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节研讨课。内容源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这个单元教材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开展一次活动。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说(写)具体、抒真情。执教者为李华明老师。
[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懂你》,在轻缓的音乐声中,师生互致问候,开始上课。
2、背诵古诗《游子吟》。
我们学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游子吟》,还记得这首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3、谈话过渡。
儿子看着为自己飞针走线的母亲。心里感慨万千。在儿子看来,母亲的千针万线缝进的是对儿子的牵挂和依恋,“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在儿子看来。千针万线还缝进深深的母爱。这种爱犹如春日的阳光。那么温暖、那么灿烂。是的,在爸爸妈妈爱的包容中,我们怎能不幸福呢?下面,让我们来观看一个短片。
[设计意图:①营造氛围。②切入主题。③情感预热。]
[教学境况:《游子吟》为学生所熟读(也是“语文园地五”中“读读背背”的内容)。学生对其中的内容和情感有一些感受。课堂上,学生背得认真,看得出。有的学生已进入了一定的情景中。加之前面音乐的铺垫,课堂上的主导氛围(感受爸爸妈妈的爱)基本形成。由诗切入,加之教师有激情的话语,一开课,亦垫就了文化、文学氛围,这种氛围对于学生畅快表达是十分有益的。]
二、观赏短片
内容为《世上只有妈妈好》片断。
[设计意图:①为学生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做内容和情感上的进一步铺垫。②为学生忆、恩、说等提供示范。]
[教学境况:短片截取不错,短片内容朴实,情感浓烈。随着短片的播放,学生被打动,参加看课的老师亦被打动。此时此刻,应该说,转向下一步——引导学生回忆自,已爸妈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回忆事例
1、过渡谈话。
看得出来,大家和我一样,心灵被影片中的母子情所震撼。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何尝不是如此呢?上周,我们开展了“综合性学习”一一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同学们,请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忆与爸妈在一起的那些情景,然后选择你最难忘的事例说一说吧。
2、学生静静地回忆。
3、组织交流。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摘要板书事例。重点引导学生展示爸爸妈妈严格要求自己这方面的事例,比如我犯错了,爸爸或妈妈打我,打在我身上,疼在爸爸或妈妈心里。
[设计意图:①打开思路,展示父母爱的众多事例。②在交流中提升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照顾是爱,爸爸妈妈严格要求、严加管理等同样也是爱。这一步至关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从不同方面认识父母的爱,感受父母的爱,帮助学生克服认识上的肤浅和思路上的狭窄,这是本课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教学境况:教学已进入攻坚阶段。刚开始,学生思路打不开,大都说“我生病了,爸爸妈妈照顾我”、“下雨了,爸爸妈妈给我送伞”之类。为此,教师尽力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通过放射性的板书示引,通过“还有不同的事例吗”等提问搜索,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总体效果不错。但有缺憾,教师对这一步教学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显得急躁,急于收兵。教师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的方法不多,当学生思路打不开时,教师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教学研讨:导致这一步教学缺憾的原因可能很多。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忽略了本次习作指导与本单元“阅读”、“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联系,只是利用了教材里的习作内容。孤立而不是从教材的编排系统中来考虑本次习作指导(虽然教师在导语中提到了“综合性学习”,但只是点了一下而已)。事实上,联系本单元其他内容的教学。综合考虑各个内容的教学,即树立综合意识或系统意识,学生的思路是很容易打开的。如学生刚开始思路打不开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我们读过某某课文,你有过和课文中某某相似的经历吗?或在“综合性学习”中,某某同学了解了一件事情,请某某同学讲一讲。]
四、搜索细节
1、过渡谈话:是的,爸爸妈妈的爱就融入这样一件件事例中。你看,那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问候,多么动人!快去捕获那最动人、最让人难忘的瞬间吧。
2、学生回忆细节并交流,教师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点拨。
[设计意图:①充实内容,关注细节,再现情景,解决泛泛而谈的问题。②为下一步学生抒发真挚的情感铺垫。这一步是学生思路打开后的首次定格。希望每个学生选定一个方面聚焦,从细微处表现父母的爱,并通过细微处描述来滋生、涌动情感。]
[教学境况:由虚至实,由泛泛而谈到具体描写,一个个小小细节的回忆,再现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看得出,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在涌动。这一步和第三步联系紧密,但侧重点不一样,前一步是打开,后一步是深入,学生说时肯定有交互的地方,怎样恰当转换。突出重点,步步推进,教师的调控还不到位,很多精彩的细节没有抓住或再现。]
[教学研讨:解决这一步的教学缺憾靠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说:“妈妈的手指伤了,还在洗手间里帮我洗衣服。”教师这时应追问学生:妈妈手指伤了,在洗手间里为你洗衣服,你看见了心里有什么感觉?相信这样的追问就可以把学生引入到对具体情景的描述中。]
五、抒发情感
1、多么动人的情景,此时此刻,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2、组织交流。教师从抒发情感的内容和形式上予以指导,内容上主要是“感谢、祝愿、回报”等,形式上有“直抒胸臆”和“借景、托物抒情”。为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抒发情感的方法。可准备冰心的《纸船》、泰戈尔的《金色花》这两篇短文供学生阅读借鉴。
[设计意图:①掀起情感表达的高潮,希望形成情意浓浓的氛围。②再次打开思路,抒发不同的情感内容。③恰到好处地指导方法。有了情感,怎么抒发?直接抒发出来是一种方式,还可以凭借景、物等间接抒发。这一步要防止学生再次形成思维和情感的闭合状态。有事、有情,但不说或者说得很淡、很略,因此进一步打开思路,指导学生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境况:教学已入佳景,哽咽声声声入耳,“妈妈,我想摸摸您的脸”,语不惊人人自惊。看课的老师被学生真实的情感感动了,学生互相之间感动了。看得出,在这一步,教师的指导也显得沉稳多了。同样是打开思路,只是在学生交流中顺势一个板书,即达到了目标。原以为指导方法很难,没想到,巧妙拿出文章片断,学生悟得迅速有效。辛勤劳作后的收获是令人畅快的!]
六、自由习作
1、过渡谈话:同学们,父母的爱是难忘的、是伟大的。让我们拿起笔,把我们对爸爸妈妈的最深的爱都记录下来吧!你可以写诗,也可以写散文,还可以写信……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教师出示本课内容:写给爸爸妈妈)
2、学生动笔习作
[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懂你》,在轻缓的音乐声中,师生互致问候,开始上课。
2、背诵古诗《游子吟》。
我们学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游子吟》,还记得这首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3、谈话过渡。
儿子看着为自己飞针走线的母亲。心里感慨万千。在儿子看来,母亲的千针万线缝进的是对儿子的牵挂和依恋,“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在儿子看来。千针万线还缝进深深的母爱。这种爱犹如春日的阳光。那么温暖、那么灿烂。是的,在爸爸妈妈爱的包容中,我们怎能不幸福呢?下面,让我们来观看一个短片。
[设计意图:①营造氛围。②切入主题。③情感预热。]
[教学境况:《游子吟》为学生所熟读(也是“语文园地五”中“读读背背”的内容)。学生对其中的内容和情感有一些感受。课堂上,学生背得认真,看得出。有的学生已进入了一定的情景中。加之前面音乐的铺垫,课堂上的主导氛围(感受爸爸妈妈的爱)基本形成。由诗切入,加之教师有激情的话语,一开课,亦垫就了文化、文学氛围,这种氛围对于学生畅快表达是十分有益的。]
二、观赏短片
内容为《世上只有妈妈好》片断。
[设计意图:①为学生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做内容和情感上的进一步铺垫。②为学生忆、恩、说等提供示范。]
[教学境况:短片截取不错,短片内容朴实,情感浓烈。随着短片的播放,学生被打动,参加看课的老师亦被打动。此时此刻,应该说,转向下一步——引导学生回忆自,已爸妈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回忆事例
1、过渡谈话。
看得出来,大家和我一样,心灵被影片中的母子情所震撼。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何尝不是如此呢?上周,我们开展了“综合性学习”一一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同学们,请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忆与爸妈在一起的那些情景,然后选择你最难忘的事例说一说吧。
2、学生静静地回忆。
3、组织交流。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摘要板书事例。重点引导学生展示爸爸妈妈严格要求自己这方面的事例,比如我犯错了,爸爸或妈妈打我,打在我身上,疼在爸爸或妈妈心里。

[设计意图:①打开思路,展示父母爱的众多事例。②在交流中提升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照顾是爱,爸爸妈妈严格要求、严加管理等同样也是爱。这一步至关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从不同方面认识父母的爱,感受父母的爱,帮助学生克服认识上的肤浅和思路上的狭窄,这是本课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教学境况:教学已进入攻坚阶段。刚开始,学生思路打不开,大都说“我生病了,爸爸妈妈照顾我”、“下雨了,爸爸妈妈给我送伞”之类。为此,教师尽力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通过放射性的板书示引,通过“还有不同的事例吗”等提问搜索,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总体效果不错。但有缺憾,教师对这一步教学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显得急躁,急于收兵。教师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的方法不多,当学生思路打不开时,教师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教学研讨:导致这一步教学缺憾的原因可能很多。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忽略了本次习作指导与本单元“阅读”、“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联系,只是利用了教材里的习作内容。孤立而不是从教材的编排系统中来考虑本次习作指导(虽然教师在导语中提到了“综合性学习”,但只是点了一下而已)。事实上,联系本单元其他内容的教学。综合考虑各个内容的教学,即树立综合意识或系统意识,学生的思路是很容易打开的。如学生刚开始思路打不开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我们读过某某课文,你有过和课文中某某相似的经历吗?或在“综合性学习”中,某某同学了解了一件事情,请某某同学讲一讲。]
四、搜索细节
1、过渡谈话:是的,爸爸妈妈的爱就融入这样一件件事例中。你看,那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问候,多么动人!快去捕获那最动人、最让人难忘的瞬间吧。
2、学生回忆细节并交流,教师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点拨。
[设计意图:①充实内容,关注细节,再现情景,解决泛泛而谈的问题。②为下一步学生抒发真挚的情感铺垫。这一步是学生思路打开后的首次定格。希望每个学生选定一个方面聚焦,从细微处表现父母的爱,并通过细微处描述来滋生、涌动情感。]
[教学境况:由虚至实,由泛泛而谈到具体描写,一个个小小细节的回忆,再现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看得出,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在涌动。这一步和第三步联系紧密,但侧重点不一样,前一步是打开,后一步是深入,学生说时肯定有交互的地方,怎样恰当转换。突出重点,步步推进,教师的调控还不到位,很多精彩的细节没有抓住或再现。]
[教学研讨:解决这一步的教学缺憾靠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说:“妈妈的手指伤了,还在洗手间里帮我洗衣服。”教师这时应追问学生:妈妈手指伤了,在洗手间里为你洗衣服,你看见了心里有什么感觉?相信这样的追问就可以把学生引入到对具体情景的描述中。]
五、抒发情感
1、多么动人的情景,此时此刻,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2、组织交流。教师从抒发情感的内容和形式上予以指导,内容上主要是“感谢、祝愿、回报”等,形式上有“直抒胸臆”和“借景、托物抒情”。为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抒发情感的方法。可准备冰心的《纸船》、泰戈尔的《金色花》这两篇短文供学生阅读借鉴。
[设计意图:①掀起情感表达的高潮,希望形成情意浓浓的氛围。②再次打开思路,抒发不同的情感内容。③恰到好处地指导方法。有了情感,怎么抒发?直接抒发出来是一种方式,还可以凭借景、物等间接抒发。这一步要防止学生再次形成思维和情感的闭合状态。有事、有情,但不说或者说得很淡、很略,因此进一步打开思路,指导学生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境况:教学已入佳景,哽咽声声声入耳,“妈妈,我想摸摸您的脸”,语不惊人人自惊。看课的老师被学生真实的情感感动了,学生互相之间感动了。看得出,在这一步,教师的指导也显得沉稳多了。同样是打开思路,只是在学生交流中顺势一个板书,即达到了目标。原以为指导方法很难,没想到,巧妙拿出文章片断,学生悟得迅速有效。辛勤劳作后的收获是令人畅快的!]
六、自由习作
1、过渡谈话:同学们,父母的爱是难忘的、是伟大的。让我们拿起笔,把我们对爸爸妈妈的最深的爱都记录下来吧!你可以写诗,也可以写散文,还可以写信……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教师出示本课内容:写给爸爸妈妈)
2、学生动笔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