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学生不爱提问不完全是学生的错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wf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音乐课堂学生不爱提问现象进行剖析并研究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的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音乐课堂 不爱提问 德彪西 《大海》
  有位知名教授对音乐课堂学生不爱提问现象提出批评,他举例说:“某音乐心理学专家来我院讲授心理学‘通感’问题,举了德彪西《大海》为例,在描述了该作品某声部表现大海波光粼粼、某声部表现大海暗流涌动如此等等之后,让学生(包括研究生)听作品,学生啧啧称羡,曰:果不其然啊。除了佩服之外,提不出一个问题。如果该专家反过来讲行不行呢?即先放作品,再让学生谈感受行不行?我看可能要砸锅——很可能学生的感受并非都会联想到‘大海’这一个景象吧?然而,若反过来讲的话,该专家的‘连锁性’课件就要报废。诸多专家的讲座之后,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里,学生几乎全部沉默。”
  作为学生,笔者觉得我们学生也有学生的难处,对这位专家的说法不能苟同,笔者的看法是:
  第一,这位教授用音乐心理学教授如果换一种方式讲课可能要“砸锅”的假设,来质疑欣赏德彪西《大海》联想到大海这个景象的教学思路,这是指向教师的教学批评。笔者对此不愿苟同。教授的文字开头说的很清楚:“某音乐心理学专家来我院讲授心理学‘通感’问题”。德彪西《大海》只是举个例子而已。笔者的理解是,既然要让学生明白音乐欣赏中的“通感”问题,那就必须首先告诉学生什么是“通感”概念,然后进行具象化的举例以帮助理解“通感”,这是概念性教学的常规思路。学生“啧啧称羡”只能说明该教师讲的很透彻,不能说明学生思维有什么问题,至少这不是中国学生思维不爱提问的典型例证。如果按照这位教授的假设,即先放德彪西《大海》,再让学生谈感受,笔者也认为学生一定不会得出统一的大海景象的结论。但这首先不能说明教师的教学有什么问题。因为,前者属于概念性教学,是封闭性的教学,有明确指向,即要让学生学会在音乐欣赏中运用通感方式来理解作品的途径即可。后者是欣赏性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学,无具体所指,只要达到理解作品就行。而理解作品的方式有多种,不只“通感”一种,那当然就不可能出现统一的标准答案。其次,这也不能说明学生不爱提问的思维有什么问题,至少不是典型。因为,教学跟研究不一样,研究时刻需要创新,而教学主要是对既定知识的一种传递,如果教师对某种知识讲的深入浅出,学生心领神会,就没有必要提出质疑。因此,作为举证中国学生不爱提问的例证不典型。
  第二,如果单看对学生的批评,似乎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因为常态化思维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正如上文笔者指出这些例子是不典型的。抛开笔者这一判断,假如正如这位教授所言,学生中的确存在不爱提问的学生,笔者也觉得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位教授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无非是想说明“中国学生不爱提问,缺乏问题意识”,情况确实是这样。但正如我们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我们批评也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批评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不爱提问”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呢?就学生本身来说,有这么几种情况:1.学生本身性格问题。有些人胆大,外向,有什么说什么;但也有一些人是内向的,即使有什么也不愿说出来,“爱你在心口难口”有的是。提问的目的无非就是把自己未明白的问题公开提出来,向外寻求解决而已。放在内心不代表就没有疑问,更不代表就不想解决,有的人就喜欢自己琢磨、自己通过其他非公开的隐蔽的途径解决也是有可能的,公开寻求外援就比隐蔽途径解决都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2.学生能力问题。比如这位教授举的这个例子,对于通感理论,不能说每一个教师对这个概念都明白。对于正在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如果能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就不错了,对一种刚学的知识即使想提问题也未必就能提出问题。有一句话说得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提问题也是需要能力的。对于一堂远远超越常规课堂知识的专家讲学,学生能做到“啧啧称羡”就不错了。3.文化问题。除了上述可能,学生不提问更多的是文化问题。这位教授批评的应该是针对这个层次。即使学生不是因为性格问题、能力问题,也不愿提问,那就是习惯问题。而这习惯基本趋势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问的可能成反比。但这一规律现象进行批评学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笔者把其定性为“文化问题”。这是中国教育塑造的。不是学生天生就这样。而中国教育语境除了学生还有什么呢,语境可以定义,可以去描述,但不管怎么定义、描述,中国教育语境中教师是其核心因素。因此,如果要追责的话,中国学生不爱提问的原因责任在教师而不在学生。1.有多少教师给学生提问机会。笔者所在班级近100多人,即使教师想给学生提问,教师也给不了,一个人一个问题的话,这节课就别上了,现实是不可能的。2.有多少教师鼓励学生提问。笔者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课堂上提过问,至今同学们还记得并在QQ留言告诉笔者说,“我记得,你当时把某某老师都问倒了”,也许这有点夸张,但笔者付出的代价是,该老师对笔者从此至少不大热情。笔者也曾见过某同学向老师提问,但事实是,某老师板着脸跟他说,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并表现出很不耐烦。就是在自由度高的音乐学网上,笔者也见到明确的例证。有些老师见学生提问多数是理都不理。因此,批评学生“不爱提问”最好换成这样的问题问问,有多少教师愿意被提问?教师为什么不愿被提问?怎样改进教师被提问。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想解决学生、批评学生,笔者认为有点本末倒置。
其他文献
为了准确获取储层的孔隙度进行地层解释并建立地质模型,设计了基于k-means的岩石铸体图像分割及孔隙度的计算方法。本设计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彩色铸体薄片进行有效分割,并且在分割基础上结合形态学相关知识对图像进行更加精确识别,通过计算机判读二值图像中的孔隙面积与总图像面积比值得到孔隙度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取得好的聚类分割效果,并且使用其他检测方法和计算机判读2种方法求得的孔隙度基本一致
VME总线作为最早的国际通用开放式总线,已广泛应用到工业过程控制、军事应用等各个领域。但是由于VME总线的结构复杂,在开发基于VME总线的DSP工控系统中,DSP与VME总线的通信
为了解参加音乐学习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本研究重点分析学习音乐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音乐学习活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机制及其作用。在进行实证研究之
为满足中继卫星系统对天线指向精度的要求,首先描述了天线指向控制概念,对用户星与中继卫星星间链路的建立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且设计了星上自主控制方案,在Simulink环境下对所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针对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企业实施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但各应用系统的用户管理、系统登录自成体系,导致用户每使用一个系统都需要重新登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依据核磁共振谱仪双通道频谱图对其信号增益和相位差不平衡进行调节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FFT算法在FPGA中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模块中的FFT处理器通过
“钢琴教学史”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在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都有开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由于这是一门理论课程,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