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研究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题式教学主要是指以生活中的各项值得探究的问题为课堂的焦点来统领书本上的知识,构建一个从问题出发而找到解决办法的思考和教学体系.当前,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虽然数学的教学方式有了多种多样的变化,但却陷入了教学以及讲课方式过于形式化的泥沼,这对我国的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对此,我们顺应要求提出了“主题式教学”的思想,其设计目的在于淡化在教学的过程中的形式因素,强调教学的实质.本文以初中数学的教学为主要讨论对象,介绍了主题式教学的内涵实施的具体方法以及具体的实例的效果展示.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
  一、主题式教学中主题的类型
  1.现实生活化的主题介绍
  所谓现实生活化的主题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课堂上设计一个在生活中出现的场景,或者是一段能体现数学信息的现实的故事,或者是组织一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大脑里的知识来完成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把解决数学的难题的过程寓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或者是事件的讨论过程中,极大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相信对学生知识最终的掌握也有很大的帮助.
  2.问题焦点式的主题介绍
  问题焦点式的主题方式是指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完毕基础知识之后并不把课堂或者课外的任务停留在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中,而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在基础知识的范围内做必要的延伸,提出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者是引入生活中或其他学科中出现的值得探索的难题,用数学的思考方式来分析和讨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会经历一个从抽象的认识概念到各要素符号之间的具体关联的认知,最后到将所学运用到对具体的生活问题的解答中.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素养要求非常高,因为一个好的问题的成功依赖于教师能够构建一个适合于当前数学知识点的一个情景,或者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问题,来扩展简单的数学知识背景下蕴藏的巧妙的思维模式.分解它的主要结构可以概括为:首先,有教师创设或者是由学生自主创设的一个情景;其次,在这个情景中发现值得讨论的话题或问题,并概括争论;再次,由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讨论,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就是引进知识的运用来评价问题,并进行可行性的课外延伸.
  3.数学活动式的主题介绍
  数学活动式主题,顾名思义,是指将数学与有趣的实验活动结合起来.在这样的主题模式背景下,课堂上,教师并不直接向学生展现一个特定的主题或者说是情景,而是用数学基础知识的原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来启发学生自主的创设一个主题情景.这种创设主要是依赖于对数学实验和数学活动的探索.这种形式的课堂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创新的能力以及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归纳演绎式的主题
  众所周知,归纳的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旨在找到事物之间的共性特征也即其普遍性.演绎推理则与归纳推理相反,它是从普遍到特殊的一种推理方法,常见的演绎推理的方法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可以说部分数学公式、定理、公理的产生都离不开这两种推理方法.演绎归纳式的主题就是指教师并不直接教授现已存在的数学公式或者是定理的结果表述,而是还原相应公式、定理的产生背景,让学生在这样特定的已知条件下细心观察、仔细的思考,站在当时的数学家的角度上进行思考,运用演绎或者是归纳的推理方法自己获取相应的公式或者是定理、公理等,解决数学发展过程中遇到过的瓶颈.
  二、 主题式教学的应用实例
  实例:初一的一班和二班的学生作为比较对象,在一班使用主题式教学而二班使用普通的方式.实施三个月后进行对比:
  总之,针对数学教育当前面临的教学方式趋于形式化的主要问题,我们顺应要求提出了“主题式教学”的思想,由文章中的论述可以看出,主题式的教学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得学生学习的态度由厌学、不得不学改变为想学、愿意学、主动学,极大了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下,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重新被激发,进而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陈重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J].数学教育学报,2012.
  [2] 朱德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与主题式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一中 (215200)]
其他文献
摘要:探索未知永远是人类不懈的追求,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探索的方法,在数学里,从“做”中“学”到“大胆猜测”,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是探索未知的世界一种重要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观察;猜测  “寻求解法,不单是记忆步骤;探索模式,不单是记忆公式;形成猜测,不单是做些习题”.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景,组织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的过程.教师必须要转化教育理念、把握角色定位,不做“教之师”、要做“导之师”,主导教学的方向与节奏、引导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诱导学习的兴趣与憧憬.  一、教师主导教学的方向与节奏  教师是课堂教与学活动的主导者、导演.一节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师应以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要求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因此,只有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才能彰显物理课堂教学的活力.本文从新课导入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实验活动生活化、问题设置生活化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一节成功的课堂,离不开美妙的新课导入、独到
很多教师十分重视课题的引入,对课堂结尾的教学设计却往往被忽视,以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结尾”处理是否得当,不仅影响教学结构的完整性,也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艺术效果.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新课程物理课堂的结尾艺术.  一、结尾的设计要求  好的结尾就好比那“点睛”之笔,它能使一堂课的结构更加完美.但是,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的结尾真正地收到“点睛”之效呢?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会因课型的不同
摘要: 数学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及本质入手,结合自己的经验重点讨论了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独特的思维常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前所未有的思维成
目的:观察在保留自主呼吸下的纤支镜辅助气管插管期使用不同组合镇静镇痛药物对记忆等的影响. 方法:45例行颈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5例.A组为芬太尼l u g.kg~,B组为芬
摘要:情感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和源泉.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研究,通过分析情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重点探讨如何使重要性得以有效发挥.  关键词:情感;初中数学;重要性  一、情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因为爱所以爱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引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导师.“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把“爱教师”和“爱他所教的学科”直接联系着的.因此
摘要: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也要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中改进自己,促使自己全面发展.化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应注重创新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教育;实践  一、初中化学创新教育对学生和教师的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创造力  创新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初中化学教学主要是根据化学现象归纳总结化学规律,教授学生知识.
学困生是指那些暂时学习能力差、课堂上表现积极性不够、学习成绩还需要提高的学生.学生成绩不理想,纵然原因很多,但课堂上“夹生饭”吃得太多,是造成学习后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少吃“夹生饭”是我们当前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一、抓住时机,打开质疑问难的缺口  课堂教学中,一些学困生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