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小A是青梅竹马的玩伴,年少时,常听她妈妈喊她回家吃饭,从弹玻璃球、掏鸟窝、捉蝉的一群中揪回那个一脸不情愿的假小子。等她上了高中,不管多晚,母亲都会等在家里,为她开门,给她盛上一碗热乎乎的面条,碗底总会卧着两个鸡蛋。
但我从没有觉得她对家里的伙食有多么热爱,她总要抓住一切机会在学校食堂吃饭,高三时信誓旦旦地说要离开这个城市,不再为了吃饭这样的事情被呼来喊去。
后来她真的去了北京念书,名校毕业后顺利进了外企,却赶上不太好的年景,只拿80%的工资,加班却是家常便饭。
有了男朋友后开始学着做饭,剩下的第二天带着——虽说剩饭有这样那样的毒素,容易致癌,但外卖里来路不明的蔬菜和油也让人犹疑。两害相权分不清孰轻孰重。更重要的是省钱。在这样的城市里,交完房租、水电,买了油和米,发现当月的工资又白领了,工作两年也没攒下钱。和许多年轻人一样,结婚要买房属于“刚需”,房价再高也只能心向往之。
最怕有亲戚怀着对首都无比的景仰来玩,一住好几天。工作了一天还要回家做饭,她突然间明白了做主妇的不易。不过,人家都是头一次来,做惯了乖乖女的她只能强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招待。长大真麻烦。她怀想从前的种种,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家里是备受骄纵的。把包一扔,就可以躺在床上,等着开饭。车子坏了,遥控器不灵了,跟爸爸打个招呼,就OK。而今,千辛万苦离开家,面对的却是一地鸡毛的生活。
“你说,我们这代人是不是太苦了?我奋斗了18年才能跟你一起喝咖啡,喝上咖啡就game over了吗?不是喝不起咖啡,而是舍不得,也没那个虚荣的必要。”
生命里仿佛有一种埋伏,人三四岁的口味会影响一生,十几岁的时候叛逆,吃什么都无所谓,但后来又会回归到最原始的口味。成长的链条也是如此的周而复始,在叛逆和皈依中循环往复。我们要的是什么呢?
据说戴军小的时候,外地出差的亲戚带回了一包当时还很稀罕的方便面,全家当神物似的供着,到了年三十才拿出来煮了,每人分了一根面。戴军吃得急,没尝出滋味来。外婆安慰道,好好混,等将来出息了,就可以天天吃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不幸言中。多少人都这么“出息”了,在一包包的方便面,一盒盒的外卖中,想念用瓷碗吃饭的感觉,妈妈做的葱油饼上,撒满自家地里出产的小葱,芳香四溢。蓦然听到一句“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鼻子一酸,有泪潸然。
但我从没有觉得她对家里的伙食有多么热爱,她总要抓住一切机会在学校食堂吃饭,高三时信誓旦旦地说要离开这个城市,不再为了吃饭这样的事情被呼来喊去。
后来她真的去了北京念书,名校毕业后顺利进了外企,却赶上不太好的年景,只拿80%的工资,加班却是家常便饭。
有了男朋友后开始学着做饭,剩下的第二天带着——虽说剩饭有这样那样的毒素,容易致癌,但外卖里来路不明的蔬菜和油也让人犹疑。两害相权分不清孰轻孰重。更重要的是省钱。在这样的城市里,交完房租、水电,买了油和米,发现当月的工资又白领了,工作两年也没攒下钱。和许多年轻人一样,结婚要买房属于“刚需”,房价再高也只能心向往之。
最怕有亲戚怀着对首都无比的景仰来玩,一住好几天。工作了一天还要回家做饭,她突然间明白了做主妇的不易。不过,人家都是头一次来,做惯了乖乖女的她只能强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招待。长大真麻烦。她怀想从前的种种,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家里是备受骄纵的。把包一扔,就可以躺在床上,等着开饭。车子坏了,遥控器不灵了,跟爸爸打个招呼,就OK。而今,千辛万苦离开家,面对的却是一地鸡毛的生活。
“你说,我们这代人是不是太苦了?我奋斗了18年才能跟你一起喝咖啡,喝上咖啡就game over了吗?不是喝不起咖啡,而是舍不得,也没那个虚荣的必要。”
生命里仿佛有一种埋伏,人三四岁的口味会影响一生,十几岁的时候叛逆,吃什么都无所谓,但后来又会回归到最原始的口味。成长的链条也是如此的周而复始,在叛逆和皈依中循环往复。我们要的是什么呢?
据说戴军小的时候,外地出差的亲戚带回了一包当时还很稀罕的方便面,全家当神物似的供着,到了年三十才拿出来煮了,每人分了一根面。戴军吃得急,没尝出滋味来。外婆安慰道,好好混,等将来出息了,就可以天天吃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不幸言中。多少人都这么“出息”了,在一包包的方便面,一盒盒的外卖中,想念用瓷碗吃饭的感觉,妈妈做的葱油饼上,撒满自家地里出产的小葱,芳香四溢。蓦然听到一句“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鼻子一酸,有泪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