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实践与思考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UANJ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本科生导师制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它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笔者所在院校导师制实施实践,从本科生导师制的概述、具体落实措施、存在问题及实施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启迪。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落实措施 存在问题 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51-01
  一、本科生导师制概述
  本科生导师制就是本科生在导师的个性化指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本科生全面、自由发展的制度。本科生导师制以学生为中心,以本科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以师生沟通和交流为手段,以本科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集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于一体,充分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实现四种结合,即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结合,更加关注个性化的成长环境。
  二、本科生导师制具体落实措施
  (一)用心沟通,多角度了解学员
  因沟通而了解,对学员进行有效指导,沟通了解学员是前提。我主要通过四个渠道了解学员情况:1.初步了解——师生见面会。2.基本了解——校园网平台。3.详细了解——调查问卷。4.深入了解——面对面交流。
  在对学员不断深入了解的过程中,使我对学员指导也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建立了学员基本情况档案,从而能够给予他们更好的个性化指导,也使学员深切体会到导师指导时的贴心、关心和用心。
  (二)因材施教,全方位指导学员
  1.学业辅导。大一新生是最好塑造的,但是若有了不良的倾向,而又没有加强引导,就会出现纪律松懈、学习荒疏的负面影响。开课不久,我鼓励几个学员要多自学、多积累、多思考。为了让他们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我首先为他们确立了课程主要任务,指导他们制定了课程学习计划,多次为他们的课程大作业指导把关,上机实践课上督促他们认真完成课业安排。在我的课程教学设计中,我强调“教员主导,学员主体”的原则,因此,我常鼓励他们多带着问题学习,多带着探索精神去发现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他们对课程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2.心理疏导。学员离开父母,进入大学,在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出现很大变化,再加上刚入学时的军训,让很多学员身体上吃不消,心理上受不了。这时候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个别学员就极有可能产生心理落差,对未来一片茫然。我给他们举了很多以前学员努力拼搏的例子,另外与人相处一定要讲究技巧,但正直、诚实、善良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变。3.生活指导。很多时候,我常把学员当做自己的弟弟看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平日里会经常问到是否有什么需要,可以从外面买过来,或者帮他们接收包裹,提醒他们保重身体,多次去医院看望生病学员,为学员补课等等。这种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拉近了师生距离。我想,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实施大有益处。
  (三)三省吾身,促导师不断成长
  《论语》曰:“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一天要三次反省自己。当今学者也提出21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有人认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 反思”。可见,反思对教师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样,对导师的成长亦是如此。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我常反思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如何找到解决办法,等等。通过反思,有助于我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不断成长。
  三、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导师方面
  1.导师缺乏对学员成长变化的积累意识。虽然经常与学员交流,但没有把事情做细,也就是没有做到将每次交流内容落实到纸上,认真记录,形成学员成长手册。2.导师缺乏对学员深层次的个性化指导。虽然在学业、思想、生活等方面都给予学员关注,但对学员的个性发展、研究,个人潜能,以及依据个性制定相应工作策略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二)学员方面
  1.学员缺乏主动沟通意识。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良师益友,二者间要有默契地配合、互动。而事实上,我和学员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我主动联系,而他们一般是“有事联系,无事不联系”。2.学员缺乏双向反馈意识。导师制要想有效落实,需要师生间双向反馈,共同进步。而事实上,学员从来没有对我的导师工作提出任何异议或建议,没有任何反馈。
  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建议
  (一)双向互动,拉近距离
  在实行导师制之前,应对导师和学员预先进行导师制阐释,使双方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意图,使导师制的实施成为一种双向互动过程。
  (二)自愿报名,遴选把关
  由于个别教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再承担导师工作,难免力不从心。可以结合教员的具体实际,通过自愿报名,教研室遴选把关,筛选导师。
  (三)制定制度,有章可循
  制定具体的导师工作制度,编写导师工作手册,明确导师权利和职责,确保开展导师制工作有章可循。
  (四)激励机制,促进发展
  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导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助推导师制可持续性发展。比如年度考核加分,优秀导师评比,等等。
其他文献
近些年,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有关民间金融的专门立法,在民间金融的法律规制上甚至存在着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等问题,这阻碍了我国民间金融的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否适应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准.青年教师是大学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对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档案管理效率大大提升,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针对我国新形势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是精神层面还存在缺陷,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已经蔓延至大学生的生活中了,部分大学生的
刑法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发展最为完善、最为系统的一门学科,而刑法的目的从古至今也被不同学者争相讨论,但是至今并没有一个被众多学者认可的学说。刑法是由国家制定的,代表国
马来西亚高速公路是BOT融资模式的成功案例。在我国项目融资遇到瓶颈阻碍的时候,借鉴外国成功融资的经验,以发现我国项目融资面临的不足和挑战,对我国改善融资方式,完善融资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尺度,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全面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相促进的。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这就深刻地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
研究性教学是目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因为课时及前期法律基础问题,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法律课程在引入这一教学模式时,应该推行新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
民办高校的教务管理范围广泛,且作用重大。在实际的教务管理工作中,管理方式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教务管理方式的提升路径进行了分析。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建设和文化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建设应是一个长期的、有机的过程,本文基于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对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