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i_zhangz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收录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例资料,从中抽取88例,按照患儿年龄将其分为幼儿组及小儿组,之后对两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及损伤症状进行分析。结果:组间阳性检出率比较,两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差异较小,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无异议(P>0.05);组间损伤症状比较,幼儿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高于小儿组,腹痛腹泻情况低于小儿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与患儿年纪有密切联系,年龄越大患儿损伤越小,临床表现越轻。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DOI】
  小儿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肺炎支原体是其中常见的病原菌。肺炎支原体不但会引发呼吸道疾病,还会导致肺外系统受损,例如肌肉关节、血液系统、皮肤黏膜、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基本包括了全身任何组织及器官受损,是支原体感染的重要表现[1]。研究表明,超过30%以上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的肺外并发症,超过半数以上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伴有肺外并發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及其相关因素,现将本次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定为2019年3月-2021年5月,研究对象定为在此时间段内,我院收录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例资料,从中抽取88例,患儿男女比例为45:43。按照患儿年龄将其分为幼儿组及小儿组,每组44例,其中小儿组患儿年龄跨度为5-12岁,幼儿组患儿年龄跨度为7个月-4岁。患儿一旦具有以下表现即可判定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1)经腹部X光线片、腹部B超、血总胆红素及血清转氨酶等检查,患儿消化系统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2)具有两项及以上消化系统症状,例如腹痛、腹泻、恶心及呕吐等。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抽取1ml静脉血待检,通过明胶颗粒凝集法对患儿肺炎支原体IgM进行检测,详细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咳嗽、腹泻、喘息、呕吐、腹痛及恶心等,检测试剂均由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对确诊患儿进行治疗,通过静脉滴注联合口服方式给药,用量为每日10mg,连续使用5天后改为口服用药,用药3天后停药4天,3周为一个疗程。对合并肺外损害的患儿进行护胃、止吐、护肝、保护肠黏膜及营养心肌治疗。
  1.3 评价标准
  组间阳性检出率及损伤情况调查评估:详细记录两组患儿的肠腔积液、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总胆红素、血清转氨酶、腹部X线及腹部B超检出率,以及患儿的腹泻、呕吐、腹痛及恶心情况,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2]。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SPSS.23软件包处理结果指标数值,本文研究中所示的指标数值主要为计数资料,在检验计数资料时选择卡方,结果为百分比,在分析两组是否有差异存在时,主要依赖于P值,临界值为0.05,小于临界值为组间有差异存在。
  2 结果
  2.1 组间阳性检出率调查评估,见表1。
  2.2 组间损伤情况调查评估,见表2。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最小且可自行繁殖的原核生物,可导致非典型肺炎及儿童呼吸道感染。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多且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多以少儿患者为主。肺炎支原体易导致神经、血液、消化系统、皮肤及心血管疾病。而且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极易导致患儿病情复杂,由于肺外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容易导致出现误诊误治,因此患儿出现肺部感染症状且合并其他系统损害,应考虑是否有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3]。尤其是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及头孢菌素等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该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促进确诊并治疗。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患儿,应采取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和护胃、止吐、保护胃黏膜及调节胃肠功能等治疗。通过本次研究表示,组间阳性检出率比较,两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差异较小,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无差异(P>0.05);组间损伤症状比较,幼儿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高于小儿组,腹痛腹泻情况低于小儿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与患儿的年龄有直接联系,年龄越大,患儿受损越小,临床症状表现得越轻。
  参考文献:
  [1]唐爱群,唐宇轩,杨清广,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0,033(001):80-82.
  [2]叶玲飞,余必信.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心血管系统损害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03),438-441.
  [3]赵方超.探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5):10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小儿不同年龄阶段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颅内出血的32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的时间段为2017年3月-2020年3月,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这32例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32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治愈,有14例患者好转,有5例患者死亡。有3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有1例患者出现了癫痫的情况,有1例患者出现了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了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定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从中抽取54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多层螺旋CT(GE64)进行检查,然后通过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平面重建以及容积再现等四种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联合重建图像,之后对比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的检出正确率,其中包括肋骨外缘性骨折、肋骨内缘性骨折以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探讨了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收集我院100份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其中,有正常的血液标本(设为观察组)和异常的血液标本(设为参照组)各50份,之后对两组标本实施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标本检测结果比较,标本通过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异常概率相对更低,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的1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在ICU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76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为注射器抽取判定胃残余量营养护理,观察组38例,为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基础上肠内营养。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泻、反流等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反流等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乳孔置管在治疗因乳头白膜导致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我院自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诊治的86名因乳头白膜导致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86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编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实施常规性治疗,后组除常规性治疗外增加乳孔置管治疗,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治疗总有效例数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标记物(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糖类抗原、癌胚抗原以及人附睾蛋白4为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设置卵巢癌病例、卵巢良性肿瘤病例以及体检正常妇女各六十例,其中体检正常妇女为对照组。借助于Abbott Architect i2000SR系统对肿瘤标记物浓度进行检测。结果:相较于卵巢良性肿瘤组以及对照组,卵巢癌组血清肿瘤标记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糖类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外阴瘙痒患者采取康复新液外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外阴瘙痒患者进行研究,共200例,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研究时间是2018年5月-2020年5月,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添加康复新液外洗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瘙痒症状消失时间、瘙痒处皮肤正常时间均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是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对脊柱外伤患者采用CT与MRI影响诊断的价值与结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03月-2020年03月间诊治的40例脊柱外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需要开展CT与MRI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在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究。结果:检查后,在进行CT检查后,椎弓骨折线与椎弓骨折的检出率要高于MRI检查结果,差异显著,P<0.05;在韧带、脊髓以及软组织损伤方面,MRI检出率要高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症患者采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注射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的40例患者为治疗组。比较两组远期成功妊娠例数、病情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总时间、用药前后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远期成功妊娠例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胸部低剂量螺旋CT在健康体检人群肺结节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的体检者共160例作为参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螺旋CT筛查,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的体检者共16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干预。对比两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干预结束后,研究组辐射剂量低。结论:临床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结节,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