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桩桩间超厚挂网喷浆施工方法探索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online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1.033
  摘 要: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SG814《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要求,对灌注桩排桩桩间土可采用≥50 mm连续防护面层防护。防护面层由钢筋网、挂网钢筋和横向拉筋等构成。该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工程实际中采用的≥500 mm的超厚防护面层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施工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围护桩间 超厚 挂网喷浆 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033-02
  1 防护目的
  采用围护排桩型式进行基坑支护的结构,桩体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土压力,而桩间土在开挖后因土体自身侧向失去约束力,在外界环境,如,地下水、地表振动、雨水冲刷等的影响下会逐渐地剥离原位,基坑开挖期间有可能会造成局部坍塌或形孔洞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不仅会产生费用、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对桩后土的稳定、基坑的安全都会造成很大隐患。所以对桩间土采用张挂钢筋网片,并喷射一定厚超厚混凝土面层(挂网喷浆)进行有效防护,保证基坑稳定、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经济损失。
  2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基坑面积约21 000 m2,开挖深度为5.9~10.7 m,采用压灌桩排桩+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作为围护结构。围护压灌桩桩径700 mm,有效桩长13.05~16.45 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C35。挂网喷浆面层厚度为桩边150 mm,砼强度等级C20。(如图1)
  3 桩间土防护做法
  桩间土连续防护通常采用钢筋网、挂网钢筋和横向拉筋等构成。挂网钢筋、横向拉筋规格、间距及挂网钢筋锚入桩体内的长度、混凝土面层厚度及配筋等均通过计算确定。(如表1)
  4 桩间土防护特点
  根据设计要求,砼面层厚度为桩边150 mm。然而实际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桩间土不能自主附着于桩间,而是随土方开挖掉落,造成桩间土缺失,缺失部分的平均厚度达350 mm,因此,挂网喷浆面层的最大厚度为350+150=500 mm。(見图2)
  5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喷浆面层最大厚度达500 mm,属超厚面层。按常规施工方法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时会产生以下问题。
  (1)施工进度缓慢。根据现场实测,在仅对桩间土缺失部分进行喷射填充时,每两根桩之间的缺失部分填充喷射施工时间需15~20 min,且厚度仅能达到8~12 cm,无法再继续喷射成型。
  (2)当第一次喷射厚度达8~12 cm后,如再断续喷射施工,则会发生大面积、整体成片掉落现象。
  (3)材料返料量大、浪费严重。
  基于以上问题,不论从进度,还是从成本及施工质量方面考虑,都十分迫切地需要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6 解决方案-施工方法
  针对以上现象,项目部通过分析讨论,并多次进行了现场试验,最后采取以下措施,施工过程中效果比较显著。具体施工措施如以下几点。
  (1)调整混凝土级配中的粗骨料,粒径宜小不宜大,可采用小于5 mm瓜子片,甚至是石粉。
  (2)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0.5%速凝剂(TD型)。
  (3)桩间土缺失处打入长500 mm毛竹片,梅花型布置,用以阻止喷射混凝土掉落,减少材料浪费。(见图4)
  (4)采取分段施工流水作业,增加喷射次数及养护时间,确保具有一定的强度后再进行下一遍喷射。即同一段面层分3~4次喷射,每次喷8~12 cm;转至下一分段施工,待前一分段喷射面层初凝后并具有一定强度后再进行第二遍喷射;以此类推,直至喷射面至桩边150 mm。(见图3)
  7 桩间挂网喷浆施工注意事项
  (1)桩间土待土方开挖后应及时完成挂网并喷射混凝土,缩短暴露时间。开挖前做好如遇地下水影响情况的各种应急处理措施。
  (2)及时弄清围护结构内轮廓线与地下室外墙外的关系,按照专项方案做好桩间土清理和挂网喷浆厚度控制措施。
  (3)植筋施工应保证与桩体、网片的有效连接。
  (4)分步分层开挖时,上下层网片之间应做好搭接绑扎控制。
  (5)严格控制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强度满足要求。
  8 结语
  当基坑围护结构设计选择排桩作为支护桩时,就存在桩间土防护问题。该工程中通过采取以上施工方法,满足了设计要求,有效地做到了对桩间土的防护。同时工程进度满足了要求,材料浪费也得到了控制,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完成后的效果见图5。
  参考文献
  [1] 11SG814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2] 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2.
  [3] 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仰卧臀高位及胸膝卧位纠正臀先露的效果.方法:对158例胎儿臀位孕妇随机分为A组(87例)行仰卧臀高位纠正和B组(71例)行胸膝卧位纠正,观察纠正疗效及纠正成功所需时间.
“小饭桌”已遍布我国各地城镇,其首要功能是保证就餐学生的食品安全。当前“小饭桌”大多无证经营,环境卫生差、食品安全无保证,应尽快出台全国层面专门的“学生‘小饭桌’食品
报纸
为减少冬季日光温室加温能耗,基于空气流动原理设计了温室后墙保温系统。该系统利用风机将温室白天蓄积的热量储蓄在后墙的夹层中与后墙的保温室内,经过热量传导与交换,保证
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优势专业职业生涯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发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主干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先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