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激励性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a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在本文中阐述了激励性教学的概念,探讨了激励性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和运用原则,供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激励性教育;初中数学;运用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激励性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有利于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初中数学课堂。
  一、激励性教育的概念
  激励性教育是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通过激发、鼓励学生,使之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具体来讲,教师通过自身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可以说,激励性教育是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最需要的教育。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赏识与激励的教育环境下,自主成为调控自我的主人,不断克服困难、征服障碍,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激励性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是运用兴趣激励。教育家卢俊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投影、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给学生以形、声、色、体直感,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同时,可以通过一题多解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去深入探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是运用语言激励。人人都有一种渴望赞赏、得到肯定的心愿,学生更是如此。表扬学生的优点,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被教师肯定的学生有时会终身难忘,会树立自信,会激发学习激情,甚至会改变学生人生的轨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寻找适当时机、创造合适机会,让学生在班里展现他们的优势。比如:“你很有创意,这非常可贵!” “你讲得很有道理,可以再仔细的讲一遍吗?”“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了。”类似这样的评价,都可以比较好的发挥语言的激励功能。
  三是运用质疑激励。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初中数学教师要针对部分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不愿问的情况,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中使学生敢于向老师发问,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留给学生发问的时间。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不要把所学的知识全部和盘托出,可以有意识地留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质疑、释疑过程中共同研究、理解、领会所学知识。同时,学生质疑程度的提高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励学生不断解决难题、提高能力。
  四是运用目标激励。在数学教学中,要适时的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可实现的目标,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如果学生达到目标可以进行表扬或者奖励,让学生有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如果达到目标什么表扬或者奖励都没有,会造成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丧失信心,难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于达到目标。
  三、激励性教育运用时要把握的原则
  第一,激励要因人而异。由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所以,激励要因人而异,一些学生的成绩很好,可以激励他们把成绩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给他们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一些学生的成绩一般或者不好,可以激励他们达到一个可以完成的目标。如果学生的目标都是同一个水平,成绩好的学生觉得没有动力,轻松达到目标,进而丧失进取心;对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或许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觉得反正达不到就不想学等。因此,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很重要。
  其次,激励要奖惩适度。奖励和惩罚不适度都会影响激励效果,如果学生在上数学课时无精打采、开小差、不交数学作业等,可以给惩罚,但惩罚过重会让学生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等;惩罚过轻会让学生轻视错误的严重性,从而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学生数学成绩提升很快或者考试考得很好,可以奖励。但奖励过重会使学生产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失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奖励过轻则起不到激励效果,或者让学生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
  再次,激励要公平合理。公平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学生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情绪,并且影响激励效果。取得同等成绩的学生一定要获得同等层次的奖励;同理犯同等错误的学生也应受到同等层次的处罚。犯同样错误的学生应该同等处理,不要因为好学生就可以优待或者特殊等等。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应该倡导激励性教育,教师要珍视学生取得的每一分努力,欣赏学生的每一个创造,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不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章正东.新课标的初中数学激励式分层教学法探研[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第23期
  [2]米萌.浅谈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关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2期
  [3]周业佳.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激励机制[J].《考试(教研)》.2011年06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各地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象、视频、动画和声音等于“一身”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已经从作学术报告、大型讲座、设计演示、机构培训等“大雅之堂”,逐步进入了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小雅之堂”——中小学课堂。现在,众多的小学配置了电教设备,这给各校各班实现多媒体教学创造了优良的硬件设施,也让运用多媒体技术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英语的学习在初中阶段已经处于一个重要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一些学生并不适应英语的学习,出现了掉队的现象,而探讨其中的原因和策略则成为补救学习掉队的主要途径。
一、构建一个较科学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开放教育试点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课程教学,二是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教学是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自电大开办以来一
【摘 要】在高中英语导入新课环节中,应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建和谐高效的英语教学氛围,动态生成语言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模式;高中英语课堂导入;优化  导入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堂课导入得当,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至关重要。  传统英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广播电视大学将在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目标中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其固有的价值功能必被赋予新的内涵。本文拟从对人才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