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限薪令”限住了谁?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3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是金融机构的老总,不拿年薪都愿意。”
  
  “危急关头,只有高管高薪‘降下来’、群众迎难而上的信心才能‘上得去’!” 2月9日,一位名为杨再昌的网友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留下评论,被“一语惊坛” 栏目“隆重推出”——置顶、套红、加粗。
  如果说国泰君安的“高薪门”是一面镜子,镜中反映出来的对国有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的质疑之声,国家有关部委肯定悉知悉见。
  “今年人保部门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国企负责人的薪酬改革。”中国劳动学会学术部主任牟达泉透露。
  据悉,一项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已基本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财政部刚刚截止征求意见的“中国版限薪令”。在这份备受关注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中,国有金融企业高管的年薪被最高封顶为280万元。
  
  一骑绝尘
  
  “财政部下发‘限薪令’,估计是受马明哲‘天价薪酬’的触动。”某证券研究所的所长说。去年最雷人的事件之一,就是中国平安的董事长兼CEO马明哲高达6616万元的税前年薪,折合每天收入18.12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日进斗金”。
  这一猜测得到了牟达泉的证实。他回忆道:“作为国有参股企业,平安激化的热议经久未歇。去年5月份,中组部指示要对国有控股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管理进行规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部委对中央控股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情况进行了讨论、研究。”
  2008年12月,保监会要求其直属的5家国有保险公司坚决防止发放过高薪酬。同月,银监会相关人士也称银行业高管降薪是大趋势,并委婉建议2008年国有商业银行高管年薪参考国资委此前为央企定下的150万元上限。
  在国泰君安被卷入“平安二代”的质疑后,2月5日下午,上海市国资委及市金融工委召开专门会议,主要讨论国泰君安巨额薪酬在社会各界产生的影响。
  “要说这几年哪个行业薪酬管理最为混乱、离谱高薪表现最为严重、高管高薪最为普遍,金融行业当之无愧。” 财经时评人士付瑞雪撰文道。
  这一现象早在2003年就已存在。有家上市银行2003年每股加权平均收益下降27%,高管人员的薪酬总额却增加了72%。
  据2007年的公开数据测算,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兴业银行等上市银行中,年薪超过300万元的高管人数为数不少,招商银行100万—300万之间8人,300万—500万之间2人,500万—1000万之间4人,另有12名高管年薪在100万以下。 民生银行高管税前薪酬在1000万—2000万之间的有2人、500万—1000万7人、100万—500万3人、100万以下20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三位高层年薪超过4000万元。
  韬睿咨询自2001年以来一直跟踪分析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据其提供的2008年最新报告,金融业高管的薪酬依然高居各行业榜首。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高管薪酬增长与股东回报指标的相关性较弱。
  就在国泰君安被卷入舆论漩涡的同时,又有好事者在论坛中曝光了一张个税完税证明,直指业界排名第40位的民族证券,该公司一个排名最末、取得高管资质不久的高管,在2008年前10个月的总收入达203.98万元。
  从2007年年报上看,金融国企高管年薪高出央企同行均值27倍。宝钢2007年净利润为134亿元,高管年薪总计为842.6万元。而民生银行仅董事长董文标一人,其2007年的税前报酬就达1748.62万元。
  2007年16家上市金融国企中,年薪最高的前三名高管报酬总额为23957万元,平均年薪为1497.3万元,均已跻身千万富豪。而央企5家上市公司,宝钢集团、中国石油、中国联通、中国神华、中国石化2007年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为1847.8万元,平均薪酬为369.56万元。
  牟达泉表示:“银行工资的大幅增长也就是在改革以后的最近5年。银行业绩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高管薪酬就率先开始和国际接轨。但需求决定了生产企业的利润不可能像股票一样被炒起来。”
  “金融企业业绩好的时候,翻两倍很正常。而一般制造业的利润,不会超过前一年净利润10个点,一般都在5-10个点之间。”注册会计师陈涛说。
  搞虚拟经济的人拿那么高薪水,从事实体经济的人,特别是生产一线的人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这让人们不禁质疑:银行、基金、券商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难道比华为、中兴、中石油、中海洋还大吗?这一现象,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的美国,也引起了反思。
  
  变相涨薪?
  
  
  国企高管薪酬问题历来是争议话题,对此,国资委曾在2004年6月出台了《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但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并不在国资委管理之下,其高管薪酬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以规范。牟达泉指出,《国有金融控股企业限薪办法》出台后,这一现象将成为历史。该办法规定高管基本年薪不得超过年度定额工资的5倍,绩效年薪与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结果挂钩,以基本年薪为基数,其绩效年薪一般控制在基本年薪的3倍以内。金融企业负责人基本年薪与绩效年薪之和的增长幅度,一般不超过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
  然而“限薪令”并未得到一致叫好。有评论人士认为:“最高年薪280万元,远远超出专家的预期,也远远超出民众的想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向媒体表示,280万比实际合理的水平高了。在人保部制定的《办法》中,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管的薪酬将低于该水平。
  “限薪令对银行高管并没有太大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年薪并没有达到这个数字。从国企老总薪酬就高不就低的倾向看,还有可能会导致他们变相涨薪。”一家综合类证券公司的员工祁滨告诉记者。
  “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牟达泉说,“虽然都是国资背景,不同行业之间薪酬差别很大。150多家非金融类央企的高管薪酬并不高,最低10多万,最高170万,一般在50万-80万之间。而金融行业的高管,有些年薪很高,比如中信能拿到600万左右,但这些是少数。像建行、工商这些国有大银行的高管年薪,在170万左右,农行可能更少,只有120万左右。规定了280万上限,那些过去拿600万、800万的人可能会觉得太低了,但对于拿170万的人,离280万还差100万,则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最后一综合,反而在总量上有可能还会增加。”
  “真正会有意见的应该是证券和基金业。去年我们资产管理部的一个部门经理,光年终奖就拿了一千多万。他的月薪是4.5万,手上还有老鼠仓。即使不说这些个案,券商高管拿到的人均年薪都会比280万高很多,最高年薪会上千万元。基金公司的高管情况和券商差不多。在大牛市中,平均每个高管都能拿到500万左右。”祁滨说。
  正如华尔街员工质疑说:“如果公司管理层的年薪只有50万美元,那么他们底下员工的薪酬该怎么定呢?”
  虽然《办法》所指对象,主要是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的董事长、副董事长、执行董事、监事长、行长、副行长等,纪委书记参照执行。但韬睿咨询合伙人、高管薪酬顾问柴敏刚认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层薪酬的制定。 “金融业的人才竞争很激烈,如果国有企业的薪酬过低,会导致优秀的人才向外资金融机构流失,不利于金融企业的长久发展。现在熊市还没什么,等到大牛市来临,限薪令的执行可能就会遇到问题。所以目前大家都在观望。”
  祁滨则担心:“券商受行业受景气度的影响,收入波动非常大。前一轮大熊市的时候,大家都在生死线边缘徘徊挣扎,人才都流失了,从2006年的大牛市开始,好不容易才聚集了人心发展起来。由于利润不是很稳定,当然会有能拿的时候多拿的心态。但如果按照10年经济周期来平均,其实赚的并不多。希望限薪令不要打击到来之不易的行业积极性。”
  
  一笔糊涂账
  
  “金融业吸引了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收入遥遥领先天经地义。问题在于国际惯例中间加了一个国有性质。”某合资券商的董事总经理告诉记者,限薪280万,折合成美元不过40万,比奥巴马限薪的50万美元还低,这点钱在华尔街确实少得可怜。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的金融人才和华尔街的精英并没有可比性,真正优秀的不会超过1%,怎么能一味要求薪酬与国际接轨?”
  大多数舆论认为,国内金融高管薪酬拿得并不能令人信服。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们金融业的高管往往是由政府任命,他们承担的风险、压力、创造的价值并没有那么多。以银行业为例,西方国家的银行普遍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而我国的存款利率很低,贷款利率很高,银行业普遍以利差收入为主,实际上很容易赚钱。”牟达泉说。
  虽然券商在2007年创造了很多神话,但这个表面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常被诟病为“牌照寡头垄断”。对一家券商而言,也许拿到证监会的一纸批文才是重中之重。
  “评判公司高管收入高低与否,关键要看其对公司发展的贡献和对股东的价值创造,绩效应该跟业绩的波动挂钩,但金融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基本上就是一笔糊涂账,无论干得好还是干得差,基本上都不会影响其绩效年薪的发放。坐在这个位置上,就相当于拿到了一个看涨期权。”祁滨说。
  据悉,某保险公司高管年薪高达几百万,甚至一个市级支公司总经理的年薪就达五六十万,而当年保险业的盈利却只有51亿元左右,报酬与企业绩效严重背离。这种情况并不仅存在于金融业,可以说是国有企业的通病。
  牟达泉认为,在高管年薪之外,人们还应该关注普通职工的收入分配比例。在银行业,目前很多企业老总的薪酬是员工平均薪酬的20倍左右。这一比例在保险业则扩大到30-40倍。
  在金融行业中,以工商银行为例,截至2007年末,工商银行共有员工381713人,各项工资、奖金和福利加起来,工商银行单个员工的平均年薪为5.03万。而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的年薪则为179.5万元,相差近36倍。
  “2007年中国劳动学会发布了一个数据,指出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年均达到13%。害得好多网友骂我们。实际上最后国家统计局也采用了我们的数字,即13%左右。问题出在哪儿呢?工资增长总体确实是那么多,但是增长的结构不平衡。‘只涨老总年薪,不涨员工工资’似乎成了一种潜规则。最近几年,高管收入的增长幅度比职工快多了,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过去可能是10万、20万的年薪,现在是几百万。”
  从表面上看,目前我们的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实行了公司制改造,也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这样的制约机制,但由于所有者缺位,公司事务全由管理层说了算,于是“董事会通过”就成了管理层最好的托辞。
  正如银监会某官员所言:“银行高管们都倾向于给自己定高薪,只要是这个高薪的议案能在股东大会上通过,外界没有力量干预,导致银行高管的薪酬水涨船高。”
  柴敏刚说:“在国外,对高管薪酬的一个最大约束可以说是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国外媒体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追踪、披露和分析,这样就对高管人员薪酬和业绩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和公众压力。但在国内,对于高管人员的薪酬还没有进行分类的明细披露。”
  “如果我是金融机构的老总,不拿年薪都愿意。”祁滨语出惊人。他认为在年薪之外,还应管管金融企业高管的“账外”收入。那些名目繁多的职务消费,有些费用甚至占到了年薪的20%。为谋取私利,有些企业高管在与国外公司签署合同时,不惜损害国家利益。
  “企业年金也应该规范。本来企业年金应该是只给雇员享受的退休保障,但有些企业的高管自己也要拿一份。他们的年薪本来就是几百万,按照每月4%计算,数额非常巨大,定于变相地把国有资产转移到自己的口袋里去了。”■
其他文献
《倾城之恋》拍成了长篇电视连续剧,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前史构成前面十八集,内容是新版《上海滩》加上一点张恨水。这边,白流苏嫁给暴发户唐一元,小唐改不了游手好闲沾花惹草还乱伦还纳妾还鸦片,白流苏心力交瘁两头不是人上吊不果还流了个产。那边,范柳原的前戏更迷离,他入过黑帮,被人绑票,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恋,当然,女友死了,他伤心欲绝,从此玩世不恭。  接下来十八集,我们迎来范柳原和白流苏
初春时节,又见夏画。年过七旬的老夏坐在藤椅上,神清气爽,肤色白里透红,一头银发在淡薄的冬阳下闪着光华,一对又长又翘的寿眉如赵子龙头盔上的翎子一样随着说话的节奏微抖着,威风凛凛。窗外,数枝白玉兰默默绽放。  去年,所有媒体都在大张旗鼓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但是没有一篇文章提及《青年一代》的创刊。听说有关方面正在筹建一个出版博物馆,选址上海,筹建人员找到夏画,希望他能为《青年一代》留下一點档案。  
这一瞬间,我真切地感到岁月的风简直就是一把锋利的刀子。    记录上海城市50年变迁的“记忆中的上海——郭博先生捐赠摄影作品展”,正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开展那天我去看了,九十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接受奖牌,并致谢,但他的话我一句也听不清楚。这一瞬间,我真切地感到岁月的风简直就是一把锋利的刀子。  知道郭博是一个摄影家,也看过他拍的不少城市建筑的作品,似乎,他很讲究建筑本身的质感和线条,而且黑白色调为主
有时候觉得英语就像个死撑在第一线的赌徒:当我们正乐此不疲地从浩如烟海的字库里收获新发现的时候,英语的底牌已经全摊在了桌面上,且看不见添丁进口的迹象。    记得一条旧闻:伦敦“今日翻译”公司评选出全世界范围内最难翻译的一个词——“ilunga”,来自非洲班图人的希鲁巴语,意为“世人愿意以德报怨两次,但绝不会有第三次”。我猜想,这种语言大概十分凝练,尤其跟我们中国人至少要学上小半辈子的英语一比,更见
当你看完这部充满了矛盾的、谜一样的电影,想要说点什么而又不知从何说起时,就“按照你认为合适的去做”吧。    小说《朗读者》的作者施林克说,“我一直盼望凯特·温丝莱特能演汉娜·施密茨。”他没有看走眼。凯特·温丝莱特不仅得到了奥斯卡奖,还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她征服了世界——至少是半个世界。  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汉娜,身体丰美而健壮,性情倔强而近乎偏执,作为一个半辈子的文盲,在她生命的诸多转折点上
外语和会计是一辈子用得着的工具。    我来问大雪:  儿子要高考了,我们在犯愁,就为填志愿的事。考什么大学还好说,但是报什么志愿还在犹豫。你说填个技术性强的专业吧,将来找工作的面太窄怎么办?你说填个通用性强的专业吧,将来的竞争者太多又怎么办?    大雪来回答: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俗话说,“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选什么学校、报什么专业,是影响子女一生的大事,家长的多少不眠之夜,也换不来
巴西总统认为,“资本主义是什么”这个抽象的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  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13日为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说,“资本主义是什么”这个抽象的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他认为,反周期性的政策不能只在危机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采用,而应该能够确保一个更为公正和民主的社会。  卢拉曾以工会主席的身份领导了1978-1980年的罢工,此后又建立
改变世界的十大新思维  当旧想法无法解决新问题,新思维就会应运而生。美国最新一期《时代》罗列了2009年十个正在改变世界的新思维:1、工作是新资产。金融危机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工作的重要性,一份稳定的工作远比红利和股市利润更吸引人。2、郊区重建。郊区空置的大房子越来越多,重新规划郊区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当从环境和经济角度实现可持续发展。3、新加尔文主义。推崇神本的加尔文主义如今增添了新的色彩,更多基督徒
提到华尔街的“肥猫”,人们也许首先想到的形象是胖嘟嘟的加菲猫。贪婪与自私是他们的共性。如今,金融海啸让许多人遭遇了灭顶之灾,不知进退的“肥猫”就更让人讨厌了。比如美国国际集团(AIG)的高管,一边心急火燎地请求政府大笔救援,一边却仍花大价钱包租喷气式飞机到英格兰打松鸡,这种做法难免让人出离愤怒。  就像奥巴马说的那样,向“肥猫”说不,并非蔑视财富或者嫉妒成功者,人们无法容忍的是“一些公司高管们业绩
国泰君安的“不差钱”显然强烈地刺痛了整个社会的敏感神经,注定要被舆论拿来祭旗,连中央电视台都炮轰道:“国不泰,君何安。”    就在全世界都被金融海啸搞得焦头烂额之际,这场灾难的肇事者,华尔街金融机构的高管们,却心安理得地指望继续享用赌城豪华游、新型喷气式飞机和高达184亿美元的年终分红。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大佬们拿到的红包居然跟2004年金融业如日中天那会儿不相上下。   “我们并不蔑视财富、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