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_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课间活动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操形式。各级学校为了开展好这项体育活动,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但基于各种因素,大课间活动仍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中小学大课间活动 开展形式 场地器材 组织管理 主体单一
  大课间活动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操形式。各中小学校为了开展好这项体育活动,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但基于各种因素,大课间活动仍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开展形式过于简单
  不少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项目与内容比较单一,春夏两季做操,秋冬两季跑操。多数学校以固定的模式开展,比如,有的中学首先做一套《舞动青春》,再做一套韵律操,或者仅做一套《舞动青春》就解散。更有甚者,不做任何组织,任由学生自由活动。这种枯燥缺少变化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导致学生兴趣降低,以至于逃避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事情屡见不鲜。
  改进建议:全体体育教师商讨并且实践,选取有特色的体育项目,例如兔子舞、跳绳、踢毽子、搏击操、竹竿舞,班级特色项目等。另外,定期组织大课间评比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大课间内容的充实上,应该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二、场地器材设施不足
  资金不到位以及活动开展时安排的不恰当,导致场地、器械设施没有保障,这就在客观上制约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条件稍好的学校配有基本规格的场地,而条件稍差的学校连做操的场地都不具备。而器材问题也较为突出,常常出现很多学生争抢一个篮球的情况。与此同时,体育教师组织安排的不够恰当,也使得场地器材奇缺的问题更为凸显。加上近年来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人均运动场地和可供活动的器材更加不足。
  改进建议: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适当增加对场地器材的资金投入。体育教师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在组织前充分考虑场地器材的数量、学生的人数等因素,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比如,设置几个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版块,不同班级分批次分时间段进行定期轮换活动,通过充分利用,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组织管理尚未系统化
  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尚处在实践摸索阶段,有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执行部门对于如何抓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理解不够深刻,对活动质量、活动内容和模式、组织形式等方面都缺乏严格的要求和评价体系。比如,教育主管部门对大课间活动的检查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学校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平时不够重视,而面对检查不得不临阵磨枪。另外,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所接受的培训较少,对外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欠缺,导致组织者的业务能力不足以解决在大课间活动开展时所遇到的问题。
  改进建议: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合理、科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体系,形成校长领头、体育教师牵头、班主任主抓、任课教师辅助、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层层落实,齐抓共管。加大对大课间活动的检查力度,增加检查的次数,并且不定时不定期进行突袭检查。另外,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培训力度,适时进行交流,发挥体育老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奖励机制,以促进其积极性。
  四、参与活动的主体单一
  不少学校片面地认为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的活动,忽视了教师的参与,加之教师本身对此认识不够,且由于平常繁重工作的原因,很少加入积极的体育锻炼。因此,操场上通常都是学生在活动,很少有教师活动的身影,没能形成师生共同参与共同锻炼的场面。
  改进建议:通过宣传与鼓励组织教师走进操场,与学生一起进行适宜的活动。学校领导身先士卒,起到带头作用。开展多样化的大课间活动,提高教师参与的兴趣与主动性。组织教师大课间活动评比,激励教师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实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为了使其达到最佳效果,要不断地发现问题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1]许高铭. 大课间活动存在问题及对策. 甘肃教育,2011(3).
  [2]江延英. 普通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探索. 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张连蕊. 大课间活动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中国学校体育,2012(S1).
  [4]段有林. 浅谈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影响因素.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8).
其他文献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少见的非感染性嗜中性皮病,皮肤以复发性疼痛性坏死溃疡为特点,常伴有潜在的系统疾病。目前对该病的具体病因病机尚不清楚,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类为“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识字,并从激发兴趣、授以方法及训练等方面入手,来探讨小学生自主
【摘 要】 国家的竞争追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须从小学抓起,那么,如何培养教育好儿童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科学发展呢?那就必须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心理特点 科学实施 教育方法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儿童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而教育儿童这一活动则是促进儿童变化、发展的关键性活动。为此,如何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科学
【摘 要】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学前3岁—6岁是幼儿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意结合幼儿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以达到幼儿发音清楚、表达正确、学好说普通话。  【关键词】幼儿 语言表达 能力 培养  下面笔者结合个人从事幼儿教育的一些实践和思考,谈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小学生口语能力是学生一生交际能力的基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效指导学生参与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大胆运用语言;口语交际的评价,实现口语交际的有效互动能极
【摘 要】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标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识字教学的实际情况,从通过造字法识字、比较识字、猜字谜识字、创建“生活开心字库”识字等多个渠道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旨在创造轻松、愉悦、有效的识字环境,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识字教学 多渠道 探索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没有一定量的识字积累,学生就无法进行阅读。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之前在幼稚园和学前班所学的字
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比获得亚军的中国双塔还矮了半个头的印尼男双新秀苏卡姆约/吉迪恩,继全英公开赛夺冠后,又连续夺得印度超级赛和马来西亚顶级赛冠军,世界排名一跃升至第一
所谓想象型作业,就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目的,通过不同的作业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的一种作业模式。  一、想象型作业的重要意义  想象力的发展和思维、言语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语文学科在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用发散思维寻求更多的答案。在《新课标》的精神下,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中可延伸、可拓展的地方,设计符合学生能
期刊
【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日本文化》课程是高校日语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将多媒体技术与《日本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日本文化》的课程特点,探讨二者有机结合的思路与方法,以期对《日本文化》教学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日本文化 教学  1 多媒体课件与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创作人
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把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充分发掘语文教学的审美潜能,激发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让语文教学展现前所未有的直观性、形象性,让学生在获得美的同时,接受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能力。  一、多媒体教学能实现课文的意境美  多媒体教学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