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在社会上不断引起连锁反应,一些新观念、新思考不断涌现。在教育系统中,青年教师也出现新的思维方式,甚至诸多困惑,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发生了动摇,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此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素养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滚动向前,全面提高教师素养
1.观实情,探原因,沟通青年教师心理的主渠道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教师队伍的稳定受到一定的影响,青年教师严重流失。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格外注重老、中、青教师比例的调配,在政策和行动上对青年教师予以照顾,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始终以求实奋进、脚踏实地的态度投身教育。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说过,如果你想让人们对一件事物形成积极态度,就让他们去参与那件事物。学校要敢于把新生力量放在学校的重要岗位上,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前进中求创新,做青年教师的知音。“漫天乌云遮不住,太阳依然送光辉”,用真情温暖青年教师的心,用坦诚的态度与青年教师相处,他们必然会在不稳定的社会浪潮中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2.打基础,展能力,把握青年教师的主旋律
美国心理学家杜克拉告诉我们,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清代顾嗣协《杂兴》里谈到,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深;生材宜适用,慎勿多苛求。物尽其材,人尽其用,对青年教师,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在管理中督促他们进行改正,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与特长,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3.开渠道,辨真伪,创设青年教师成才的主战场
青年教师一般都具备争强好胜、互不服输的心理,学校应按照梯度原则,挖掘多种渠道,对他们进行动态教育和静态教育,用良好向上的校园,严谨、勤勉的教风,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优雅、别致的人文环境来影响青年教师的言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论述过,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因此,要不断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开展演讲课、示范课、观摩课、自选课、点讲课等讲课比赛,不断激励青年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课本教”的方法是培养不出杰出的跨世纪人才的。因此,要不断探索教改之路,逐步优化教师队伍,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让他们学有榜样,追有方向,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养。
二、展望未来,打造新的时代精英
1.适应社会,拥有“四心五求”,做一代明白人
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9月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提出三点殷切希望: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三要以身作则,行为示范。在市场经济中,青年教师要具有工作的敬业精神,讲究质量,追求效率,拥有“四心五求”意识。“四心”,即信心、决心、恒心、虚心,要求他们有魅力,有毅力,处事果断,雷厉风行,敢于创新,勇于负责;“五求”,即求是、求真、求进、求实、求新,要求青年教师转变观念,协调人际关系,拼搏自强,发挥潜在能力优势,提高自我素养,力争成为新型的综合人才。
2.发展纵深,“五德兼备”,做一代聪明人
新世纪的一代将展示一代风采,高精尖科技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向纵深方向发展,“五德兼备”正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五德”,即智、信、仁、能、严。智,即综合能力;信,即高尚的品质;仁,即正确的处事观;勇,即大胆追求、探索的气概;严,即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的作风,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互促发展。青年教师要勇于向前,在这些高标准的要求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要求,做对教育事业有贡献的人。
3.把握机遇,抓住时间,做一代有贡献的人
莎士比亚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一个人不珍惜时间,也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一个人的成功是实干、机遇、时间、才能的总和;一个人锲而不舍、执着追求,视时间为宝,紧抓机遇不放松,在相当时间内,加上横溢的才华,很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近年来,江苏省职改办印发了《关于优秀中青年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意见》,该意见有效改变了“论资排辈”的现象,大力促进了“三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这样的政策措施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施展才能的大好机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才华的有效途径,更要求他们走新路,干事业,征服一切;迈大步,不退缩,便有收获;投改革,求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港头中学
(责任编辑 刘 颖)
一、滚动向前,全面提高教师素养
1.观实情,探原因,沟通青年教师心理的主渠道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教师队伍的稳定受到一定的影响,青年教师严重流失。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格外注重老、中、青教师比例的调配,在政策和行动上对青年教师予以照顾,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始终以求实奋进、脚踏实地的态度投身教育。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说过,如果你想让人们对一件事物形成积极态度,就让他们去参与那件事物。学校要敢于把新生力量放在学校的重要岗位上,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前进中求创新,做青年教师的知音。“漫天乌云遮不住,太阳依然送光辉”,用真情温暖青年教师的心,用坦诚的态度与青年教师相处,他们必然会在不稳定的社会浪潮中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2.打基础,展能力,把握青年教师的主旋律
美国心理学家杜克拉告诉我们,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清代顾嗣协《杂兴》里谈到,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深;生材宜适用,慎勿多苛求。物尽其材,人尽其用,对青年教师,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在管理中督促他们进行改正,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与特长,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3.开渠道,辨真伪,创设青年教师成才的主战场
青年教师一般都具备争强好胜、互不服输的心理,学校应按照梯度原则,挖掘多种渠道,对他们进行动态教育和静态教育,用良好向上的校园,严谨、勤勉的教风,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优雅、别致的人文环境来影响青年教师的言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论述过,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因此,要不断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开展演讲课、示范课、观摩课、自选课、点讲课等讲课比赛,不断激励青年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课本教”的方法是培养不出杰出的跨世纪人才的。因此,要不断探索教改之路,逐步优化教师队伍,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让他们学有榜样,追有方向,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养。
二、展望未来,打造新的时代精英
1.适应社会,拥有“四心五求”,做一代明白人
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9月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提出三点殷切希望: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三要以身作则,行为示范。在市场经济中,青年教师要具有工作的敬业精神,讲究质量,追求效率,拥有“四心五求”意识。“四心”,即信心、决心、恒心、虚心,要求他们有魅力,有毅力,处事果断,雷厉风行,敢于创新,勇于负责;“五求”,即求是、求真、求进、求实、求新,要求青年教师转变观念,协调人际关系,拼搏自强,发挥潜在能力优势,提高自我素养,力争成为新型的综合人才。
2.发展纵深,“五德兼备”,做一代聪明人
新世纪的一代将展示一代风采,高精尖科技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向纵深方向发展,“五德兼备”正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五德”,即智、信、仁、能、严。智,即综合能力;信,即高尚的品质;仁,即正确的处事观;勇,即大胆追求、探索的气概;严,即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的作风,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互促发展。青年教师要勇于向前,在这些高标准的要求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要求,做对教育事业有贡献的人。
3.把握机遇,抓住时间,做一代有贡献的人
莎士比亚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一个人不珍惜时间,也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一个人的成功是实干、机遇、时间、才能的总和;一个人锲而不舍、执着追求,视时间为宝,紧抓机遇不放松,在相当时间内,加上横溢的才华,很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近年来,江苏省职改办印发了《关于优秀中青年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意见》,该意见有效改变了“论资排辈”的现象,大力促进了“三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这样的政策措施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施展才能的大好机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才华的有效途径,更要求他们走新路,干事业,征服一切;迈大步,不退缩,便有收获;投改革,求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港头中学
(责任编辑 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