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需要阳光的陪伴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ming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不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自信、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等),然后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
  题目:成长,需要
  阳光毫不吝啬,将所有温暖奉献给大地;小草沐浴阳光,在那无尽的温暖中茁壮成长……
  那一天,犹记得砭骨的寒风肆意摧残周围的一切,夹杂着豆大的雨珠砸落在行人的雨伞上,“噼呖啪啦”,发出清脆的声响。坐在窗前的我愁眉苦脸,凝视着窗外杂乱的一切,心情阴沉到了极点,哎,幻想中美好的生日又“泡汤”了……
  “叮咚——”一阵门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正在纳罕:雨这么大,谁会冒雨来我家?怀着满腹疑惑,我打开了门。
  “外婆!”我激动地叫了起来。心中的疑惑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喜悦。
  外婆温和地笑了笑,把她手中紧握着的带着些水珠的东西递给我。我一怔,哦,原来是美丽的蛋糕。
  我满腔喜悦,感激地望向外婆,却惊奇地发现:她又老了。沧桑的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记忆中的外婆的秀发已不复存在,糖尿病的摧残让她愈加消瘦……她的发梢还有些水珠滴落,滴在我心,融化。喜悦慢慢磨尽,而感动却悄然蔓延,温暖的,阳光的。
  外婆被我看得不好意思,连忙说:“孩子,生日要开心些,外婆还有事,不陪你,先走了。”说罢,转身,离去……
  那一刻,我分明感到雨停了,风住了,空中渗透出阳光的温暖,平静而明朗。阳光躲开了遮挡的云层,将所有的光芒释放,温暖大地,温暖我心。我则像小草般沐浴在阳光下,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茁壮成长……
  外婆艰难挪动着,步履蹒跚,但脸上却写满坚毅,饱含快乐,饱含欣慰,饱含幸福,因为她完成了阳光神圣的使命:将温暖传递给需要阳光的小草,助它成长。
  天空放晴,阳光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温暖我的心灵。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到,我这棵小草真的好幸福,每一分每一秒都享受在阳光的守护下,在阳光的温暖中……
  点评:本文撷取过生目前生病的外婆冒着风雨给“我”送来生日蛋糕的场景,深化了“成长需要阳光的陪伴”的主题。文章语言形象而又意味深长,在记叙中融入抒情,颇为感人。(马超勤)
其他文献
数年前,我在美籍华人、著名的心理学家李恕信《潇洒的母亲》一书中读到这样一则故事:  某镇上住着一个小女孩。一天,她打开窗户,正巧看见邻居在宰杀一条狗。小女孩看着那悲惨的场面,情不自禁地流了一脸的泪。连续几天,小女孩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她的母亲见状,便把小女孩领到另一间房间,打开了一扇窗户。窗外,是一片美丽的花园。那里,鲜花五彩缤纷,蝴蝶和蜜蜂在花间嬉戏,可爱的小鸟落在花园的栅栏上,开心地唱歌。小女孩
佛说:“前世五百次地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那么,我们在这个尘世中,彼此相遇就已经是一种幸福,一种缘分,对吧?  那时候的我们,那么单纯,彼此间没有欺骗。记得那年,我们并肩走在那片光秃秃的树林里,踩着飘落的树叶,沙沙的响声,轻轻抚着我的心弦。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时候的你笑得那么清澈,那么纯真,宛如天使一般。  可是,后来的我们都以为被对方利用了,没想到这一切都是他人地刻意安排。可笑的是我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回,选段中叙写了林冲与李小二的短暂交往,但林冲的性格在这段短暂的交往中得到了立体而鲜明的刻画。本文拟就此作一番简要的分析,并兼谈小说人物性格的挖掘方法。  一、林冲的性格在他对人、对事的态度中  选文从林冲在牢城营前闲走时偶遇酒生儿李小二写起,在写两人见面寒暄之前,先交代李小二其人,这里用到的是插叙手法。这段插叙是从介绍李小二的角度来写的
《错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代表作。这首诗短小精巧,却包含丰富的情感,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也正因为如此,迄今为止,人们对《错误》的内涵依然众说纷纭。有论者认为这是传统闺怨诗的现代改写,也有论者将其解读为“母盼子归”,更有论者大胆猜测“我”就是那个过家门而不入的归人。  比较阅读是文本解读常用的方法。在解读《错误》的众多文章中,有研究者将其与闺怨题材的古典诗词进行比较。但事实上,《错误》中的人物关系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我升入初中,课程多了,老师也多了。各位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同,下面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几位老师吧!  我的地理老师非常幽默,上地理课,我们班的同学绝对都会活动脸部肌肉(笑)的。记得那是刚上七年级的时候,那一节课老师讲到了海拔,边讲边指着我班身高1.7米左右的满建城说:“这就是‘高原’啊,海拔极高!”大家哄堂大笑,笑姿百态。怎么样,我们老师够幽默吧?  我的
摘 要 深度学习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就语文学科而言,“深度”需指向语文学科的性质,无论是教师的深度“教”,还是学生的深度“学”,都应建立在明确语文学科靶向的基础上。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教师的深度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计真实有效、开放发散、聚焦有度、整合性强、呈序列化的问题,带领学生拨开文本和思维的迷雾,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由浅入深地变化。
16岁的花季,一个美丽而又充满烦恼的花季,在这里有着别样的色彩。  ——题记  16岁的阳光下,一颗年轻的心,随着时代的节奏跳动;16岁的季节,偶尔也会有一声酣畅的雨,一场太阳雨,那丝丝雨絮折射出的七色斑斓,已在天边聚成一弯虹桥。多彩的季节,多彩的青春,我不会偏袒其中的哪一种颜色,因为它们在我的青春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红色象征热情。红色16岁,我懂得了奉献。昨日还要别人给我让座,而今天我却不停地
生活中有很多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既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同时又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    财主与雇工    财主C找了一名雇工G干活,但又不想给工钱,便给雇工出了一道难题。财主c对雇工G说:“我有一串银链,共有7个环(如图1),你给我做一周的工,为讲信义,我每天付给你1个银环。不过,有一个条件,这串银链是一环扣着一环的,你最多只能断开其中的一个环。并且每天取走一个环。如
鉴湖女侠    在留学日本期间,秋瑾组织了中国最早的妇女团体——共爱会,并担任同盟会浙江支部的主盟人。秋瑾回国后在上海办《中国女报》,提倡妇女解放。她希望借着这份白话文女报,鼓励女子走出家庭,并赢得尊严。还写出“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呜”的诗句。  分析:当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塑造了“娜拉”这一妇女解放的形象之后,也许就点燃了妇女解放的火炬。不管是娜拉,还是秋瑾,她们昭示的都是“人精神的反
一、解词义,读字音  学生认读并释义:  羼(chàn)水:混合,掺杂。  荐(jiàn)头:介绍职业的人。  阔绰(chuò):阔气。  声气:这里指态度。  咸亨:都通达,都顺利。咸,全,都。亨,通达、顺利。二、孔乙己,关键句  师:找出写孔乙己特点的关键句。  生:“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生:“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生:“他对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