元和17750元,分别比CK增
香菇是我国生产规模及产量最大的食用菌。pH值是反应菌棒质量及培养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其菌丝生长要求的pH值不同。作者对适宜香菇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温灭菌不仅能有效杀死培养基质中的杂菌,降低菌种接种后的污染率,而且还能引发基质内部养分含量、pH值等的变化;不同的酸性物质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香菇液体菌丝可在营养液pH值5.0~5.9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值为5.6,营养液pH值为5.0时菌丝生物量显著降低;用草酸和柠檬酸调节营养液初始pH值时,香菇
为探明36%稻瘟灵·戊唑醇EW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效、用药量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特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36%稻瘟灵·戊唑醇EW 1125~1275 mL/hm2,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效均较好,且对水稻生长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故36%稻瘟灵·戊唑醇EW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为探究高温胁迫时长对菜心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作者以黄叶四九菜心为材料,分别研究了1 h、3 h、5 h、7 h的40℃高温胁迫下菜心幼苗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菜心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先升后降。由此可知,高温胁迫可促进菜心幼苗叶片内渗透物质的积累,用以减缓高温损伤;随着高温胁迫时长的增加,菜心幼苗可对高温胁迫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随着蔬菜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需求量大幅上升。该文介绍了有机蔬菜生产对投入品的基本要求和有机蔬菜生产企业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控制内容。有机蔬菜生产企业应通过建立投入品供应商管理体系、投入品验收制度、投入品出入库管理制度、投入品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做到有机蔬菜生产“源头管得住,过程控得住”,以保证有机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产人员的健康安全,为全面提高有机蔬菜质量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