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思路构建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alli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国家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倡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林业资源不仅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也是保障生态环境系统的天然屏障,因此为了能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在林业资源利用过程中,因为不科学的选择造林树种以及不合理的设置造林结构,加上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林业发展中出现严重的病虫害现象,限制了林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就青海地区林业发生主要病虫害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
  在林业资源发展中,很多树木因为受到致病因子的感染而出现内部组织结构、生理活动以及外表和形态的异常变化,从而降低了树木的抗病能力,导致树木出现衰弱现象,在循环出现病害的过程中树木死亡。另外,若是森林中出现泛滥的害虫,从而很容易滋生虫害,这些害虫会对树叶进行蚕食,对果实、枝干以及树皮进行咬食,不利于树木的健康生长。所以针对林业出现的病虫害,工作人员应该要采取先进的方式进行治理,分析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找到有效的防治对策。
  1  林业发生主要病虫害的原因
  1.1  气候环境发生异常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溫室效应不断加剧,青海地区春天的温度逐渐上升,从而导致病虫害越冬的时间不断缩短,虫害度过冬季之后的存活率上升,它们逐渐开始活动,对林木造成危害,严重影响到林木的生长。同时,春天,青海地区容易干旱,土壤中没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也降低了林木的抗病能力,树木长势不佳,病虫害在此过程中严重威胁着林木[1]。
  1.2  单一的造林结构破坏了天然林
  在青海地区,因为当地森林资源比较少,同时分布不均,导致天然林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结构是十分单一的。随着林业的发展,在青海气候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已经增加了众多的人工造林数量,合理的规划、布局和树种选择,促使东部地区林业发展十分迅速。然而,在青海的其他地区因为气候和地势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当地的树种是单一的,这种森林系统没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若是病虫害出现的数量超过一定范围,森林系统无法承受,将会加大防治病虫害的难度,直接造成该片森林种植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林业的发展。此外,单一的造林结构导致当地的森林系统多样性的发展,内部自然循环系统不完善,对天然林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降低了森林整体的生态系统能力[2],若是爆发病虫害,直接导致森林资源的锐减,限制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3]。
  1.3  不规范的农药使用
  当林业出现病虫害现象后,相关的部门一般是采用化学方式,即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工作人员因为没有正确认识到病虫害,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经常是药物使用过量,虽然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但是其中过量的药物也会直接影响到林木的生长。加上农药使用中不规范、不科学,以及防护人员不正确的防治理念,长期以往,导致实际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不佳,病虫产生较强的耐药性,增加了防治病虫害的难度和防治成本,同时也严重污染了森林生态环境。
  2  加强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有效对策
  2.1  加强宣传,形成科学的造林理念
  为了更好地管理林业资源,虽然无法阻止气候环境对林业病虫害的影响,但是可以在实际的林业管理中加强宣传,形成科学的造林理念。针对春季温度上升病虫害增加的问题,在日常林地管理中,工作人员应该要及时清理秋季的林木落叶,进而减少病虫害越冬的场所,及时取出患病的树枝,并集中带出林地进行处理。另外,工作人员还应该要对林木进行刷白和刮皮处理,这样就会导致害虫无法在林木中进行越冬,降低病虫害的基数,这样春季越冬的病虫害减少。此外,林业管理部门在造林过程中应该要专门设置育苗基地,进行无病虫害的苗木培育,避免引进外来苗木。
  2.2  采取多样化造林模式,建设混交林
  在人工造林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适的林木选择,科学进行树种搭配,并积极建设混交林,对森林体系的树种结构进行改善,促使森林生态系统能够多样化发展。同时,当地要及时改造地产林,及时去除已经受到严重病虫害影响的林木,及时更新森林林木。合理规划造林体系和结构,对不同树种进行科学搭配,确保森林系统中包括林下植物、乔木、灌木等不同种类的树木,最大化地利用当地树种,减少外来树种,从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的抗病虫害能力,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2.3  缓解不科学的农药使用情况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使用农药防治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实际农药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操作,进而导致防治效果不佳。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我们可以综合应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式,使用生物、微生物以及生物农药等无公害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地提高森林系统的抗病虫害性;利用黄板、紫外线灯、震频灯等工具进行物理害虫诱杀,或者是人工释放害虫的天敌,增加森林中动物的多样性,进行害虫消灭,平衡生态系统。
  3  结语
  在林业管理中,应该要针对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才去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抗病虫害能力,推动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卫东.林业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12):12.
  [2] 孙红梅,马金彪,王淑双,等.林业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6(5):27.
其他文献
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基础课,让一年级新生快速步入正规的体育课,无论是对体育课本身,还是对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一年级新生站队乱是一个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涉及诸多因素。这是日积月累的工夫,不可能一蹴而就。那就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怎样才能切实提
体操技巧项目多为垫上动作,教学范围相对较窄。借助数码影像多媒体技术,通过对教学视频和学生学练视频展播反馈学练情况,保证了技巧动作的完整、规范教学,完善了分组合作练习
摘要:在进行油菜种植时,必须结合种植场地环境、土壤土质情况和气候变化趋势确定合理技术,之后应用合理技术开展油菜种植工作,避免油菜实际种植过程中出现各项问题,以此强化各项技术在油菜种植中的作用效果。同时还应在标准策略支持下对油菜种植和实际生长过程中各类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避免油菜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问题干扰,为保障油菜种植和生长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油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策略  1 油菜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发展。林业工程建设主要是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建设林业工程项目,提高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建造以维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生态林区。植树造林工程可以有效的保证生态平衡发展,提高地区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林业工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林业工程质量。  关键词:植树造林;造林技术;生态环境  1 植树造林的发展现状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起到公益作用,其次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导教职工把个人成长进步和祖国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1月8日,河南省黄泛区农广分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议。  会议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人民日报社论《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等内容,学习理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10个方面的决定性成就,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林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议的提出,林业发展建设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在林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林业发展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树木品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开展造林工作,提高林业建设水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人主要通过介绍林业规划设计及造林技术应用的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我们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识谱要和演唱、演奏、创造、欣赏等内容密切结合,要以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  一、初中音乐课堂识谱教学现状  笔者曾参与陕西省十三五规划课题《西安市雁塔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从调研结果来看,雁塔区的音乐课程设置是较为合理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