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急症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防控和治疗策略建议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经济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这样的特殊形势下,如何应对主动脉急症患者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快速诊断患者是否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安全有效地转运患者、实施合并肺炎患者的介入手术、保护血管外科医疗团队,以及对患者的术后管理和随访等,都成为血管外科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最新的国家政策、文献报道和个人所在单位支援武汉的防控经验,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引发全国血管外科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如何实施血管外科危重急症乃至常规血管疾病诊疗的思考,共同应对疫情,并在最大程度上将疫情的损害降至最低。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内踝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行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6.5岁(范围:21~47岁)。所有患者于关节镜下评估软骨损伤范围及深度,Outerbridge分级为Ⅱ~Ⅳ度。手术经内
影像学技术引导的可视化经皮穿刺乳腺组织定位标记夹(乳腺Marker)置入,主要用于乳腺癌病灶及腋窝转移淋巴结的精准标记定位,迄今国内外尚缺乏临床应用指南可循。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基于临床实践总结和文献复习,对乳腺Marker的临床应用指征、关键置入操作流程与评估、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提出建议,以期推动乳腺Marker的安全和规范应用。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住院治疗的156例老年(年龄>65岁)髋部骨折患者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理测试结果。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是否手术、住院时间;心理测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以1986年中国健康成人SCL-90常模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性强、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多样,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疫情期间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对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尽早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根据国家相关指南、最新文献和防疫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针对普通外科临床工作关键问题,特起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普通外科诊疗防控工作建议,供医务人员参考。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发生恶变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肿瘤外科收治的及多中心胰腺囊性肿瘤数据库收录的347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胰腺MC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其中资料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99例,来自多中心胰腺囊性肿瘤数据库248例。男性50例(14.4%),女性297例(85.6%);平均年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全球均十分常见,严重危害患者生命。近三十余年来,药物、内镜、介入及肝移植等治疗方法的兴起与临床广泛应用,使传统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尽管如此,在现今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中,外科手术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得到了较好推广。应强调在MDT诊疗模式下重视
目的比较机器人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预后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同期、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2016年1—12月连续收治的4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62.3±9.2)岁(范围:40~79岁),体重指数(23.0±2.7)kg/m2(范围:16.6~28.6 kg/m2)。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机器人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
期刊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伴下肢力线不良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关节镜联合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的17例(17膝)前交叉韧带损伤伴下肢力线不良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41.3岁(范围:32~49岁)。所有患者采用关节镜联合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术中行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膝关节冠状面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