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已经不止一次地在同行的闲谈中听到如是这般的故事:某位深受学界敬重的前辈,在给学生讲课时,手持诗卷,吟咏铿锵,连声赞曰:“好,好!”众弟子于是期盼着先生能解析其高妙之所以然,而先生竟竞不再说解,令人顿有“天何言哉……”之慨。不管是曾经讲述过类似故事的学友,还是在这里重提此事的笔者,值此之际,想要诉说的,大致是这样一种感觉:体会到诗中有如许妙处,而又无法阐说明白,其所欠缺者,究竟是什么呢?倘若属于“怎么说”的问题,而这恰好对应于诗人的“怎么写”,那么,它们就可归结为文学语言艺术问题了。我们每每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更是语言艺术之精华所在。和凸显思想的主题分析、知人论世的社会分析比起来,基于诗歌语言艺术自觉的艺术分析其实更难。套用当年陆机《文赋·序》的话来说,此“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正因为这大多时候是一种实践的难题,所以才导致了以下这样的现象:在观念层面上,谁都知道诗歌研究中语言艺术分析的重要,而在实践层面上,这样的艺术分析总体上却不如思想精神内容或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