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婆婆遇上妈》向别人的生活望一眼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eiyo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发生在常熟的一起婆婆残害儿媳案件,这两天被人重新挖掘出来。事件中的婆婆和儿媳,在长期的摩擦、冲突之后,终于走向了叙事顶点:婆婆经过仔细的筹划,某天下午将汽油泼在儿媳脸上,趁其视线模糊倒地之际,在儿媳的脖子上连砍十几刀,将她杀害。
  随后,更多的细节被陆续披露出来。儿子和儿媳结婚后,当婆婆的还和他们睡在一间卧室里,有时甚至挤在同一张床上。一次,儿子出差,婆婆把门反锁,把电话线拔掉,不让儿媳进门,儿媳向儿子抱怨,招来毒打。事件主人公的照片,也都经过人肉之手,被曝光在网络上,网友评价:“被害者看起来都很慈善,为什么这样的人也能惹来杀身之祸呢?”能知道的恐怕只有这么多了,更多的细节,只能依靠想象,梅雨天气,家族的阴暗生活和人心的畸变。
  这是《当婆婆遇上妈》这类以婆媳关系为主题的电视剧永远有观众,而且是很多观众的原因。一个女人进入一个家庭,几个陌生人因为婚姻结成某种关系,如果往深处想,这几乎是个童话结构,和格林童话里的故事异曲同工,有许多叵测,许多难以预料之处。我们自己在经受这种难以预料,也希望向别人的生活里望一眼,看看别的家庭结构里是不是也正在发生同样的难以预料可供参照,或者说,供我们心安理得——原来别人家也不过如此。
  表面上看,《当婆婆遇上妈》是一个由活泼软弱的妻子、轻浮无能的丈夫、凶悍无理的婆婆、热情世俗的妈以及一众性格各有缺陷的人组成的故事,不论妻子、丈夫,都是那种自我很淡的人,没有清晰的性格,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遇事对人都有点飘摇。其他人也并不立体鲜明——不像影像中人,不像通常会出现在影像中那种立体饱满的人。但这部电视剧的不同凡响之处大概也在这里,他们更接近我们生活中人,是弱的、淡的、飘忽的,对“自我呈现”没有清晰定位。他们的古怪之处,是很难被发掘并且表现的,所以,有网友将《当婆婆遇上妈》称为“首部微现变异人格的电视剧”——它不是首部与婆媳关系有关的电视剧,而是首部和变异人格有关的电视剧。
  《当婆婆遇上妈》因此有了一层骇人的东西,和常熟杀人案如出一辙,常常被我们忽略,但却和“壁橱里的骷髅”一样时时准备破柜而出。剧中人的冲突,都有一个表面的动机,多数还貌似现实。婆婆对儿媳罗佳的不待见,起点是因为她希望儿子能娶局长的千金,但仔细琢磨,这些动机都是不成立的,指挥着婆婆或者大姑子行事的,不是这些现实动机,不是欲望,只是人性深处的暗黑和畸变。
  《当婆婆遇上妈》里,那些让观众觉得不妥的人,不是坏人,而是怪人。他们其实是舍伍德
其他文献
说起图书馆,人们就会想起书、书架以及书架间静静窜动的人群和静坐伏案的学者,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馆长湛佑祥的话说:信息时代,如果我们不能真正与时俱进,不能真正积极地对图书馆进行改革,图书馆就会失去它时代的意义;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将会被潜行蚀食;一个国家征服自然、征服世界的智慧也将会在无声的信息之战的博弈中渐渐失去生命力。      执着的馆长原本来自“编外”    湛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