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电影元素激活戏剧教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02169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是中学生较为熟悉的艺术,深为学生们所喜爱。而戏剧艺术和电影艺术是有共性的,在戏剧单元中,我们可以大胆借鉴电影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法,并把这些电影元素植入戏剧教学中,拉近艺术形象与学生的距离,激活戏剧文学的艺术感染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戏剧鉴赏能力的目标。
  一、音响的运用
  除了画面,音响是电影的第二大元素。在电影中,任何生活环境中的声音都可称为音响。恰到好处的音响,能为人物创造富有真实性的生活场境,更深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复杂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烘托环境气氛,从而更好地表达主题。
  音响引入课堂,具有打破时空界限、扩大视野和激发想像等作用。在《雷雨(节选)》一课的教学中,可用雷雨声导入新课,用雷雨声结束,让学生在雷雨声中引发联想,感悟“雷雨”的象征意义。
  二、音乐的运用
  1. 朗诵配乐
  戏剧的语言,有不少具有抒情性和音韵美,很适合于诵读,且反复诵读品味也是鉴赏戏剧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文字朗诵配上风格一致的音乐,能营造氛围,更好地表情达意。《哈姆莱特(节选)》中的“戏中戏”,伶王和伶后的台词是诗的语言,十分优美。在组织朗读时,配上钢琴曲《爱的纪念》(《Love Commemoration》),表现了伶王对爱的忧虑,伶后对爱的信誓旦旦。扩展阅读可增加抒发亡国之痛的《哀江南》一文,并借助古筝、二胡等乐音,作为曲词诵读的配乐,让古朴悠远、空灵哀婉、如泣如诉的乐音渲染气氛,唤起联想,使学生领悟到曲词中悲怆痛惜的感情。
  2. 选配主题歌或插曲
  《长亭送别》一折中,不管是萧瑟凄冷的景物,还是直抒胸臆的人物曲词,都细腻地刻画了崔莺莺送别张生时的微妙心理,离愁别恨的情绪贯穿全篇。为配合这种情绪,渲染这一氛围,结合本单元的“表达交流活动”,师生可通过讨论,把《端正好》确定为这折戏的主题歌。“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清新的画面,优美的意境,让人浮想联翩;舒缓的节奏,凄婉忧伤的曲调,与文章的场景十分吻合。不论是在朗读,还是在赏析品味,主题歌适时响起,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离别时的痛苦心理和怨恨情绪,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城南旧事(节选)》中,根据故事情景先后出现歌曲《麻雀与小孩》和《送别》,表达了小英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反应。特别是结尾部分的《送别》歌,用略含忧伤的曲调引出了下文——林英子落泪;同时,“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优美歌词,让学生产生许多联想和想像,具有穿透人心的艺术力量。
  三、空镜头的运用
  所谓空镜头,是指银幕上出现的没有人物活动的电影镜头。虽然“没有人物活动”,但它却是电影画面中重要的一种。如《雷雨》中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的画面,象征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即将发生。《等待戈多》中设计以“一棵光秃秃的树”为背景的苍凉画面,暗寓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的等待将毫无希望。《长亭送别》中,设计了“长亭外,古道边”、“衰柳残阳”的空镜头,使人物的离情别绪定格在这幅画面上,有力地表现了莺莺的满腔惆怅和痛苦心情。
  四、蒙太奇的运用
  连贯式。运用联想和想像,按照情节发展的程序,在“脑屏幕”中“放映”画面,再现形象,把一个个镜头有节奏地连接起来,构成连贯的情节,从而正确地了解剧情。一般情况下,在阅读人物台词和舞台说明时,可指导学生在头脑中再现画面,把文字形式转化为直观图像,完成阅读的初步创造。
  对比式。把两个不同的镜头(或画面)前后展现出来,造成强烈反差,以增强喜剧效果或悲剧效果。如《雷雨(节选)》中鲁大海衣衫的破烂与其兄周萍服饰的华丽形成对比,反映了阶级的对立,加深了戏剧的悲剧意味。
  反复式。把代表主题思想的画面,在关键时刻一再出现在屏幕上,通过这种视觉的重复来突出重点,强调感情的浓度,增强音律的节奏,深化主题。如增选介绍《窦娥冤》一剧,在窦娥被杀害后屏幕上接连闪出天色昏暗、漫天飞雪的画面,用以强调窦娥冤情的深重和社会的腐朽黑暗。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有关真语文的讨论是在2012年被首次提出的,意图在于针对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虚评估”“伪教学”以及“假质量”等不良现象进行有效的改革。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这是对真语文内在涵义的经典概括。  一、兴利除害——论真语文改革的势在必行  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真语文改革之风,并不是教育界的心血来潮,而是鉴于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兴利除害,决定了真语文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种声调在测试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其中失分率最高的要数上声,其次是阴平和阳平,去声问题相对较少。  1. 阴平:测试中出现的一种缺陷是音高不够,把55发成44或者33,这主要受方言的影响;另一种缺陷是不够平,没有保持平调。阴平是最高调55,但这个“5”很抽象,多高才算“5”,很难把握。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儿:我们多数人会发阳平的字,靠阳平的这个“5”,来找阴平的那个“5”。如“天”这个字,不知道
语文教师应热爱语文,坚持严谨的教学态度,依托发自内心的语文感情,不断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激活语文课堂,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让语文课堂更加活起来。  一、依托情感艺术,和谐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老师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渗透“情感”,并且还要在“渗透情感教育”时讲究艺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情景,会对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
一、钻透教材,把握重难点  教材的内容既是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同时也是教师要传授的知识,一节课,或一单元,要求学生掌握什么知识,知识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教师应该有深刻的了解。同时,所学知识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有什么联系,采用什么方法把旧知转化为新知,教师在设计复习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了。并且,复习练习也应该从这方面着手,复习促迁移。要使学生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