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将领”,对这个班级的影响力极大,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级的班主任。而班主任的工作可谓是劳累而又繁琐,既讲究方法又讲究策略,“无痕”教育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在不露声色、不着痕迹的环境中育人,使学生获得帮助和成长,它体现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细微之处。
[关键词]班主任;无痕教育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教育,慢慢渗透,润物无声……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的话语;看似简单的一个轻轻爱抚;富有深情的那一瞥;一句温馨的嘘寒问暖;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不露痕迹的暗示,一个浅浅的微笑……这些“无痕”的教育方式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会在学生心中荡漾起涟漪,赢得学生的心灵。这不正是“无痕”教育的魅力所在吗?实施“无痕”教育班主任必须做到:
一、和风细雨。润泽心田
有人说,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平时要做的都是劳累而又繁琐的事情。的确,日常教学中,学校的常规工作都是班主任布置下去,班级工作而又常抓不懈,因此,班主任需要充满爱心。苏姆霍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学生!”要真正关爱学生必须真心诚意地把对学生的关爱之情融入细微之处,真心诚意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因此,日常一些不着痕迹的爱,更容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和成长。如: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书写马虎,简单地写下一句: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写得更好。试问,学生看到评语后,下次的作业还会马虎吗?课间搂着学生的肩膀边走边谈;下课后,故意让学生帮你搬搬书,聊聊家常……委婉的规劝、善意的提醒、热切的希望融入在老师的一言一行中。轻轻的一句话语,简单的一条留言,总能扣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如和风细雨般润泽心田,赋予学生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
二、笑看学生。学会欣赏
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希望得到尊重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作为班主任,应该笑着看学生,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却有他存在的位置和价值。”虽然学生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班主任也要笑着看学生,欣赏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意,对他的欣赏,或许老师对他的欣赏正是学生勤奋学习和努力奋斗的动力。班主任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一个眼神可能就是学生即将成功的基石。
三、蹲下身來。学会倾听
作为班主任,面对学生常有怒不可遏而又深感无奈的时候。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位后进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面对班主任的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他置若罔闻。每次面对他,我总觉得只有狂风暴雨的发泄方可心头之恨。后来了解到这位学困生酷爱音乐,于是我故意接近他,我和他就从音乐谈起。从歌词到作者,学生谈的是周杰伦的个性与才华,我谈的是周杰伦的人生追求及他为此付出的努力;学生谈自己的追求,我谈自己的理想;接下来我和他达成了一个共识:每一个人的人生如果没有艰辛就不会有沉甸甸的收获。再下来,我欣喜地看到这位学生认真学习、努力为班级忙碌的身影。从此以后,“听他心声”成了我少不了的一课。许多班主任面对犯错误学生那张漠然的脸,心里的火气“蹭”地就上来了,接着就是疾言厉色、狂风暴雨的批评。其实,那些学生迫于老师的威严,有时表面上接受了批评,却常处于“口服心不服”的状态,这样的教育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其结果是不少学生过几日便故态复萌,甚至变本加厉了。班主任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理智,适时蹲下身来,学会倾听,以冷静宽容的心态来处理学生的错误。
四、讲究谈话艺术,唤醒心灵
谈话是班主任最常用的教育方法之一。要使谈话达到学生动其心、激其情、导其行的结果,则必讲究艺术。必须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原理,准确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待点,讲究谈话的方法和策略,时间、地点、场合的选择,以及语言的形象生动性,教育性和鼓励性。这样才会使谈话达最佳效果,尤其是对误入“早恋”学生的谈话,特别要注意谈话的艺术。
(1)借物喻人法。我曾发现班级里的刘某同学有早恋现象,就向他讲起了家乡果园的事。“小时候,我曾在一年冬初发现果树枝上开了一簇小小果花,不久,还结了果!可惜,没几天,霜冻来了,花落果也烂了。让学生明白: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了,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了,这是会受自然规律惩罚的。
(2)以爱化“爱”法。有的学生由于缺少家庭的爱而精神空虚,于是以寻求异性之爱来弥补。谈话时,切莫给他们受伤的心灵再添新伤。应引导他们:只要你爱学习,学习会更爱你。言真情深,方法得体,让其不正常之“爱”得到化解。
(3)“现身说法”法。大胆地向学生承认自己当年也有过早恋现象(也许实际没有),着重指出自己深受其害一成绩下降,最后,耽误了前程不说,“恋人”也是各奔东西。希望自己的悲剧不要在学生身上重演。
教育无小事,小事蕴大理。“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每个班主任都应把爱心融入教育的细节之中,从细微之处入手,充分发挥细节的教育魅力。最好的教育是育人无形、润物无声,是潜移默化,植入人心。
[关键词]班主任;无痕教育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教育,慢慢渗透,润物无声……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的话语;看似简单的一个轻轻爱抚;富有深情的那一瞥;一句温馨的嘘寒问暖;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不露痕迹的暗示,一个浅浅的微笑……这些“无痕”的教育方式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会在学生心中荡漾起涟漪,赢得学生的心灵。这不正是“无痕”教育的魅力所在吗?实施“无痕”教育班主任必须做到:
一、和风细雨。润泽心田
有人说,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平时要做的都是劳累而又繁琐的事情。的确,日常教学中,学校的常规工作都是班主任布置下去,班级工作而又常抓不懈,因此,班主任需要充满爱心。苏姆霍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学生!”要真正关爱学生必须真心诚意地把对学生的关爱之情融入细微之处,真心诚意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因此,日常一些不着痕迹的爱,更容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和成长。如: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书写马虎,简单地写下一句: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写得更好。试问,学生看到评语后,下次的作业还会马虎吗?课间搂着学生的肩膀边走边谈;下课后,故意让学生帮你搬搬书,聊聊家常……委婉的规劝、善意的提醒、热切的希望融入在老师的一言一行中。轻轻的一句话语,简单的一条留言,总能扣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如和风细雨般润泽心田,赋予学生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
二、笑看学生。学会欣赏
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希望得到尊重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作为班主任,应该笑着看学生,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却有他存在的位置和价值。”虽然学生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班主任也要笑着看学生,欣赏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意,对他的欣赏,或许老师对他的欣赏正是学生勤奋学习和努力奋斗的动力。班主任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一个眼神可能就是学生即将成功的基石。
三、蹲下身來。学会倾听
作为班主任,面对学生常有怒不可遏而又深感无奈的时候。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位后进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面对班主任的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他置若罔闻。每次面对他,我总觉得只有狂风暴雨的发泄方可心头之恨。后来了解到这位学困生酷爱音乐,于是我故意接近他,我和他就从音乐谈起。从歌词到作者,学生谈的是周杰伦的个性与才华,我谈的是周杰伦的人生追求及他为此付出的努力;学生谈自己的追求,我谈自己的理想;接下来我和他达成了一个共识:每一个人的人生如果没有艰辛就不会有沉甸甸的收获。再下来,我欣喜地看到这位学生认真学习、努力为班级忙碌的身影。从此以后,“听他心声”成了我少不了的一课。许多班主任面对犯错误学生那张漠然的脸,心里的火气“蹭”地就上来了,接着就是疾言厉色、狂风暴雨的批评。其实,那些学生迫于老师的威严,有时表面上接受了批评,却常处于“口服心不服”的状态,这样的教育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其结果是不少学生过几日便故态复萌,甚至变本加厉了。班主任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理智,适时蹲下身来,学会倾听,以冷静宽容的心态来处理学生的错误。
四、讲究谈话艺术,唤醒心灵
谈话是班主任最常用的教育方法之一。要使谈话达到学生动其心、激其情、导其行的结果,则必讲究艺术。必须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原理,准确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待点,讲究谈话的方法和策略,时间、地点、场合的选择,以及语言的形象生动性,教育性和鼓励性。这样才会使谈话达最佳效果,尤其是对误入“早恋”学生的谈话,特别要注意谈话的艺术。
(1)借物喻人法。我曾发现班级里的刘某同学有早恋现象,就向他讲起了家乡果园的事。“小时候,我曾在一年冬初发现果树枝上开了一簇小小果花,不久,还结了果!可惜,没几天,霜冻来了,花落果也烂了。让学生明白: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了,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了,这是会受自然规律惩罚的。
(2)以爱化“爱”法。有的学生由于缺少家庭的爱而精神空虚,于是以寻求异性之爱来弥补。谈话时,切莫给他们受伤的心灵再添新伤。应引导他们:只要你爱学习,学习会更爱你。言真情深,方法得体,让其不正常之“爱”得到化解。
(3)“现身说法”法。大胆地向学生承认自己当年也有过早恋现象(也许实际没有),着重指出自己深受其害一成绩下降,最后,耽误了前程不说,“恋人”也是各奔东西。希望自己的悲剧不要在学生身上重演。
教育无小事,小事蕴大理。“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每个班主任都应把爱心融入教育的细节之中,从细微之处入手,充分发挥细节的教育魅力。最好的教育是育人无形、润物无声,是潜移默化,植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