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提质增效生产六项关键技术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uyan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农资成本的大幅涨价、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柑橘主产区果园生产投入逐年减少,导致柑橘品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为此,我们深入生产一线创办示范点,探索总结出柑橘提质增效六项关键技术:
  1 密园改稀
   针对栽植密度2.0米×1.5米、亩栽220株以上的果园树冠郁闭、作务困难、病虫滋生造成树势衰弱的现状,大力推行柑橘“密园改稀”工作。具体做法:对密植园进行隔行或隔株间伐,将行株距改为4.0米×1.5米(或3.0米×2.0米),亩留110株。间伐后大大改善了果园通风透光条件,方便作务、节省劳力、节约成本、增强树势、显著提高果品品质,节支增效成果明显。
  2 开沟起垄
   部分主产区秋季多雨,地势平坦较低的橘园积水难以排出,长时间渍浸造成根系受损、树势衰弱、抗病能力下降,遇冬季低温易导致橘树成片枯死。为此,在橘园行间开挖宽30厘米、深40~50厘米的排水沟,排出园内积水;新建柑橘园,推广起垄栽培,垄高40~50厘米、宽1.5~2.0米。实践证明,开沟起垄栽培能有效抑制根系受涝腐烂,树势衰弱现象。
  3 培肥土壤
   为解决果农长期以来偏施以碳铵为主的化学肥料,造成果园土壤酸化、板结,保肥、供肥能力降低、有机质极缺,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及果品品质的问题,探索总结出种植三叶草、藿香蓟、毛苕等绿肥作物,利用树枝、秸秆发酵生产有机肥料,改变依靠化学肥料高投入实现高产出的传统生产模式。
  4 绿色防控
   由于化学药肥过度使用,果园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害虫天敌数量锐减,红蜘蛛、白粉虱等柑橘害虫爆发成为主要害虫,防虫用药量逐年增加。对此,大力推广空中挂杀虫灯、树上挂粘虫板、树中挂捕食螨的“三挂”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三挂”技术的采用有效遏制了红蜘蛛、白粉虱、黑刺粉虱、蚜虫等害虫危害,柑橘烟煤病大大减少,果园年病虫防治次数减少2~3次,有效降低农药残留和生产成本。
  5 覆膜提糖
   秋季多雨会导致柑橘成熟期推迟,果实色泽、口感、硬度及耐贮性降低,为解决这一难题,经过试验,采用覆膜控水增糖技术。具体做法:在行间开沟起垄、形成坡面,9月上中旬用塑料薄膜或反光膜顺行向铺设,将垄面完全覆盖,交界处相互掺合,使雨水顺膜流入垄沟,排出园外。采用覆膜控水技术的橘园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果实膨大期根际土壤含水量降低,地温提升2~3℃,果实着色均匀,硬度和含糖量大幅提高,提早成熟,品质显著提升。
  6 品种改良
   单一的品种结构造成柑橘成熟期过度集中、造成卖果难。因此,需进行品种改良,品种改良应根据气象因素针对性的选择地域特色良种作为发展方向,合理调整特早熟、早熟、中晚熟品种结构比例,这样既减轻了集中上市的压力,又填补了早晚期“有市无果”的不足。同时,要重视国内外一些新优品种的引进试验,加大本地传统特色品种的选种育种步伐,拉长果品上市期,缓解果品集中上市矛盾。
  (作者联系电话:13630272105)
其他文献
新时期,社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应提升内控能力,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其中,现金流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明确企业自
眉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之一,全县猕猴桃栽培面积已突破25万亩,形成了"一县一业"猕猴桃示范县。为了统一技术标准,提高果园的整体管理水平,笔者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实
建设集团属于一种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建设集团的发展却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融资方面,尤其是融资渠道的
通过醇提法正交实验 ,得出提取溪黄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 :浓度为 5 0 %的乙醇 ,回流时间为3h ,料液比 1∶10。该提取液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自由基有很好的
职业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为了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对于职业病的判定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劳动者一旦患有职业病就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为自己争取一定的赔偿。
社会的不断发展,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培养具有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三创”人才。本文将“三创”教育引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着眼于淘宝创业
一、晚霜冻害春末的霜冻通常称之为“晚霜冻”,晚霜冻多出现在果树萌芽期至幼果期,一般萌芽开花早的桃、杏、李、苹果、梨等果树较易遭受晚霜冻。萌动的芽遭受霜冻后,外观变褐色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崛起,而且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而在电子商务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掌握客户的需求并且提高网站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