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网膜蛋白在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钙化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0703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钙网膜蛋白在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肿瘤钙化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患者的资料。依据肿瘤术前钙化程度将其分组。对各组标本进行钙网膜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同时将颅咽管瘤原代细胞进行培养后,用钙网膜蛋白siRNA转染细胞,比较转染前后培养基钙质沉积情况。

结果

16例肿瘤提示无钙化,22例(29%)肿瘤轻度钙化,24例(31%)呈中度钙化,15例(20%)呈重度钙化。63例标本免疫组织化学阳性。钙网膜蛋白和钙化程度成正相关水平(r=0.853, P<0.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保持一致。对原代细胞转染钙网膜蛋白siRNA后,培养基内钙质沉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结论

钙网膜蛋白在钙化的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间质中表达,其表达和颅咽管瘤钙化程度成正相关。钙网膜蛋白在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钙化中机制需要更多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CNS)黑色素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措施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CNS黑色素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CNS黑色素细胞肿瘤临床表现多样,以头痛、颅内压增高、癫痫、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症状。其影像学表现多样,13例行MRI检查的患者中,呈短T1、短T2信号7例,等T1、稍长T2信号3例,混杂信号3例。免疫组化检查结
目的评价颅底与非颅底脑膜瘤增长率的差异。方法在线检索有关脑膜瘤增长情况随访的研究文献,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用Review Manager(5.3版)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共纳入7篇符合要求的观察队列研究,包括未经处理的脑膜瘤患者361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颅底与非颅底脑膜瘤的绝对增长率(年)、相对增长率(年)、倍增时间(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42,95%CI(0.20,0.64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V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4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疑诊颅内动脉瘤患者462例,行320排V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462例患者中,通过3D-DSA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313例,共发现381个颅内动脉瘤。非减影VCTA漏诊10个颅内动脉瘤,误诊1个动脉瘤;动脉瘤漏诊的主要原因是颅骨的遮挡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丘脑胶质瘤的疗效,分析预后。方法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月,采用经顶上小叶、经胼胝体、经额叶侧脑室及经外侧裂岛叶4种手术入路治疗丘脑胶质瘤57例,术后47例同期行放(化)疗。观察术后症状及并发症情况,计算总体生存率(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39例次全切除(>90%),18例大部切除(60%~90%
期刊
目的观察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逆向神经传导电生理监测对三叉神经第2支(V2)、第3支(V3)定位的可行性及敏感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采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的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9例(139个分支,排除第1支疼痛者)。CT定位引导下穿刺针进入卵圆孔后,给予感觉(50 Hz,0.1 ms)和运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