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上海房地产泡沫破灭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it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的房地产终于跌了,而且跌势凶猛。
  此时是1883年年末,农历癸未年,大清光绪九年。中国与法国在越南剑拔弩张,法国舰队开到黄浦江外,扬言要封锁甚至攻击上海。
  上海的这一轮房地产高潮,开始于上一年。
  1882年2月4日,农历春节的前夕,上海知县莫祥芝发布公告:“沿江一带滩地……必须复丈,并分别追缴租息地价。”
  这份上海县的“1号文件”表明,在经历了太平天国战争之后的近20年和平发展之后,上海的房地产行业已经发展到了政府要伸手分享“和平红利”的阶段。重估地价,不仅能大大增进地方政府的税收,更是对这20年来地产增值的特殊“确权”。
  在地方政府重估地价的刺激下,上海的地价急剧飙升,杨树浦、新闸一带,最高增幅达5倍,依然供不应求。
  上海房地产吸纳了各种资金,无论白色、灰色乃至黑色渠道,大量的国际国内资金涌进这座东方大都会。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巨大的工地,“棚户区”被大规模拆除,二层砖木结构的“石库门里弄房屋”到处涌现。
  老沙逊、新沙逊、怡和、仁记等一大批外资企业,连同数量更大的小规模华资企业,以及上海地方政府,都为飙升的地价而欣喜不已。
  房地产成为上海乃至大多数有租界的大清国城市的支柱产业,这至少大大出乎这些城市规划者的最初设想。
  鸦片战争之后,获得了“五口通商”权利的英国人,在上海圈占了租界。
  租界的选址,刻意避开了华界的繁华区域,而选择了“荒僻”之所。除了极少数的“钉子户”之外,这里本就不多的原住民,早已拿着英国人支付的不算寒酸的拆迁补偿款搬走了。在1853年初,上海的租界内只有500名华人,“人气”极度萧条。
  在“维稳”的思路下,租界当局通过立法,对房地产实行严格控制:获得土地的外商,必须按照规划要求,在限期内建造住房或货栈,否则就是违约,中国地方政府可以会同领事进行查核,收回转租;如外商将自己租用的土地转租的,必须平价转让,不得加价牟利;每家外商公司的租地规模,不得超过10亩……
  租界“计划经济”维持到了1853年。这一年,太平天国运动横扫南中国,“小刀会”乘机在上海暴动,局势大乱,大量华人涌进租界避难,这使租界人口迅速上升。从1853年初到1854年7月,租界内人口从500人上升到2万多人,猛增40倍。而在之后的1860-1862年间,租界的总人口攀升到了惊人的50万人。
  汹涌的难民潮,给租界带来的不是“人道援救”危机,而是巨大的商机。难民中的富裕人士,给租界带来了巨额的资金,在租界内消费和投资;难民中的贫穷者,虽然没有带来资金,却带来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料表明,19世纪60年代的上海房地产市场,仅仅租赁就可获得高达30% ~40%的利润。在商界的巨大压力下,租界当局开始修改法律,为房地产行业松绑。1854年,租界当局的《上海土地章程》修订案,经英、美、法三国领事商定,正式颁行。这个升级版本,取消了以往对房地产的诸多限制,如外资公司10亩地的圈地上限、房屋和地块不得加价转让、不得租给中国人、华人不得兴建新的房屋等限制都被废 止,在法律层面上束缚房地产发展的一切障碍都被清除。
  在政策的鼓励下,上海租界的地价与房价迅速攀升:
  1848年为建跑马厅,外商们圈地81.744亩,每亩均价为83000文(1两白银约值1500文计算,此价约合55两),到1854年跑马总会股东将该地切分出让时,最低价为每亩171万文(1140两),增值20倍,而最高价为每亩543万文(3620两),增值66倍;
  刚性需求不仅带动了地价,而且加速了房地产的周转。有一块面积为8.88亩的土地(英册72号道契),自1849年买入后至1853年的4年间,从未有转让记录,而在1854年的一年之间,就被转卖了3次……
  在巨大的“刚性需求”推动下,房地产迅速成为租界内的支柱产业。
  不料,1883年的上海突然间“市道大坏,百业凋敝”,房地产一落千丈。
  当时,很多人将灾难归咎于中法战争,其实,早在上海房地产行业狂飙突进的1882年,危机已经降临了。
  从外部来看,源自美国铁路投资泡沫破碎的国际金融危机,逐渐蔓延到了上海;而且,法国人之所以要在越南问题上突然强硬,也是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种措施。
  从中国的内部来看,始于1881年的投机大泡沫,已经吹大到足以破碎的地步,而上海的房地产泡沫,无非是其中一个小环节而已。
  (摘自《中国经营报》2011.12.27)B⑨
其他文献
<正> 第一章总纲一、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加强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措施。美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完善人们的心理结
国民党抢占了大中城市和战略要地,接受和收编大批日伪军,获得美国军火和物资的巨额援助,接收大量的敌产等,一时貌似强大得很,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和人民武装的资本十分雄厚。然而,全国人民饱受多年战乱的痛苦,渴望和平建设国家,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很高,许多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也纷纷发表宣言和谈话。美国政府出于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人民和平愿望的考虑,也希望中国避免大规模武装冲突。他们设计的方案是:促使
长麟(?-1811,爱新觉罗氏,乾隆四十年进士,历任江苏布政使、刑部侍郎、山东巡抚、浙江巡抚、两广总督),为官清正廉明,为人刚直不阿,对于下属官吏要求很严,下属官吏中如果有贪腐行为,他一律查办,毫不客气。  有一年,他调任浙江巡抚,初到任上,便听人说:下属仁和县县令,是个贪官,经常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声载道。但这个县令特别狡猾,每有百姓举报他,上司来追查的时候,他都百般抵赖,拒不承认。而且,他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