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读《虞美人》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43217896che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教育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常谈常新的话题,而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身的语文学科在这方面更是义不容辞担负起了此项教育内容。尤其在中学生经常犯难的诗歌阅读中应尽可能发挥审美教育的优长。本文试着从诗歌诵读方面做突破口,将审美教育、美读法引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视听感官中体察语文教学的另一种魅力。
  【关键词】美读;诗歌诵读;韵味;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读”,因为朗读是人们碰触知识的主要获取方式,是领略文章之美的重镇。叶圣陶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美读”的要求:“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的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文,就用各地的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①叶先生把孟子的“以意逆志”作为美读的首要前提,只有体悟作者的情感,即通过“意”知其“志”,方能生成与作者相类的情感,进而设身处地,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同时在美读的过程中,读者也会受到熏陶与感染,增强审美能力。但是对于初学者,仅仅面对作品尚难迅速体验到作者之情,故还需要“知人论世”,了解了作品创作时的背景将有利于美读的展开。
  美读法在中学语文古代诗词的朗读中作用是最为明显的。下面就李煜的《虞美人》为例来体会其美感: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就这首韵文学的代表作品而言,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李后主亡国后的生存状况,探得作品中蕴含词人情志的概貌。王铚《默记》载:后主降宋后学与金陵旧宫人云:“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又引《江南录》云:“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宛转避之。”又云:“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李煜由帝王成为阶下囚,隐忍苟活,难以保护自己的妃后,其痛苦尴尬的境遇和内心的强烈悲悔可以想见。后主以泪洗面,寄托己之苦情于词,可又因此惨遭鸩杀,更增词之悲苦之情。把握了这首词的背景知识,我们能较快地生成与词人相类的情感,最終成功地实现美读。接下来我们从读法方面看一下具体分析:就句式方面,我们从“春花秋月何时了”来看,在读的时候要尽量用舒缓悠长的语气,因为词人胸中充满了悲凉,一年一年的岁月重复与更迭,加重了词人不堪回首的情味,而这样的味道被慢节奏带了出来;第二句,句式短促,因短小而有感慨之味,与前一句一问一答,又因它本身又是反问句,将第一句的不堪回味的味道表达得更加强烈。第三句七字构成,还可以延续用漫长舒缓的语气,以表现出词人被困“小楼”的孤独与落寞。接下来的九字句,读来一定要深沉、缓慢,词人对故国无尽的怀想和对自己身世的飘零之感如浪潮般拍打着他不堪一击的心岸。下片“雕栏”一句变成浅吟低唱,虚写出对眼下故国的猜想。接着又是一个短小的句子,“只是”让这个句子产生了转折,五个字又将心中刚刚对故园的怀想沦为了深深的绝望。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首先,它的一个设问(尤其是其中的“问”“能有”“几多”几个词的语气),感叹的意味再次出现,词人终于将郁积已久的绵长的愁闷倾吐干净;其次,词人运用比喻将自己的愁怨化成一江春水,绵延无尽,汹涌澎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词人在整首词中的情感归宿。
  就节奏而言,最后两句为长句,很好的抒发了词人那种悠长无尽、倾泻似的悲哀,这样的长句两音一“顿”。在“问君能有几多愁”这句中,恰是诗词中的“四顿”“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出现了“五顿”,这样的节奏很难在诗词中见到,将词人那种漫长无尽、奔涌般的情感彻底的表露了出来。就全词而言,通过这种体验式的美读作者与读者达到了心意相通的境界,虽远隔时间与空间,却令今人扼腕,仿佛那千年的叹息声还在我们耳边。
  美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将文本的典范力量、优美的文字和文本内在的逻辑规律转化为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一点一滴的铸造起语文的审美感受。在美读中,领悟诗歌的韵律之美,展开对诗歌的虚实想象,从而领悟文本的情感意蕴。当然,这种“美读”能力的获得不可能是快捷的,就一篇作品而言,必须要反复诵读,循序渐进体验到作者的情感,并且长时间的培养这种阅读习惯,才能最终提高生成体验的速度,迅速品味出作品的内涵,获取美的感受。
  注释
  ①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25.
  参考文献
  [1]蒋念祖.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袁迎春.论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及其培养[J].语文学刊,2003(3).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实施血清降钙素原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呼吸系统感染患者120例,归为研究组,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20例健康者归为对照
目的 探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例)与观察组(
目的 分析加减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8年8月-2020年7月,开展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研究工作,从此期间本院接收的此类患者中随
【摘要】教育的改革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就包括应用信息技术来革新传统课堂,这也是在新时期必然的改革趋势,而在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多媒体会给教学带来哪些进步?在推广中又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就这些问题发表一点简单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大环境下,新课程改革已经由实验阶段走向了全面实施的阶段,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在改革
目的 探讨分析浅谈药剂科对医院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 从2019年1月起于我院药剂科开展药学管理,管理前(2018年1月~12月)作为对照组,管理后(2019年1月~12月)作为观察组
目的:通过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滴眼液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的晶状体混浊程度进展的影响以及NAC对高糖(high gluc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共80例进行此次研究,先对患
目的 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
目的 探析纹刺眼线致眼表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18例(34眼)纹刺眼线致眼表损伤患者为例进行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女性
【摘要】如何进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课程设计是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合理进行课时课节设计与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对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