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

来源 :中国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nhua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 国家相继出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多份文件或政策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应逐步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乃大势所趋。目前,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已将“人工智能初步”作为选修模块。但在小学和初中关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内容只是少量地出现在信息技术教材上,对于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应用领域以及最新研发成果与应用尚未得到体现。在中小学如何去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课程教什么、怎样教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笔者以课题研究为契机, 开展四年级(小学)至七年级(初中)一体化的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下是對研究过程的经验总结和反思,以期可以为一线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内涵和意义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专业学科。人工智能课程要在中小学普及,不能简单地将高校人工智能课程下放,更不能定位于培养人工智能技术专才。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课程应该是一门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的知识、原理,体验人工智能的技术,并运用相关技术尝试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
  在中小学阶段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意义在于:建立基础教育阶段完善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接受系统的人工智能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的兴趣,能以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认识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人工智能课程是计算机、数学、物理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它的综合性强,所以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绝佳平台。
  二、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材整理编写的依据,在课程中处于引领地位。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泰勒在“泰勒原理”中提出,课程开发首先要确定的是课程教育目标。新课改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个学科又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与人工智能关系最紧密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学生需要具备的素养。人工智能课程将为信息素养提供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将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培养目标的参考依据,将更好地指引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基于以上思考,课题组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题组梳理了人工智能课程在四年级到七年级的教学目标如下:四、五年级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人工智能,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对人们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培养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通过编程和搭建,解决简单的问题,了解人工智能工作流程,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六、七年级课程目标是通过自主编程和搭建人工智能,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对未来信息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内容组织
  校本课程教材内容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整理、编写校本课程教材时,要保证课程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中小学生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储备不同,所以,相比于传授人工智能知识与技术,应该更侧重于学生亲身体验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在编写整理教材时,要考虑学校已有的人工智能教学设备、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分阶段、分层次、递进式的教材体系。由易到难、由浅人深地组织教材章节。
  在借鉴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结构的基础上,课题组对人工智能课程内容进行分段式构建。小学四、五年级,以体验为主,课程内容力求贴近生活,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借助积木式编程平台,对器材搭建并进行操控,让学生在课堂感受到轻松,切实让学生感受到人工智能课程的趣味性。以直观性的操作体验培养学生的培养计算思维和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已从形象逐步转换到抽象的表达阶段,通过尝试设计与实现基本程序结构,自主搭建造型,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学生计算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教材分为基础篇和创新篇。基础篇是对现实生活物体和工具的模拟,注重对人工智能器材和技术的认识和应用。创新篇是在熟悉器材的基础上开展的创新活动,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人工智能校本课程教学模式
  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阵地,课题组成员在实施人工智能教学过程中主要参照PBL教学法,PBL教学法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法,是指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驱动问题展开探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的一种新型学习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和人工智能学科培养的特点,笔者对PBL教学法做了改良,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形成比较稳定的五段式教学模式——“问—学—思—创—评”,即:问题情境、学习新知、思考流程、创意搭建、展示评价,构建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问题情境:由生活中的问题为情境,提出解决方案,明确本课的研究主题。
  学习新知:根据研究主题,重点学习核心模块器件和知识,了解其工作原理。
  思考流程:对解决问题的核心模块器件进行连接,重点进行编程思路的研究,以成功编写程序控制核心模块工作。
  创意搭建:对机器人整体结构进行搭建,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合理搭建。
  展示评价:推选优秀项目作品进行交流、展示,评价学生课堂表现和作品完成情况。
  五段式教学模式展示了人工智能课堂教学的指导框架,把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五个环节承前启后,环环相扣,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反思与建议
  (一)组织管理立规矩。人工智能的普及通常是处于大班化、小组合作的教学环境,班额过大,学生交流多的课堂导致课堂组织难度大,影响教学进度的整体推进。这需要教师有极强的课堂组织策略和课堂掌控能力。教师需要制定恰当的课堂管理规范以保证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的开展。在课程的初期,教师必须事先制定并与学生明确各项细则,包括小组的划分、成员的分工、器材整理的规范等等,并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到位。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课堂规范和秩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快速融入学习活动。
  (二)多维评价促发展。人工智能课堂活动多、时间紧凑,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的评价。缺少评价或无效评价的课堂让学生像一艘没有动力的帆船,随波逐流,教学效果不佳。有效的评价将成为学生前进的助推器,不断推动着学生进步。教师可以借助电子评价平台或评价表等手段,对学生的学生过程和作品情况进行评价,做的好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的不好的地方及时指正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多维评价促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究,提高教学效率。
  (三)关注差异共进步。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差异很大,有的学生能快速高质量地完成老师的任务,有的学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发挥小组合作、组间合作优势,让学优生帮助后进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增加拓展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中小学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实施初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给一线教师的挑战,需要人工智能教师、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者积极地探索,凭借集体的智慧寻求解决方法、总结经验。随着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学者和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相信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在未来将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当今社会供应链日趋完善,每个企业都存在大量的采购行为,对于其中额度较大的采购工作,大多数企业更愿意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等方式进行开展,因为这些规范、成熟的采购理论和方法,有利于企业中采购事项的公平、公正、公开,大多数情况下有利于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有效降低企业工作人员产生腐败的风险,提高企业采购行为的透明度,有利于企业合规经营。  笔者负责的公司采购事项,只要预估采购金额超过规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信息通信行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落实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部署,对信息通信行业深入推进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烈宏,部总工程师韩夏,国务院联席办主任、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出席
为了解决南瑞集团阿里云、华为云、自研云及虚拟化软件、堡垒机等多种软硬件产品集成对接,通过建设南瑞云管平台提供异构云环境下的监控、管理和运维能力,实现对异构云的统一监控、统一管理及统一运维,用云管平台代替人手工操作,提升自动化程度,提高管理和运维的效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安全风险。  一、引言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三分建设、七分运营”同样体现在云计算行业,南瑞集团IT建设经过多年
2021年5月,美国最大的成品油管道运营商遭受黑客攻击,被迫关停管道网络。这一举措的实施,极大影响了美国东海岸燃油等能源供应,美国也因此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随着OT和IT不断加速融合,工业互联网尝试连接更多设备和应用,工业设备不再处于相对独立的隔离状态。面对之前不曾遭遇过的安全危机,OT部门就像从新手村被强行转移到战斗状态的新手玩家,面对前所未有的安全危机,弱小又无助。  根据《工业互联网创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不断发展,语音系统日益IP化,盗打事件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暴露在公网的企业语音交换机遭到恶意注册,拨打海外声讯电话,产生高额话费。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对盗打事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预防盗打的方法与手段。  常见的电话恶意盗打,黑客通过公网非法注册到语音系统,不断拨打海外声讯电话产生大量话费。由于拨打国际长途电话,国内运营商需要向国外运营商支付高昂的费用,国外运营商为了赚取费用,联合
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签批《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务院系统的布置了大数据发展的工作,大数据一词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含了业务体系和技术体系内容,所设计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数据采集整理、存储、分析、应用等。大数据时代正在全面的发展中,大数据也开始在各个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价值空间也越来越大。而学习的方式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产生了新的学習形式,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为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营造了良好环境。与此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加快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内生需求。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对各
一、背景与意义  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规范了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明确了数字教育资源的重要价值,指明了未来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方向。以往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由于物理空间的限制,优质教育资源的服务范围有限,有机会参与首都研学活动的中小学生凤毛麟角,疫情等突发状况甚至导致线下课程无法开展。为实现“停课不停学”,让更多学生了解课堂外的知识,
一、疫情背景介绍2020年1月疫情在湖北及其他省份出现蔓延传播趋势,疫情防控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吉林省于2020年1月25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新冠肺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