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的深邃与天真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tacoh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伏尔泰无疑是深邃的。一本《哲学通信》,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内容娓娓道来,赢得了整个法国的敬重。当这位思想启蒙的泰斗在1778年2月10日以84岁的高龄回到阔别29年的巴黎时,群众对他欢呼致敬,远远超过对帝王形式上的礼遇。出于对他的敬意,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于1791年两次发表公告,决定把他迁葬巴黎先贤祠,并补行了国葬之礼。
  然而,在1725年末的一天,他却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付出了代价。春风得意、终日沉湎于巴黎上流社会的伏尔泰在剧场以傲慢的口吻回答了门第显赫的贵族德·罗昂骑士的侮辱与挑战。伏尔泰天真地以为,仅凭口舌之劳让对方瞠目结舌就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但几天之后,他却被罗昂的仆人当街杖责,而罗昂则坐在马车上哈哈大笑,使伏尔泰蒙受奇耻。不甘就此受辱的伏尔泰报告警察总监并上诉法庭想伸张正义,却遭到了拒绝。于是他刻苦习剑,本以为可以公平对决,决斗雪耻,不想罗昂却恶人先告状。结果,伏尔泰于1726年3月末被当局以“暴烈行为威胁国家安全罪”投入了巴士底狱。虽然此前也曾有过因写讽刺诗被流放和投入巴士底狱的经历,但这次的“二进宫”却让出狱后的伏尔泰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流亡生活。
  在杯弓蛇影、颠沛流离的境况之下,他被路易十五称为“疯子”,而普鲁士国王则把他看成是挤干了汁的桔子皮。伏尔泰写过一篇名叫《老实人》的短篇小说,事实上,尽管这位法兰西思想界的泰斗声名显赫,却有着“老实人”的单纯与天真。他不知道知识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直到那场鸡蛋碰石头的游戏结束之后才明白过来。道德激情、善良意志和知识智慧只是虚无的精神光环,而政治则是强大的世俗权力,二者发生抵牾之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贵族便可将思想巨擘轻松拿下。将政治视为权术泥沼的人对政治的理解实在太过简单,接踵而来的自然是遭遇政治伤害的命运。
  (郑小刚摘自《中华读书报》)
其他文献
日本汽车工业起步早,行业发展成熟,已经建立了涵盖车辆安全、环保、节能、交通规则、事故赔偿、道路设施等方面的法律体系.同时,曰本作为亚洲汽车改装业的先锋,在技术性、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