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中p16基因缺失与突变的研究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zi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胃癌患者p16基因的改变.方法:采用PCR和DNA测序方法,对36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的p16基因外显子1、2和3进行检测,研究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情况.结果: 发现2例有p16基因外显子1的纯合缺失,3例有外显子3的纯合缺失,缺失频率为13.89%,5例均为弥漫型胃癌.所有标本未检出点突变.结论: p16基因的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其他文献
先证者,男,23岁,因双手足背部、趾(指)侧缘对称性弥漫性红斑、角化,不痛、不痒皮疹23年,于2000年6月20日来我院就诊.22年前,该患者于双手及足趾(指)侧缘与背部小范围出现不规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具有潜伏期长、病程长、疗程长等特点,一般认为长期密切地接触是麻风传染的主要径,我市在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中发现一家庭同代4人同患麻风病,
病例资料先证者,女,18岁.出生时即发现额部、右腰部、左下肢各有一白斑,随身体发育渐大,无自觉症状.查体:神志清,精神好,智力正常,五官端正.
我们从1999年3月~2001年9月用开瑞坦(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和雷尼替丁(杭州民生药厂生产)联合治疗荨麻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病例和方法 入选病例:急性荨麻疹……
2011年6月20日,由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我院舞蹈系主任赵林平教授荣获“全国中青年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作用,探讨腹膜透析(PD)失超滤机理.方法: ①应用Baxter腹透液建立腹膜透析小鼠模型;②小鼠腹腔注射NO供体硝普钠(SNP)和NOS的抑制剂
我们于1998~1999年分别用司巴沙星、强力霉素对79例男性沙眼衣原体性尿道炎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经临床检查和沙眼衣原体检测证实为无并发症的沙眼
过去,我国蒙古学界一直热衷于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格斯尔》的翻译和研究,以致于形成了“江格尔学”和“格斯尔学”。相形之下,学界对蒙古中短篇英雄史诗则未免太过于冷
目的:观察应激时大鼠垂体前叶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原位杂交技术及放免分析法检测应激大鼠垂体前叶血管紧张素原(ANG)mRNA的表达及血管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