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普照大地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wo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生中的民生”,既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
  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人民期盼时,首先提到了教育。此后,在全国两会上,在教师节慰问信中,在多次考察、讲话、批示中,他从立德树人、改革创新、教育公平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论述。
  循着这些脉络,记者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方面的考察和指示,从他的这些观点中探寻总书记的教育观。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教育一直被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
  三年多来,习总书记走进校园,与师生促膝长谈;挥笔疾书,与青年学生畅谈理想人生。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北京大学,与广大师生共度五四青年节,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央工作以来第五次走进北大。他勉励青年学生,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三年多来,在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校园,都曾留下过习总书记的足迹和身影。
  和孩子们一起过六一,和大学生们一起迎五四,和老师们一起庆教师节,已经成了总书记工作日程表上的常态。
  无论走到哪里,习总书记讲得最多的,是中国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他跟小学生们说:“只要从小就沿着正确道路走,学到一点,就实践一点,努力做最好的我、在自己最好的方面,人生就会迎来一路阳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习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2014年9月9日,对古丽加汗·艾买提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师大视察,并召开师生座谈会。作为北师大历史学院2011级免费师范生,她是当时参加座谈的学生代表。她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志愿扎根边疆,献身家乡教育事业的决心,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
  时隔一年有余,古丽加汗·艾买提已经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2015年7月,古丽加汗·艾买提被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录用。
  工作一个学期以来,她参加了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学微课大赛,双语教师现场手写教案大赛等,均荣获一等奖。她真心地疼爱学生,学生也报之以爱。“学生一天不见我,就会想我。”古丽加汗·艾买提开心地说。
  古丽加汗·艾买提还参加了乌鲁木齐市《高中双语教学中漫画的运用》课题研究,在新疆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推广“双语”教育是关系到新疆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环节。“这些孩子非常聪明,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给他们打开一扇窗,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寄予厚望,他在2013年教师节写给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表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共享人生出彩机会
  2013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时说,“中国有2.6亿名在校学生和1500万名教师,发展教育任务繁重。中国将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2015年农历春节前夕,正在陕西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察看学校办学情况,同老师们进行交流。习总书记对大家说,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家的资金会向教育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基础教育倾斜。
  说起这所希望小学,与习总书记有着不解之缘。1995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发起“千家企业建千校”爱心活动,福州一家企业全体员工捐款52万元,对建于1974年的延安杨家岭小学进行重建。其间,习近平曾两次给师生们写信,并于2009年11月专程到学校看望师生。
  2015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贵州教师的回信中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让习近平总书记牵肠挂肚。
  刘轶是“国培”项目的一名教师,2014年教师节前夕,她作为贵州骨干教师的代表之一,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培训。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教室,和大家畅聊西部教育的场景,她依然记忆犹新。
  2015年年初,遵义决定扶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刘轶主动申请调到条件更差的遵义市新蒲新区文化小学,“要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她说。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在万众瞩目的教育改革方面,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近年来,审议了上百份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文件,其中直接涉及到教育的均直指改革发展的关键,发力精准,影响深远。
  2013年的最后一天,一项被称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中央财政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补短板”所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目前全国已有77%的县纳入“全面改薄”实施范围,覆盖学校达到21.8万所。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已完成5166万平方米校舍建设,以及282亿元的教育仪器设备购置,分别占规划数的25%和27%。
  2015年4月1日,中央深改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其中,既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提升能力素质这样的软件建设,也有拓展补充渠道、提高生活待遇、职称评聘倾斜、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等含金量十足的“干货”。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讲话时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总体上看,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符合国情,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正式拉开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序幕。
  如果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变了“一考定终身”,那么,一年之后,中央深改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则吹响了中国大学积蓄力量,冲刺国际前沿的“冲锋号”。
  《方案》提出,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一系列教育改革方案全面推进,使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重大进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其他文献
当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脚步迈入2012年,“市场采购”成为挂在每一个改革亲历者口中的热词;国际商贸城里七成以上的经营者已经成为实现海关源头可溯管理目标的联网商户之时;海关作为活跃在改革第一线的监管部门,下一个改革重点又将落在何处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浙江省海关系统及相关企业。    信息平台:足不出户办通关  “过去一条船舶进境,我都要赶到海关窗口申报。有时碰到大风浪,船舶一停航,只能干着急。
时隔三年再次见到王灿发,他鬓间的白发似乎又添了一些。王灿发身材不高,甚至有些瘦弱,这个自嘲为“小老头”的学者坐在阳光充溢的办公室中,显得精神矍铄,目光炯炯。  “你一定想知道这个小老头儿身上怎么蕴藏着那么大的能量,他如何面对地方上官官相护的局面,告倒那些污染大厂,即便他们能为自己辩护得一毛不拔,但碍于法律也只能改道排污了,这就是胜利。”这是2008年《时尚先生》对王灿发的评价。那一年,他与张艺谋、
摘要:教育质量提升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以区域为单位进行学业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我国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重要途径。为此,学业评价改革需要统筹规划,科学设计,架构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内容;需要区校联动,项目推进,创新学业质量综合评价方式;需要典型引路,校本实施,打造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特色。只有不断从单一走向多元,注重评价指标的整合,才能构建起多元综合的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学业质量综合评
摘 要为解决“三点半难题”,我国开始走上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力军的课后服务发展道路。但是课后服务属性不明、教师工作超负荷等现实问题已严重阻碍学校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在打造高质量课后服务教师队伍的发展道路上应实现五个转变,即从德治走向法治、从学校走向市场、从业余走向专业、从无偿走向有偿、从低效走向高效。  关键词课后服务;学校教师;教师队伍  作者简介罗李,中
相对于我国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加大,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碰的具体国情,如何盘活多达43亿亩的山林湿地资源,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需要。  周占武就在为此探索着。他所创办的青岛凯旋四季庄园正是以“森林旅游”和“森林养老”的模式,成为盘活森林资源的试验田。  适逢其时抓机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大省的山东,在成功打造“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基础上,每年都在实施一系列重大旅游工程
“现在爹妈就是孩子的‘支付宝’。办喜事没压力是不可能的,但结婚本就是个花钱的事儿,只有办完儿女事才能了却父母心。”  “刚才那个和你打招呼的人是谁?”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指着尚未走远的我问她爸爸。  时光荏苒,才几年不在安徽萧县老家生活,我就成了这里的“外人”。平时奔波在外,即便是儿时玩伴,也只有春节时才能在故乡一聚。  2月23日,我参加了今年春节假期的最后一次聚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都忍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评估报告近日由教育部公布。就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报告称,2011启动至今,22个省份推进试点改革,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已经形成全面推进之势。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提高了教师准入门槛,破除了教师资格终身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全面推开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
摘 要中国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为“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个具有张力的结构,能力需要道德品格的价值判断和引领,道德品格也需要能力的支撑。这一结构的实质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指向人的发展,指向道德品格为导向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这一表达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智慧的生动体现。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价值再认识,一定要以知行统一、学思结合为原则,促进必备品
近年来,中央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各地农村纷纷兴建文化设施,诸如:农家书屋、党员电教室、文化大院、数字影厅等。文化设施日趋完善,但无法有效的利用和发挥其作用,成了制约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为探索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最后一公里”的可行之路,北京市延庆县利用大学生“村官”各自具有特长的优势,让其在文化方面大展身手。    无垠的草原上,一群骏马开始比赛。群马策蹄,一上来就像离弦的箭,速度越来越
入夜时分,北京西城福长街。两个年轻人,看情形是一对情侣,并肩转入一段弧形的长街。也许是因为空旷无人,两人好像对望了一眼,身量较高的那位,应该是男伴,站定,用一套近似于太空舞步的动作,接连做了四五个回转。一串清脆的笑声随即回荡在长街上,引得远处行人回头观望。  时间是12月24日,西方的除夕夜。长街尽头处的天桥剧场,当晚上演中央芭蕾舞团的贺岁舞剧——中国版《胡桃夹子》。  “这不是快过年了嘛,所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