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美容名词相关问题探讨系列:基础皮肤健康状态评估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j40374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矫正单侧唇裂二期继发唇部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24例患者应用口轮匝肌"三单位"修复法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部畸形。术中将口轮匝肌分为鼻底单位、白唇单位和红唇单位,分单位对口轮匝肌修复重建。术后平均随访(16.79±6.23)个月。结果24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1年患者满意率100%,医患双方评价唇部形态明显改善。结论"三单位"口轮匝肌复位法是一种有效、易掌握的治疗单侧唇裂术后唇部
目的观察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对皮肤缝合术后瘢痕的改善作用。方法对20例面部手术皮肤缝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于每例患者的术后瘢痕按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 VSS)进行术后评分;观察组采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3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3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两组的瘢痕情况并按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所获取的术前、术后瘢痕评分分
目的探讨垂直短瘢痕乳房横隔血管蒂进行巨乳缩小上提整形术的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方法对64例患者进行乳房缩小上提整形术时,仅做乳晕周围和乳房下极皮肤垂直切口,利用乳房横隔血管蒂及皮肤内上蒂保证乳头、乳晕血供,对乳房中下部皮肤、腺体进行切除悬吊、上提、固定塑形。结果术后64例切口皆一期愈合,无血肿、无感染、无皮肤及乳头乳晕血运障碍坏死等并发症,乳房外形挺拔、丰满、对称、切口瘢痕短小。结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低剂量5-氟尿嘧啶与曲安奈德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建立日本大耳白兔创伤后瘢痕模型,取增生性瘢痕块分为A、B、C、D 4个组。A组给予曲安奈德与5-氟尿嘧啶混合干预,B组给予5-氟尿嘧啶干预,C组给予曲安奈德干预,D组为对照组。肉眼观察并记录瘢痕的动态变化,干预后10 d,取材进行HE染色、VG (Van Gieson,)染色,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
目的探讨颧骨整形术后修复手术的原因、初始手术方式与修复手术的相关性以及个性化修复的治疗策略。方法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二中心收治颧骨整形术后修复患者27例,均接受不同方法手术修复,包括双支撑颧骨截骨降低术、颧骨颧弓原位截骨坚固内固定术、颧骨打磨术、自体骨移植术等。结果根据不同的初次手术方式及修复要求,选择应用上述手术方法修复颧骨截骨术后修复患者27例,其
目的评价联合疗法对瘢痕疙瘩的疗效与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瘢痕疙瘩患者4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手术+放疗组190例,手术+得宝松组184例,放疗+高压氧组124例。评价患者疗效与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9.47 %、89.13%、90.32%。放疗+高压氧组和手术+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高压氧组和手术+得宝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行鼻基底填充矫正面中部凹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面部43/34上方前庭沟处沿齿龈沟切开右43/左34黏膜直达上颌骨骨膜下,然后根据面中凹陷的范围向内和两侧行骨膜下分离,内侧分离至近前鼻棘和梨状孔侧缘,两侧分离范围与术前标记相同,稍大于假体,然后将已雕刻好的一侧弧度与鼻翼弧度相符合的三角形膨体假体行骨膜下植入,沿梨状孔边缘弧度放置,并固定假体,视外观满意后逐层缝
目的探讨改良Bardach两大瓣法联合改良Furlow法对宽大腭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80例2~18岁Ⅲ度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改良Bardach两大瓣法联合改良Furlow法(改良B+F法)设为试验组,Sommerland提肌重建腭裂修复术(S法组)设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腭瘘发生率为2.5%,对照组腭瘘发生率为7.5%,试验组明显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