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官员:印应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原则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33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中旬,印度海军第二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阿里达曼”号进入海上测试的最后阶段,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该核潜艇就能如期在今年上半年服役,这将是印度核打击力量的一次飞越,因为这标志着印度正式拥有了海上持续核威慑能力。
  海上持续核威慑是核战略学中的一个概念(简称CASD),就是可以持续的核武器报复能力。其基本标准是,包括拥有至少两艘以上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并装备有可以攻击主要核战争对手且能在水下发射的弹道核弹。之所以必须拥有两艘以上是因为要具备持续的核报复能力,至少得有一艘潜艇在海中潜伏待机。
印度国产潜艇的资料图片

  有些核國家——如以色列——潜艇部队也搭载了装有核战斗部的远程巡航导弹,但是没有海上持续核威慑,主要是因为潜艇是常规潜艇,不具备长期水下静音活动能力。所以,以色列这样的国家只是具备了有限的水下核威慑能力,只能威慑周边的非核国家。
  第二艘核潜艇服役确实是印度核战略领域一个重大突破,因此,印度海军前准将阿尼尔·杰·辛格就此发表了文章《重塑印度的核威慑力》。辛格是印度的战略专家,曾是印海军潜艇部队的联队司令,参与策划起草了印度海军的30年潜艇建造计划和15年造船计划。他现在担任印度国防部远景规划和部队发展部门的助理局长,负责制定印度海军高级战略发展计划。辛格在文章中主要讨论了三个议题:印度应该重点发展水下核力量;印度必须具备全球核威慑力量;印度应该放弃2003年制定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
  这三个观点是环环相扣的一套逻辑推演。由于印度初步具备了海上持续核威慑能力,即便地面所有核力量都被对手摧毁,水下潜伏的核潜艇还能实施核报复。一般来说,拥有水下核威慑力量的国家,基本不用担心其他国家先发制人,对其发动核打击。辛格认为,印度按计划装备的6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投入服役后(预计时间为2028年之前),核威慑能力大大增加,并且未来主要依靠海上力量战略核威慑。当然,这个观点似乎和辛格的海军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毕竟海军将领强调海军重要性很正常。
  接下来,辛格在文章中专门强调,“冷战2.0”似乎不可避免,在有争议的印度太平洋海域发生对抗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印度核潜艇现在装备的导弹,射程只有750公里,而计划中要装备的改进型导弹射程也仅有3500公里,只能勉强攻击周边的目标,还不具备全球核威慑能力。更糟糕的是,印度现在装备的潜艇吨位只有6000吨,而俄美英法的核潜艇吨位普遍超过12000吨。因此,印度必须发展可以装备潜艇的洲际导弹,同时开始测试和装备新一代万吨级核潜艇,才能在“冷战2.0”中保持优势地位。
  显然,辛格对于第一代印度国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性能并不满意,但由于技术问题,印度确实无法一步到位装备万吨级核潜艇,并为其配备洲际导弹。从务实的角度来看,3500公里射程的导弹和6000吨的潜艇在现阶段也算勉强具备水下核威慑能力。从印度核潜艇的设计和装备过程可以看出,至少印度海军比空军和陆军要务实一些,没有在核潜艇这种重点装备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去纠结指标问题,而是根据现有技术和工业能力先装备以测试培养人才梯队再说。
  总之,辛格认为印度在具备了CASD能力后,应该开始重新检讨自2003年开始严格遵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NFU),需根据事态的变化而决定是否还继续遵守。虽然,辛格并未明说印度在何种情况下会放弃NFU,但是他在文章中也提到,应该关注中印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
  从历史来看,印度的第一对手是巴基斯坦,在导弹武器方面,印度对巴基斯坦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巴基斯坦不具备CASD能力,并且在可见的将来也不具备。印度如果对巴基斯坦发动核突袭的话,有机会将后者的核力量完全消灭在地面。但是中巴之间关系密切,印度忌惮中国。当印度全面具备CASD能力时,可以保存水下力量,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说,确实削弱了对手对印度的核威慑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巴基斯坦的核威慑力降到可有可无的地步。
  辛格指的情况变化,恐怕就是指这种博弈上的变化。如果结合印度国家安全专家巴拉特·卡纳德( Bharat Karnad)的观点,我们更可以看出印度放弃NFU之后,可能会在什么情况下首先使用核武器。卡纳德认为,在印度-中国喜马拉雅前线,如果印度军队顶不住中国军队的攻击,可能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因为双方常规力量相差较大。因此,印度应该在边境布设核地雷作为长期威慑,如果常规战争惨败,那么只能靠核武器扳回一局。卡纳德是印度国安委的核战略顾问,结合他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辛格认为放弃NFU的原则,可能是指如果未来印度在中印边境常规战中失利,使用战术核武器反击会成为一个选项。
  这两个人的想法虽然听起来有点疯狂,却是冷战中北约应对苏联装甲部队突袭所计划的核反击战术的印度版。当年北约司令部也认为,北约常规军力可能无法阻止苏联全面入侵西欧,因此在必要时应该使用战术核武器,给北约集结反击力量赢得时间。辛格提到的“冷战2.0”,显然把欧陆东西方对峙的情况带到了中印边境。
其他文献
2021年7月19日,北京市暑期学生托管服务启动。中关村三小南校区内,学生在图书馆 看书。图/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教师寒暑假要取消了”“暑期托管将变成第三学期”……7月13日下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针对传言作了澄清和解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称,“这样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教育部办公厅已于7月9日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提出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
四川毛球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 王明鎏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百富榜》。榜单上,55岁的马云以2750亿元的财富第三次成为中国首富;48岁的马化腾以2600亿元排名第二;61岁的许家印则以2100亿元排名第三。有意思的是,今年的榜单上,有46位四川企业家入选,其中新上榜的企业家人数多达15位。来自四川的80后新锐投资人王明鎏首次上榜,成为2019年四川富豪上榜者中唯一的80后新财富代表人
当地时间4月2日傍晚,82岁的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通过官方通讯社发布了辞职声明。  对于熟悉中东历史的人来说,这一幕似曾相识,让人想起了“阿拉伯之春”中的穆巴拉克和本·阿里,事实上,布特弗利卡无论是个人经历还是结局,都是中东传统领导人的一个典型:早年投身军旅参加独立战争,为把国家从殖民者手中解放出来而出生入死,因为作战英勇,获得更高领导人的信赖和赏识而平步青云,担任多个部长职务。后来因缘际会,
俯瞰首钢园北区 图/本刊记者 梁辰  我站在石景山功碑阁最顶层,鸟瞰总面积近8.7平方公里的首钢旧厂区,不禁为身旁引导我们参观的筑境设计总建筑师薄宏涛捏了一把汗。他参与了园区北区大部分在建的工业遗存改造项目。  “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做呗。”  三年前他第一次进入首钢园区时可没这么淡定,除了“震撼”,“非常震撼”,还有“震撼到一塌糊涂”。从事建筑设计20年,他第一次置身超大尺度的工业建筑环境,“大部
卸任摩拜单车CEO不久后,胡玮炜被传任职WKUP单车董事。后者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单车品牌,产品包括公路单车、折叠单车等。  2018年12月23日,胡玮炜发布内部信,称因个人原因辞任CEO,由公司原总裁刘禹接任。2018年4月美团收购摩拜单车后,原CEO王晓峰辞职,后由胡玮炜接任。“在美团收购摩拜8个月的时间里,我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胡玮炜在内部信中写道。  随后有媒体称从工商信息更新上获
杰克·伦敦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马丁·伊登》曾被数次搬上银幕,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由意大利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执导的同名电影。影片抹去了原著中美国梦的升腾与破灭,将故事背景从19世纪的奥克兰挪移到20世纪的那不勒斯,而对具体历史语境的模糊性处理,也愈加鲜明地抽象出了一个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的悲剧性内核——一名理想主义者的抗争与毁灭。  影片的前半程是一部昂扬的个人奋斗史。马丁·伊登是那不勒斯的一名水手
图/受访者提供  新冠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和常态化,对城市治理构成了持续的压力和挑战。在复工复产的现实需要下,以智慧城市系统所抓取的数据为支撑,实现精准细致的城市治理成为应时之需。  上海、深圳、武汉、宁波是我国最早开展智慧城市探索的城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世博园的安防、交通、管理和服务等多个环节采用了智慧城市技术。就在当年,深圳和武汉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863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武汉向全球公开招
在玛多县住了26年的张培福还是第一次经历震感如此强烈的地震。2021年5月22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根据第四场“5·22”玛多地震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3日,玛多、玛沁县共有17名群众在地震中受伤,其中12人经治疗后已出院。  人们事后回忆起这场地震,说法不一。一位当地民警告诉本刊记者,之所以伤亡少,是因为地震只持续了四十多秒,“要是再久,房
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几乎每一处院落里都“藏”着一个民族乐器加工厂,遍布徐场村的八十余家乐器作坊吸收了村里大量的劳动力徐场村是兰考做乐器最集中的村,广植于兰考的泡桐成为极佳的乐器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为了防治风沙,焦裕禄带领兰考人大量种植泡桐树,泡桐也因此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焦桐”。谁也没想到,半个多世纪后,广植于兰考的泡桐成为极佳的乐器材料,为兰考带来利润丰厚的收益。  2017年3月,
日本动画导演汤浅政明近年来颇引人注目,他先是自编自导动画电视剧《乒乓》,又接连执导了口碑动画电影《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动画电视剧《恶魔人》等,其作品的诡谲画风与卓越分镜在日本动画界早已独树一帜。  去年,当汤浅政明担任网飞出品的《日本沉没2020》导演的消息公布后,许多小说原著迷和动漫迷都分外期待。小松左京写作的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在1973年出版后曾掀起一阵灾难与末日题材的热潮,同年上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