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h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学科特殊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教学现象,使得课堂效率比较低下,极大地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限制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因而,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深化新课改的迫切需要。作者从备课环节、课堂提问、小组合作三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 备课环节 课堂提问 小组合作
  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学科特殊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教学现象,使得课堂效率比较低下,课堂上无效、低效的教学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限制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科学地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会学、愿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因此,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深化新课改的迫切需要。怎样的课堂才能算是一堂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备课环节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每个老师都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课,备课很关键。但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我们现在用的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特色非常鲜明,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教材中的有些教学内容并不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再说学生,由于家庭情况、小学教育及个人爱好等因素,造成学生的信息素养差异较大,上课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备课。另外还要注意班级之间的差异,每个班的班风、学习习惯等都不一样,不能一个教案每班通用,看病要对症下药,教学也要因材施教。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都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只有这样,即使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教师也能“临危不乱”,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重点关注
  “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情境,以及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
  比如讲“网上信息的下载”中的保存网页内容时,操作非常简单,只要执行菜单“文件”中的“另存为”就可以保存当前网页中的所有信息,但是如果能够对此进行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如果该网页中有Flash动画,用“另存为”可以保存下来吗?如果我要保存网页中的文字或有用的图片该怎么办?……这样不但能启发和拓展学生思维,而且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无需思考的简单问题,或者带有暗示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只有问在有疑之处,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三、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不可忽视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是经常被运用到的,通过小组之间成员的相互帮助学习,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孩子分组围坐在一起,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开始,教室里马上就一片“嗡嗡”的声音和学生忙碌的身影,谁也不知道也不关心小组其他人在说什么和干什么?有的是组长一个人在发挥,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小组合作的分工、意图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一脸茫然;还有的学生就自个儿在玩……几分钟后,老师一声令下,小组合作讨论就齐刷刷地停下,紧接着小组汇报开始,听到的是:我认为……一些大同小异的回答。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这样的小组合作真的有效吗?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的理念肯定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些教师却把它演绎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成了形式和走过场的“合坐”。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
  其次,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小组呈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总之,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是有效教学的目标。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尽可能地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佳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为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而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是每一名体育教育者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影响因素 培养方法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在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把学生兴趣的培养作为教学研究探索的重点。  一、影响初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1.专业教师队伍缺乏,教学思想和方法相对滞后。
摘 要: 技工学校的女生已进入青春期,其生理和心理不断发展成熟。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等,对桐乡市高级技工学校女生运动参与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技校女生对体育运动更多的是一种感性认识,对体育课不太感兴趣;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是造成女生不喜欢体育课的主要原因;教师对女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体育课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技校女生在课外对体育也有所关注。  关键词: 技工学校女生 运动
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swine,ED)是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由某些定殖于小肠的特定血清型、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
摘 要: 游戏是一项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体育娱乐活动,为了更好地加强体育教学,使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的小学生打好健壮体格的基础,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小学体育游戏。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 游戏化  随着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特别是课堂结构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教学不再单纯地为基本部分的主要教材服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游戏活动以增强体育教学效果,越来越
摘 要: 学生的身体素质依赖于青少年时期的培养,尤其是刚刚踏入学校的低年级,在这个时期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行为动作和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关键。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 低段体育教学 情境教学 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从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激发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是由多种镰刀属真菌代谢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随着小麦赤霉病的发生,DON的污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食品和饲粮中污染率最高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革。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过去政府带动的投资拉动型经济要进行调结构,政府将变成一个服务型政府。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
摘 要: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和竞争式的学习氛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分组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有积极作用。文章对《电子技术》课程中如何使用分组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电子技术课程 任务驱动 分组教学  《电子技术》是通信、电子、计算机
摘 要: 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打造初中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的课堂成为时代潮流。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技术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现状,提出计算机技术在初中课堂应用中对学生和老师的影响,并给出计算机技术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 初中计算机技术 应用现状 应用分析 应用建议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开发和利用的综合。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才,必须加强计算机教学的课堂应用。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