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短期难成气候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ji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电视虽然出货量在增长,但是真正应用起来的却很少。用户体验不好是互联网电视最大的软肋。如何改善互联网电视的用户体验,是互联网电视能否从高清机顶盒、次世代游戏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 本报记者 张楠
  
  之前,DisplaySearch发布了一个报告,报告预测到2015年,全球互联网电视的出货量将超过5亿台,届时将有47%的电视具有互联网访问功能。对于互联网电视厂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数字,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的用户体验实在是不尽如人意。
   之前,有个朋友买了一台65英寸的3D互联网电视,这台电视是这个品牌的顶级型号。这位朋友当时就跟笔者吹嘘,说这台电视可以上网,可以看视频,能当电脑使用。但是事与愿违,它所谓的上网功能,仅能上有限的几个网站,而且这些网站大多年久失修、内容老旧,这让笔者觉得这个功能更多的是一种摆设。之后笔者又试了一下这台互联网电视的媒体播放功能,它又给笔者泼了一盆冷水,很多格式的文件根本无法观看,媒体播放功能依旧是个鸡肋。
   为什么现实和理想有那么大的差距呢?使用习惯是一方面,软件方面不够成熟也是重要的原因。在三屏融合的大背景下,对于用户来说什么是最有吸引力的?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良好的体验。
   反观互联网电视,先不说网络本身提供的内容,单说用户界面这一与用户直接交流的窗口,目前来看还非常不成熟,不管是功能还是操作上都不够完善。再者,目前的互联网电视,用户只能欣赏有限的资源,而且还要通过遥控器进行复杂的操作,体验非常不友好。
   以良好体验著称的苹果,一直在酝酿一款互联网电视,但是它为什么不推出呢?即使之前已经有了在美国很成功的苹果机顶盒,和相当成功的iTunes网上平台。笔者认为苹果也觉得这个互联网电视功能还不够完善。之前就有分析师预测,苹果在2014年之前,不会推出其互联网电视产品,因为目前的Siri和手势控制等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还不够完善,还有产品之间的连通性也不能达到苹果的要求。另外,互联网电视会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产生不可避免的竞争,这也是很多厂商不愿意看到的。
   其实除了产品本身不够完善之外,互联网电视还面临着高清机顶盒、Xbox360、PS3等设备的竞争。在最近几年,体感技术日趋成熟,Xbox360和PS3纷纷引入体感技术,大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这种可扩展性也是目前的互联网电视难以比拟的。除此之外,Xbox360和PS3还能够让用户访问SNS网站、视频聊天、浏览网页等。
   互联网电视虽然出货量在增长,但是真正应用起来的却很少。用户体验不好是互联网电视最大的软肋。如何改善互联网电视的用户体验,是互联网电视能否从高清机顶盒、次世代游戏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精彩言论
  
  惠特曼:
  百分百投入到硬件中
  5月9日,为期两天的惠普2012全球科技影响力峰会在上海举行。惠普全球CEO梅格·惠特曼出席大会闭幕式并指出,硬件业务依然是惠普的核心,惠普对硬件的投入是百分百的,惠普不会变成一家纯粹为用户提供软件和服务的公司。此前,惠普将PC业务和打印机业务合并,惠特曼称,这样可以更好的整合软硬件资源,整合之后的产品线将提升惠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雷军:
  创业要单点切入、快速抉择
  5月10日上午,小米科技CEO雷军表示,互联网创业最忌讳布局,而应强调单点切入。雷军同时建议,互联网经营者做决策不要寄希望于天才的洞察力,而是要快速决断。雷军认为,与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企业最怕提前布局,最忌讳布大局。腾讯也好,百度也好,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深入发展的。一些企业总喜欢做布局,喜欢做大的架构,这样的套路是互联网创业的大忌。
  
  俞永福:
  全球化思考,本地化执行
  “移动互联网是天然的全球化市场,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做到‘全球化思考,本地化执行’。”在5月10日下午举办的移动互联网全球化论坛上,UC优视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做了题为“GoingGlocal”的主题演讲。他表示,UC将通过自己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做中国移动互联网全球化的桥梁,帮助更多的本土企业“走出去”。论坛上,UC优视还联合Evernote、inMobi、新浪、搜狐、凤凰等一批国内外优秀企业,组建了业内首个移动互联网全球化组织——GGL联盟,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余承东:
  不看好互联网公司做操作系统
  5月10日,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确认,华为将和奇虎360共同推出一款手机。谈到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余承东表示,华为将和很多互联网公司合作手机业务,但余承东个人并不看好各个互联网公司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他还对“高端手机低端化将成为趋势,所有手机会变成廉价的终端”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这是对手机制造业缺乏了解。”他认为,尽管手机屏幕、CPU会有一些尺寸、性能方面的公认标准,但廉价手机在质量、体验上仍旧会和高端手机有很大差距。
其他文献
2012年中国软件行业创新企业奖  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家核心领域信息系统大都采用国外软件产品,信息安全日益受到严峻挑战。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曾指出,大力发展自主可控的软件,对于国家的信息安全意义重大关乎国家安全。国产数据库第一品牌人大金仓总裁任永杰博士表示:“我们发挥了金仓数据库高安全、高性能、高可靠、本土化等优势,已逐步应用到国家重点领域核心信息化系统中。”  近年来,国内数据库厂商在国家政策支
云计算是技术,更是商业模式。 随着“云经济”不断发展,业务模式与盈利模式开始浮出水面。未来云服务将涉及各行各业,拓展到几乎所有行业领域,而医疗健康领域由于全民卫生保健的需求,以及海量的数据,为云计算提供了理想的应用场景,从而成为商业轮廓最先清晰的领域。  医疗健康是个巨大的市场。美国现在医疗费用总支出已经占到GDP的17%,2015年要占到20%。而中国这一数字是5.13%,因此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本报讯 4月19日,诺基亚发布201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诺基亚第一季度净营收为73.54亿欧元,同比下滑29%,净亏损9.29亿欧元。这是诺基亚自2011年以来连续四季度财报出现亏损。其中,大中华区销售额骤降70%。  诺基亚2012年第一季度的亏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合资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以下简称诺西)的一次性费用支出。据悉,2010年11月23日,诺西宣布进行战略性重组,此次重组
近日,华硕电脑与英特尔联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了“集大成·智非凡——华硕英特尔2012新品发布会”。会上,来自华硕电脑、英特尔以及相关伙伴厂商代表和媒体记者近300人,共同见证了华硕基于第三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代号:Ivy Bridge)和配套芯片组的7系主板和台式机的诞生。  发布会以历史舞台剧开篇,巧妙结合了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接下来的产品讲解中传递了华硕产品的设计思路:不仅是简单
4月23日,AMD公司正式宣布Radeon HD7700系列显卡和Radeon HD7000M系列显卡在中国区正式上市。基于28nm制造工艺设计的Radeon HD7700系列显卡继承了Radeon HD7900系列显卡的技术特性,搭载了新一代GCN图形架构,支持领先的PCI-Express3.0总线接口、AMD Eyefinity宽域技术2.0、AMD应用程序加速、AMD ZeroCore功耗技
近日,悠易互通发布了DSP(Demand-Side Platform,需求方平台)——悠选iR广告平台。它使用领先的RTB实时竞价优化算法,以互联网营销活动为导向,基于用户数据,用最优的价格为各类广告主在广告交易平台中购买单个流量并展示广告。  在数字营销领域,人们经常形象地把Google的广告交易平台比作股票交易市场。悠易互通产品管理及业务拓展副总裁凌晨更是形象地把悠选iR广告平台比作为一个“菜
“2011年,在中国的NTT DATA集团13家公司的销售额为100亿日元。今后5年,以新成立的NTT DATA(中国)为核心,我们的目标是将销售额提升至现在的5倍。”NTT DATA中国总代表神田文男在NTT DATA中国区总部设立庆典上表示。  神田文男介绍,NTT DATA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电信公司、世界500强排行榜处于第31位的日本NTT集团的核心企业,是提供IT服务并从事IT系统集成的专
近日,联想集团面向行业大客户正式发布包括昭阳K47、昭阳K27、昭阳E47等在内的多款商用笔记本新品。全新的昭阳笔记本家族凭借稳定、安全、高效的特性,以及强大的产品定制和专属服务能力,成了行业用户的明智之选。  联想昭阳系列新品全面采用英特尔最新的Sandy Bridge技术平台,并对昭阳家族的“五维安全”防护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同时辅以多项创新的易用性设计,为用户带来性能强劲、安全稳定、高效易用
信息技术革新,以及IT投资回报率和业务需求方面的压力,迫使CIO们不得不思考数据中心的转型。最近,他们在考虑运营数据中心,而不仅是运维数据中心。大连银行数据中心扩建改造的案例颇具代表性。    克服三大困难成功改扩建    大连银行自2007年在天津设立第一家异地分行开始,已在北京、成都、沈阳、营口等地设立分行。在从地方性银行向全国性银行转型的路上,随着经营规模和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大连银行原有数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院)于1958年成立,是中国南方电网系统内的特大型企业,居全国电力设计行业第二位。电力设计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性的行业,广东院经过50多年发展,承担了大量的工程建设任务,积累了大量的文档资料,同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沉淀了丰富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开始涉足国外市场的广东院意识到充分挖掘知识财富并有效利用的价值,开始做知识管理。  2004年到2010年是广东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