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好坚实之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rui146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节研讨课。内容源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这个单元教材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开展一次活动。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说(写)具体、抒真情。执教者为李华明老师。
  
  [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懂你》,在轻缓的音乐声中,师生互致问候,开始上课。
  2、背诵古诗《游子吟》。
  我们学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游子吟》,还记得这首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3、谈话过渡。
  儿子看着为自己飞针走线的母亲。心里感慨万千。在儿子看来,母亲的千针万线缝进的是对儿子的牵挂和依恋,“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在儿子看来。千针万线还缝进深深的母爱。这种爱犹如春日的阳光。那么温暖、那么灿烂。是的,在爸爸妈妈爱的包容中,我们怎能不幸福呢?下面,让我们来观看一个短片。
  [设计意图:①营造氛围。②切入主题。③情感预热。]
  [教学境况:《游子吟》为学生所熟读(也是“语文园地五”中“读读背背”的内容)。学生对其中的内容和情感有一些感受。课堂上,学生背得认真,看得出。有的学生已进入了一定的情景中。加之前面音乐的铺垫,课堂上的主导氛围(感受爸爸妈妈的爱)基本形成。由诗切入,加之教师有激情的话语,一开课,亦垫就了文化、文学氛围,这种氛围对于学生畅快表达是十分有益的。]
  
  二、观赏短片
  内容为《世上只有妈妈好》片断。
  [设计意图:①为学生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做内容和情感上的进一步铺垫。②为学生忆、恩、说等提供示范。]
  [教学境况:短片截取不错,短片内容朴实,情感浓烈。随着短片的播放,学生被打动,参加看课的老师亦被打动。此时此刻,应该说,转向下一步——引导学生回忆自,已爸妈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回忆事例
  1、过渡谈话。
  看得出来,大家和我一样,心灵被影片中的母子情所震撼。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何尝不是如此呢?上周,我们开展了“综合性学习”一一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同学们,请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忆与爸妈在一起的那些情景,然后选择你最难忘的事例说一说吧。
  2、学生静静地回忆。
  3、组织交流。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摘要板书事例。重点引导学生展示爸爸妈妈严格要求自己这方面的事例,比如我犯错了,爸爸或妈妈打我,打在我身上,疼在爸爸或妈妈心里。
  
  [设计意图:①打开思路,展示父母爱的众多事例。②在交流中提升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照顾是爱,爸爸妈妈严格要求、严加管理等同样也是爱。这一步至关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从不同方面认识父母的爱,感受父母的爱,帮助学生克服认识上的肤浅和思路上的狭窄,这是本课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教学境况:教学已进入攻坚阶段。刚开始,学生思路打不开,大都说“我生病了,爸爸妈妈照顾我”、“下雨了,爸爸妈妈给我送伞”之类。为此,教师尽力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通过放射性的板书示引,通过“还有不同的事例吗”等提问搜索,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总体效果不错。但有缺憾,教师对这一步教学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显得急躁,急于收兵。教师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的方法不多,当学生思路打不开时,教师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教学研讨:导致这一步教学缺憾的原因可能很多。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忽略了本次习作指导与本单元“阅读”、“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联系,只是利用了教材里的习作内容。孤立而不是从教材的编排系统中来考虑本次习作指导(虽然教师在导语中提到了“综合性学习”,但只是点了一下而已)。事实上,联系本单元其他内容的教学。综合考虑各个内容的教学,即树立综合意识或系统意识,学生的思路是很容易打开的。如学生刚开始思路打不开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我们读过某某课文,你有过和课文中某某相似的经历吗?或在“综合性学习”中,某某同学了解了一件事情,请某某同学讲一讲。]
  
  四、搜索细节
  1、过渡谈话:是的,爸爸妈妈的爱就融入这样一件件事例中。你看,那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问候,多么动人!快去捕获那最动人、最让人难忘的瞬间吧。
  2、学生回忆细节并交流,教师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点拨。
  [设计意图:①充实内容,关注细节,再现情景,解决泛泛而谈的问题。②为下一步学生抒发真挚的情感铺垫。这一步是学生思路打开后的首次定格。希望每个学生选定一个方面聚焦,从细微处表现父母的爱,并通过细微处描述来滋生、涌动情感。]
  [教学境况:由虚至实,由泛泛而谈到具体描写,一个个小小细节的回忆,再现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看得出,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在涌动。这一步和第三步联系紧密,但侧重点不一样,前一步是打开,后一步是深入,学生说时肯定有交互的地方,怎样恰当转换。突出重点,步步推进,教师的调控还不到位,很多精彩的细节没有抓住或再现。]
  [教学研讨:解决这一步的教学缺憾靠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说:“妈妈的手指伤了,还在洗手间里帮我洗衣服。”教师这时应追问学生:妈妈手指伤了,在洗手间里为你洗衣服,你看见了心里有什么感觉?相信这样的追问就可以把学生引入到对具体情景的描述中。]
  
  五、抒发情感
  1、多么动人的情景,此时此刻,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2、组织交流。教师从抒发情感的内容和形式上予以指导,内容上主要是“感谢、祝愿、回报”等,形式上有“直抒胸臆”和“借景、托物抒情”。为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抒发情感的方法。可准备冰心的《纸船》、泰戈尔的《金色花》这两篇短文供学生阅读借鉴。
  [设计意图:①掀起情感表达的高潮,希望形成情意浓浓的氛围。②再次打开思路,抒发不同的情感内容。③恰到好处地指导方法。有了情感,怎么抒发?直接抒发出来是一种方式,还可以凭借景、物等间接抒发。这一步要防止学生再次形成思维和情感的闭合状态。有事、有情,但不说或者说得很淡、很略,因此进一步打开思路,指导学生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境况:教学已入佳景,哽咽声声声入耳,“妈妈,我想摸摸您的脸”,语不惊人人自惊。看课的老师被学生真实的情感感动了,学生互相之间感动了。看得出,在这一步,教师的指导也显得沉稳多了。同样是打开思路,只是在学生交流中顺势一个板书,即达到了目标。原以为指导方法很难,没想到,巧妙拿出文章片断,学生悟得迅速有效。辛勤劳作后的收获是令人畅快的!]
  
  六、自由习作
  1、过渡谈话:同学们,父母的爱是难忘的、是伟大的。让我们拿起笔,把我们对爸爸妈妈的最深的爱都记录下来吧!你可以写诗,也可以写散文,还可以写信……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教师出示本课内容:写给爸爸妈妈)
  2、学生动笔习作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小学阶段,其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聚焦与拓展。本文旨在针对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知识聚焦与拓展以及如何进行聚焦与拓展,结合案例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聚焦;拓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指出,通过有效阅读教学,小学
1.今年年初,定西市通渭縣的村子里下了一场大雪,乡亲们自发地在茫茫白雪中扫出了一条小路,这是一条通往回家的路。(摄影/周淑梅)  2.腊八节这天,庆阳市西峰区一些企业为辛勤劳动的270多名环卫工人和协管员送上了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让他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摄影/李世栋)  3.阳光明媚的乡下,两位老妯娌坐在门槛上聊天,聊得十分开心。(摄影/田治勇)  4~5.每年农历二月二,甘肃“玫瑰之乡”永登苦
在远古时代,一队牧人外出游牧。路经干旱的山野时,四处寻觅水源,最终在山上找到了水泉。这队牧人在即将离开这一水源远行时,考虑到自己的同族后队也将接踵而来,经过这里。为了减省他们的寻觅之劳,为了他们不再受干渴之苦,就在山下显眼的地方,做了一个记号:表示山上有泽,表示山上有泉。同族后队再经过这里时,便根据这样的记号找到水源。当时人们知识浅陋,认为既然凭借“记号”可以找到水源,卦象可以指示外物,就认为有神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文学中的乡土意识也在悄悄发生着嬗变和转型。孔小彬著的《多维视角下的当代乡土文学》一书便是以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乡土文学的叙事艺术、乡土叙事的时间维度、乡土叙事的空间转移、乡土文学的跨媒介传播四个不同维度对我国当代乡土小说的总体面貌进行阐释,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当代乡土小说的变化和转型。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结构清晰,论述严谨。第一部分对乡土文学的叙事艺术进行了历史与
德儿出生后,我就开始改口叫他“爷爷”。他跟我当了44年的父子,前26年我叫他老爸,后18年我都叫他“爷爷”,因为爷爷是他最爱听到的一种称呼。  其实从我开始叫他“爷爷”后,我和他的父子关系才起了微妙的变化。  初次叫他“爷爷”,当然是学他孙子的口吻,很可能的场景是:在一间医院里,我抱着那个刚出生的婴儿,指着站在他面前的那个老人说:“这是你爷爷喔!”  后来愈叫愈顺口,很可能的因素是:爷儿孙三代人常
【摘 要】音乐课程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内在艺术素养,包括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这些素养的形成呼唤指向学生内在素养的深度学习,在创意实践和艺术表现等外在活动过程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用音乐的审美特性浸润内心,通过感性与理性交融的心理活动逐渐达及深度的文化理解。  【关键词】音乐育人 内在素养 深度学习  在美育课程的核心素养中,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是学生的内在素养,是在鲜活的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艺
[设计特点]  运用“非指示性”教育自主成长的理念,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作用中,学生自主判断、自主反思、自主成长。  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作用具体体现为“三自主、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前,教师的引导体现为主动说明,说明学习的任务、时间、方法、要求等;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的引导体现为有效组织,组织学生参与到当前的学习活动中去,不做旁观者和无关者i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的引导体现为及时
【关键词】情境,测评,效度,高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对人才有了新的要求,人们对学习、课程、测评也有了新的理解。《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的陆续发布正是新时代、新要求、新理解的体现。  具体到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
【摘 要】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如何在区域层面实现教师科研素养提升?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研种子教师研究项目进行了6年的实践探索,建立了激发种子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开展分阶段提升种子教师科研素养的课程再建与实施、建立并完善提升种子教师科研素养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实践路径,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教育科研素养 自我发展 保障机制  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
“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可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想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里的“刺头”  依稀记得初为人师的那份紧张与忐忑,也是在这份忐忑中,我初识了万钢(化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