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想政治课堂举例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r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例证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所处生活的时政背景,引领学生进入某种情景,参与体验,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求。课堂例证也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感染力。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情景性 生活性 时事性 信息化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即把教材中的理论观点寓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中,把学生已有的或能够感知的生活经验作为学科观点的支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展示的素材,即引导教学的例证,不能抛开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能远离与学生知识紧密联系的时政背景。只有如此,才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形成健康和谐互动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师生与教学环境的关系,从而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基于上述观点,结合教学实践,我就课堂举例的有效性谈谈看法。
  一、情景性
  情景性,是课堂例证遵循的基本要求之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效地引導课堂教学的例证应有创设情境的功能。它的出现能引领学生进入一种情境,唤醒并激发参与的欲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觉身临其境。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体验中情感得到丰富,人格得到健全。
  我在引领学生学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观点时,首先展示了2011年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婚前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不因婚姻关系存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司法解释情境。然后我又向学生展示了这之前的司法解释——婚姻关系存续八年后婚前个人财产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境。材料展示一结束,学生便陷入了思考,继而展开了为什么变化,变化会导致哪些影响的讨论。通过讨论,认识到:社会环境变了,人们的思维观念也要改变。人的思维要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新问题、新变化、新存在;更有的同学提出以后恋爱、结婚不能要求对方有房有车等观点。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不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和价值观也得到了升华,真正达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
  二、生活性
  生活性,是思政课教学举例遵循的又一基本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中“实际”,既包括社会变化发展的实际,又包括联系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所举例证,必须能让学生联系到自身实际,在思考自身、思考人生的过程中关注社会和世界,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或可感知的生活氛围感受和体验某种情景,提高认识,孕育情感。
  我在引领学生学习“多变的价格”这一知识点时,针对猪肉价格的连续上涨,让学生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由于这一事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言,参与的热情较高。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的剖析,学生理解教材中的观点,大大压缩了理论与实际的空间距离,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把社会大课堂中的具体生活引进学生学习的小课堂,实质上就是坚持了新课改所倡导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
  三、时事性
  时事性,是思政课课堂举例遵循的再一要求。教师用热点问题施教,让课堂教学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弹奏着时代的音符,是思想政治课的特定要求和特有形式。学生不喜欢听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更关心国家、社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如果针对这些思想热点问题施教,就能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所展示的素材中,关注社会现实,既是中学政治课教学时代性特征的要求,又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体现。
  在引领学生学习“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一观点时,我讲述了最近广东佛山2岁女孩悦悦两次被车碾压,18路人却无人出手相救的悲剧,引领学生针对这一残酷的“看客”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见仁见智,在观点的碰撞中,逐步理解了精神空虚、道德堕落有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必须进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把学生置身于社会现实中,就是把学生视为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空洞理论灌输的道具,真正实现了教育本身的目的。
  四、信息技术化
  信息技术化,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例证中应经常使用的手段。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把图形、音像、动漫等融为一体,化抽象为具体,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我在引领学生学习“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这一知识点时,通过多媒体一面放映7·23温州高铁事故的惨状,一面播放歌曲《回家》的音频,同时用字幕显示出初步调查出的原因及部分微博观点。在强烈的对比中,在心灵的震颤中,学生深深感知到:公司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多种感官可感知的感性材料,入情入景,让学生在与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的动态生成中,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教学思想由过去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转变为“贵在得法、创造特色”。尽管在课堂举例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如案例的经典性、长效热点的持续性等。但我想,在思政课的课堂举例上,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选择那些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案例和教学手段。在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同时,显示出特有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陈凯.我怎样做教师.
  [2]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用书.
其他文献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认识和探索某种事情或某种心理倾向的内在动力。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做支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是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只有小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兴趣被激发了,体育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总之,只有真正调动每位学生的兴趣,教师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从而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和手段
摘 要: JITT模式源自美国,它是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从该模式的内涵、目标、实施步骤等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阐述,指出了高职院校的教学人员深入研究JITT模式,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JITT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 应用    1.问题的提出  信息社会,网络是人们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Web
摘 要: VB是高中阶段选修学习的程序设计语言。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程序设计本身枯燥、难懂,找到一条较好教学方式,是教师感兴趣的课题。本文就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运用,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并对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VB 算法与程序设计 实例教学法 问题驱动法 层层深入法    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摘 要: 如今,信息技术已非常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老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以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分别从教学情境化、任务驱动教学、小组合作、改进评价方法四个方面对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阐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陶行知 教育思
摘 要: Blog(博客)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习方式,本文探索了博客在建设学习网站的运用和研究,展望了博客在教育中运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Blog(博客) 教育 学习网站    一、Blog(博客)具有的独立功能  Blog(博客)具有三个阶段的六个独立功能:“写—录、思—享、品—学”。当一个人开始自己的博客旅程,他不但会在无意中应用这六个功能,而且大体上都会是沿着作“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就如何巧妙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激发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因某种兴趣产生探求知识的强烈学习欲望,使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如何应用多媒体来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想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分析。  一、引入新课  初
摘 要: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交融的乐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思维层次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 政治情感 改进教法 能力素质    在初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掌握最新教学动态,学习先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