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0
在解决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各级政府正在努力拓宽渠道,积极倡导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而职业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以其"快速适应社会发展,专项订制就业人才"的特点,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以2010年为例,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59万,实现就业636万,就业率超过了96%,职业教育因而也就成为了就业教育的代名词。
面对机遇和市场,作为职业学校更应当审时度势,借势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着眼广阔的社会市场,把发展定位在有地区特点和需求量大的就业岗位上,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掌握职业教育多元性的特点,努力形成职业教育"培训专业化""课程市场化""教学实践化""技能综合化""就业灵活化"的良好格局。
一、培训专业化
针对当前培训不少,质量不高的问题,职业教育要发挥阵地作用,努力为各个行业提供高质量人才,有针对性和方向感地开展工作,呼伦贝尔市牧业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游牧文化,极具潜力的旅游市场,旅游、牧业、机械技术等领域专业人才缺乏,这就为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展潜力。
职业学校就是要紧密结合这一特点,做好专业化培训这篇大文章,大力开展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首先建设一支比较稳定的专业化教师队伍,配备专业化技术设备,拟定专业化发展规划,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努力做到学习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将教学重点由理论学习、课本知识学习向实际能力的提升转变,使学校的办学方针与职业需求保持"零距离",使"学生"与"就业者"之间实现"无障碍直接对接"。
二、课程市场化
据用人单位反映,现在很多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现实的行业岗位需求差距较大,许多毕业生需要较长时间的重新学习与磨合,才能适应岗位进入角色。因此,开设什么样的专业、讲授什么样的课程、参与什么样的实践、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技能,都要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定,围绕就业市场的行业动态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在培养模式上,尽可能地打破以往就业意向不同的学生群体接受同一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群体按就业意向的异同进行重新整合,做到因材施教,市场化施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切实加强对学生适应市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与市场相对应的专业职业教育体系。
三、教学实践化
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少,实践基地少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因而学校不仅要建立一支多学科背景、有经验、富有创新性和研究能力、充满活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更要依托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成立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研室,结合地域性特征,积极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直接贴近社会需求,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变化,优先选择,可以通过企地联办、就业挂靠、技术代培等多种渠道,大力建设企业实践基地和生产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场所,以校企共建的方式使学生不仅得到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教育,这样的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符合就业的现实需求。
四、技能综合化
教育不等于就業,但好的职业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技能和本领,脱离就业需求的职业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技能综合化,就是在职业教育中不仅考虑某项技能的学习,又要考虑多种关联性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既要考虑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更要考虑就业管理,职业长效发展趋势,把它们融汇贯通。
职业教育直接影响着就业质量和发展,就业需求反作用于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和动力,职业教育作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手段,应当把大力发展综合技术人才作为职业教育学校寻找具有自己特有规律和个性的发展之路,以劳动力市场信息为导向,以就业出口为尺度,以解决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为标准,形成既有综合能力,又有一技之长的人力素质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就业灵活化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要走进市场、走进行业,结合呼伦贝尔地区,尤其是牧业地区缺乏旅游、牧业、机械技术等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应当开设"防疫、兽医、导游、机械修理"等专业课程,突出做好实践基地的建设,课程设置应当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重点做好职业技能的培养,着眼就业岗位做有针对的培养,围绕与灵活就业密切相关的就业渠道、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助推灵活就业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路子,使形式多样的灵活就业日益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为深入挖掘灵活就业岗位,学校要会同有关部门争取更多的灵活就业优惠政策,扶持灵活就业。构建以苏木、嘎查、社区平台为依托的促进灵活就业的新机制。挖掘家政服务、手工业的潜在市场,更要注意挖掘现代物流业、企业后勤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灵活就业市场;拓宽牲畜饲养技师、机械技师、车工、维修电工、汽车维修工、中式烹调师、美发师、美容师、计算机操作员等技术工种,促进职业技能转化为就业技能。
可以说,在职业教育中,"培训专业化"是就业的根本,是其他教育途径所不能完全具备的特色。"课程市场化"是手段,只有紧紧的抓住市场这个龙头,职业教育才有更强的生命力。"教学实践化"是核心,没有实践的、或者经不起实践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教育,脱离了实践这个核心,职业教育的内在凝聚力就会消失殆尽。"技能综合化"是要求,只有具备了一专多能的素养,才能在繁杂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就业灵活化"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只有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才能真正地体现出职业教育的魅力和潜力,才能使职业教育在多元的教育环境的赛场上,不再充当替补的角色,而切实的成为主力。
在解决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各级政府正在努力拓宽渠道,积极倡导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而职业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以其"快速适应社会发展,专项订制就业人才"的特点,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以2010年为例,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59万,实现就业636万,就业率超过了96%,职业教育因而也就成为了就业教育的代名词。
面对机遇和市场,作为职业学校更应当审时度势,借势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着眼广阔的社会市场,把发展定位在有地区特点和需求量大的就业岗位上,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掌握职业教育多元性的特点,努力形成职业教育"培训专业化""课程市场化""教学实践化""技能综合化""就业灵活化"的良好格局。
一、培训专业化
针对当前培训不少,质量不高的问题,职业教育要发挥阵地作用,努力为各个行业提供高质量人才,有针对性和方向感地开展工作,呼伦贝尔市牧业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游牧文化,极具潜力的旅游市场,旅游、牧业、机械技术等领域专业人才缺乏,这就为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展潜力。
职业学校就是要紧密结合这一特点,做好专业化培训这篇大文章,大力开展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首先建设一支比较稳定的专业化教师队伍,配备专业化技术设备,拟定专业化发展规划,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努力做到学习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将教学重点由理论学习、课本知识学习向实际能力的提升转变,使学校的办学方针与职业需求保持"零距离",使"学生"与"就业者"之间实现"无障碍直接对接"。
二、课程市场化
据用人单位反映,现在很多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现实的行业岗位需求差距较大,许多毕业生需要较长时间的重新学习与磨合,才能适应岗位进入角色。因此,开设什么样的专业、讲授什么样的课程、参与什么样的实践、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技能,都要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定,围绕就业市场的行业动态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在培养模式上,尽可能地打破以往就业意向不同的学生群体接受同一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群体按就业意向的异同进行重新整合,做到因材施教,市场化施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切实加强对学生适应市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与市场相对应的专业职业教育体系。
三、教学实践化
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少,实践基地少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因而学校不仅要建立一支多学科背景、有经验、富有创新性和研究能力、充满活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更要依托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成立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研室,结合地域性特征,积极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直接贴近社会需求,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变化,优先选择,可以通过企地联办、就业挂靠、技术代培等多种渠道,大力建设企业实践基地和生产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场所,以校企共建的方式使学生不仅得到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教育,这样的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符合就业的现实需求。
四、技能综合化
教育不等于就業,但好的职业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技能和本领,脱离就业需求的职业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技能综合化,就是在职业教育中不仅考虑某项技能的学习,又要考虑多种关联性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既要考虑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更要考虑就业管理,职业长效发展趋势,把它们融汇贯通。
职业教育直接影响着就业质量和发展,就业需求反作用于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和动力,职业教育作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手段,应当把大力发展综合技术人才作为职业教育学校寻找具有自己特有规律和个性的发展之路,以劳动力市场信息为导向,以就业出口为尺度,以解决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为标准,形成既有综合能力,又有一技之长的人力素质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就业灵活化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要走进市场、走进行业,结合呼伦贝尔地区,尤其是牧业地区缺乏旅游、牧业、机械技术等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应当开设"防疫、兽医、导游、机械修理"等专业课程,突出做好实践基地的建设,课程设置应当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重点做好职业技能的培养,着眼就业岗位做有针对的培养,围绕与灵活就业密切相关的就业渠道、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助推灵活就业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路子,使形式多样的灵活就业日益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为深入挖掘灵活就业岗位,学校要会同有关部门争取更多的灵活就业优惠政策,扶持灵活就业。构建以苏木、嘎查、社区平台为依托的促进灵活就业的新机制。挖掘家政服务、手工业的潜在市场,更要注意挖掘现代物流业、企业后勤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灵活就业市场;拓宽牲畜饲养技师、机械技师、车工、维修电工、汽车维修工、中式烹调师、美发师、美容师、计算机操作员等技术工种,促进职业技能转化为就业技能。
可以说,在职业教育中,"培训专业化"是就业的根本,是其他教育途径所不能完全具备的特色。"课程市场化"是手段,只有紧紧的抓住市场这个龙头,职业教育才有更强的生命力。"教学实践化"是核心,没有实践的、或者经不起实践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教育,脱离了实践这个核心,职业教育的内在凝聚力就会消失殆尽。"技能综合化"是要求,只有具备了一专多能的素养,才能在繁杂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就业灵活化"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只有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才能真正地体现出职业教育的魅力和潜力,才能使职业教育在多元的教育环境的赛场上,不再充当替补的角色,而切实的成为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