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异构同伴互助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ai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11日,针对苏教版第十一册的第12课《姥姥的剪纸》一文,泰兴市教育局教研室在张桥镇组织了一次“同题异构”的语文课例研讨活动,笔者有幸领略了经各镇层层选拔出来的6位优秀青年教师的精彩课堂。“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文本处理,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更有不同的教师风格!“同题异构”震撼了我们的视听,激活了我们的思考。本文试撷取其中部分课例的几个片断(已经笔者整理)来做个赏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和启发。
  案例一:吴翠梅执教(泰兴市南沙镇中心小学)
  教学片断一:
  师:你能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课件呈现的姥姥的剪纸吗?
  生1:栩栩如生
  生2:惟妙惟肖
  生3:出神入化
  生4:巧夺天工
  师:那么课文中到底描绘了哪几幅剪纸,而姥姥又是个“( )的姥姥”呢?请自由朗读全文,相信你们会有体会和发现!
  师呈现小黑板——
  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文中具体描绘的剪纸有( );从中我发现了( )的姥姥。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一读,用时6分钟)
  师:有没有发现,别着急,老师先点几位同学读课文,看看能否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注意纠正读音断句,并再次深入课文思考自读题。
  师点5生读2、4、6、9、13等五小节。(二读,用时4分钟)
  师:读得不错,其他同学想不想读啊?
  生齐答:想。
  师:请这一组开火车读全文。
  生依次读1~13小节。(三读,用时6分钟)
  教学片断二: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三读课文后的收获。课文写了哪几幅剪纸?
  点生答题、他生补充更正:共有4幅:分别是第4小节的“……死死地捂住……无可挑剔”;第7小节的“我抢过来……骑在老牛背上”:第9小节的“一头老牛……啃食青草”;第13小节的“一头老牛……小兔子……”。
  师:找得真全面,我们一小组一句,把这四句再来一起读读!
  生一小组一句齐读。(四读,用时,2分钟)
  师:你能给四幅剪纸取名吗?四人小组可以讨论!
  生补充更正、师点拨启发:喜鹊登枝、兔子骑牛、牛兔吃草和老牛思兔。
  师:现在我们完成自读题的第一个填空了,文中——(师引读)
  生:具体描绘的剪纸有(喜鹊登枝、兔子骑牛、牛兔吃草和老牛思兔)。
  师:剩下的第二个问题,谁来解决一下?
  生1:(技艺高超)的姥姥。
  生2:(疼爱外孙)的姥姥。
  生3:(思念外孙)的姥姥。
  师:课文中还写了怎样的姥姥,浏览课文再想一想、找一找!(五读,用时2分钟)
  生4:(勤劳善良)的姥姥。
   生5:(有求必应)的姥姥。
  师小结:回答得很准确、很全面,至此,姥姥鲜明的形象和特点已经鲜活起来了,可见只要我们认真而投入地读课文,就会有所发现。
  
  教学片断三:
  师课件呈现本课的生字新词。
  师:会读生字新词,但不一定就会写、不一定知道意思和用法。我们这就来学一学这些字词的写法、意思和用法!
  生1:“屯”字的最后一个笔画要注意写法,是竖弯钩,不能写成竖提,钩一定要写到位。
  生2:“爽”字的第十画要注意是个竖撇,不然字写起来就特别难看。
  生3:“岂”我们可以用“山 己”两字相加的方法来记它。
  生4:“刁难”的意思比较难理解,但可以从“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这句话中知道“刁难”就是“为难、不让人顺利地做好事情”的意思。
  师:谁能用“刁难”造句?
  生5:面对别人的刁难,我们不能退缩,而要努力把事情做好!
  最后生齐读生字新词,再完成课后习题:描红。
  赏析:
  也许是第一课时基本不涉及讲解课文。不太容易“出彩”,所以时下公开课上第一课时的人不多,吴翠梅老师就是少数派之一。她不但选择了第一课时。而且上出来的也是原汁原味的第一课时。片断一中吴老师用自读题——“文中具体描绘的剪纸有( )从中我发现了( )的姥姥”带领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了3遍课文,当学生已经读中有悟时,她愣是不让学生回答,吊足了学生的阅读胃口。想来,她是深谙教育心理学的妙用的,这种蓄势待发的策略,收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欲望。片断二中吴老师仍然牢牢抓住自读题的“缰绳”不放,又想方设法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了2遍课文才“开闸放水”,难怪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高涨、表现也出色!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读通课文的过程中整体感知了课文:剪纸的丰富内容和姥姥的鲜明特点。一切是如此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片断三中吴老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字词教学,高年级课堂上还本本分分地进行字词教学真是难能可贵!课堂上,吴老师讲的很少、引得恰当,实实在在地把时间的支配权和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真正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了为学而教和顺学而导,这与许多教师置学会生字和读通课文的“底线”于不顾,热衷于文本重点片断的讲解与梳理,混淆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界限的情形是截然不同的!这样的课堂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指引,有以读为主线的理念支撑,是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的有效课堂。扎扎实实地学习生字、认认真真地读通课文、本本分分地整体悟文,吴老师所做的不正是第一课时的本质和要义所在吗?
  案例二:高胜风执教(泰兴市曲霞镇中心小学)
  教学片断一:
  师:剪纸是一种细活、巧活,可姥姥在闭眼的情况下也能剪出如此有准头的“喜鹊登枝”,你会夸夸她吗?
  生1:姥姥,你不用眼睛也胜过别人用眼睛,你的剪纸总是让人无可挑剔,真是好样的!
  生2:姥姥,你真是神了,不用眼睛也能剪出这么形象生动的“喜鹊登枝”,难怪我从小就听人夸你“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呢!
  生3:姥姥,你真的是剪什么就像什么。闭眼剪纸,真是不可思议,你却做到了,难道真如课文所说“手是你的眼睛,剪刀是你延长的手指”吗?
  教学片断二:
  师:学习了7~11小节中的2个剪纸,我们感受到了姥姥与我之间的爱意弥漫、亲情浓厚,请继续朗读课文的12~13小节,画出具体描写剪纸的句子,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边朗读边圈画边做简单的标注)
  师:课文12~13小节写的是什么内容的剪纸,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一头老牛……小兔子……”,这句话中老牛代表着姥姥,小兔子代表着外孙,我从中体会到姥姥十分思念在外求学的外孙。
  师:12~13小节与7~11小节一样,剪纸内容还是老牛和小兔子,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2:我体会到了姥姥是用剪纸在表达自己对外孙的思念之情。
  生3:我还从“事实上……心境梦境……”中体会到外孙同样在深切思念着姥姥。
  师小结:是啊,我和姥姥的亲情既浓厚又绵长,而连接亲情的桥梁恰恰还是——
  生齐读:姥姥那无可挑剔的剪纸。
  教学片断三:
  师总结:想起剪纸就会想起家乡、想起姥姥,剪纸是连接我和姥姥亲情的桥梁。(师引读)
  生齐读课题:姥姥的剪纸。
  
  师总结:不仅是作者的姥姥,我们的姥姥也一样深深地爱着我们,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温情的字眼——(师引读)
  生齐读:姥姥。
  
  9币布置课堂作业:
  忆及姥姥的剪纸,( )就会进入我的梦境,让我觉得特别( )。
  生1:每当忆及姥姥的剪纸,美丽的家乡就会进入我的梦境,让我觉得特别温馨。
  生2:每当忆及姥姥的剪纸,慈祥的姥姥就会进入我的梦境。让我觉得特别亲切。
  ……
  赏析:
  高胜风老师上的是《姥姥的剪纸》的第二课时,这是一节明显烙有线性结构印痕的语文课,但又是一节洋溢着浓浓语文味的语文课。教学过程和环节沿着文章的自然段落,一节一节地让学生细致地学习和体悟,虽没有新奇的别样处理,但有着朴实的潜心会文和准确的线索把握。高老师紧扣文眼“剪纸”组织教学。让学生自主地亲近语言文字,深入地开展多样化的语言实践!片断一中高老师从剪纸“喜鹊登枝”出发,以“你会夸夸她吗”为切入点,让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说话练习,感知了姥姥的技艺高超;片断二高老师再次从两幅剪纸“老牛与小免”出发,引导学生真切地感悟祖孙亲情的浓厚,认识“剪纸”正是联结祖孙亲情的桥梁:片断三高老师用回归课题的方法总结全文,学生在老师诗一样的语言感染下,由人及己,浓厚亲情立刻在课堂上弥漫开来。一次“姥姥”的深情呼喊,一句填空的真情对话,让情感熏陶和人文滋润落到了实处!三个教学片断、几种语文活动,都是基于文本生发的,都是立于语文本位的,并没有为了所谓的课堂亮点而架空文本和一味地张扬人文。总之,这节课是一节实实在在立足言语内容理解与形式掌握、着眼语文能力形成和情感熏陶的“本色”语文课!
  案例三:鲍凌燕执教(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
  教学片断一:
  师:姥姥的剪纸怎么样?课文还讲了哪些内容?请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生默读全文)
  师:问题想好了吗?不着急,我们再点几个人来读一下全文。其他同学再思考一下问题,看你的发现是否正确和全面?
  (生起立开火车读全文)
  师:好,现在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几方面的内容?(生答、补充更正)
  师点拨启发:1.1~6小节写姥姥剪纸栩栩如生,技术高;2.7~13小节写姥姥爱我,我爱姥姥,亲情深。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少,的确是会读书、爱动脑的好孩子!老师还有个更有挑战性的问题,你们能用小标题概括这两大部分的内容吗?
  生1:技术高;亲情深。
  师:很好,三个字的小标题,这是很明显的答案,还有其他想法吗?别忘了文中的语言啊!
  生2:“技术高”可以用第二小节中“神”来概括;“亲情深”又可以用“爱”字来集中表现。
  师:真是好样的,只用了一个字,更凝练、更准确!
  教学片断二:
  师:自由朗读课文1~6小节,画出能表现姥姥剪纸“神”的语句。
  生边读边思边画。
  生1朗读、答题:“……死死地捂住……无可挑剔”(出自第4小节),我从“死死地、形象生动、无可挑剔”等词语看出,姥姥确实“神”,要知道她可是闭着眼睛摸着剪出“喜鹊登枝”的呀!
  生2朗读、答题:“……普普通通……便要什么就有什么……”(出自第2小节),“要什么就有什么”和“普普通通”的对比让我明白了姥姥真“神”,技艺高超!
  生3:“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中运用的夸张手法也说明姥姥剪纸到了很高的境界。
  师:那么是什么让姥姥有这么高超的剪纸技艺呢?
  生朗读、答题:“熟能生巧……有准头了”(出自第5小节),我从中得知熟能生巧让姥姥达到了人们所说的“神”!
  师小结:一句话,熟能生巧造就了姥姥的技艺高超,姥姥剪纸实在是“神”,同学们很善于读书,能发现文字背后隐藏的有用信息。
  师要求仿写:熟能生巧,总( ),( )都有( )!
  生1:熟能生巧,总(做衣服),(心)都有(分寸了)!
  生2:熟能生巧,总(打字),(手)都有(感觉了)!
  教学片断三:
  师:课文1~6小节用剪纸“喜鹊登枝”告诉我们姥姥剪纸实在“神”,而课文7~13小节又是用什么剪纸来表现祖孙亲情深的呢?请默读7~13小节。圈画出相关的语句,用心体会姥姥和我之间的浓厚亲情。
  (生默读、圈画、体会)
  师:谁先来说说7~13小节写了哪几幅剪纸?
  生朗读、答题:一共写了3幅,分别是第7小节的“我抢过来……骑在老牛背上”;第9小节的“一头老牛……啃食青草”;第13小节的“一头老牛……小兔子……”。
  师:找得真准真全。同学们,这3幅剪纸有什么异同吗?这与祖孙亲情深有关吗?你怎么体会的?
  生1:“唔,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出自第9小节),3幅剪纸当中的老牛和小兔子实际是暗指姥姥和我!
  生2:我的体会是:在剪纸当中,小兔子骑在老牛背上是说我非常依赖姥姥;老牛和小兔子同在草地吃草是说姥姥和我有福同享;而老牛出神地望着远去的小兔子更能说明姥姥孤独,十分思念我,这些都可以看出姥姥和我的亲情深!
  师:想象丰富、体会深刻,姥姥和我的亲情这么深,我们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大家先自由练读这3句,再请每个小组各自齐读其中1句。
  师:姥姥剪纸表达的是姥姥的情感,我的情感又体现在哪儿呢?
  生朗读、答题:我从“事实上……心境梦境……”中体会到我对姥姥的思念也一样的绵长!姥姥爱我。我也恋姥姥!
  师:说得多好啊,“姥姥爱我,我也恋姥姥”。让我们一齐起立读一读作者的心声:事实上——(师引读)
  生:我不管……
  赏析:
  鲍凌燕老师上的也是《姥姥的剪纸》的第二课时,她的课是典型的整体——部分——整体的“总分总”模式的语文课。这种教学模式符合语文的学习本质,也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改提倡的诸多语文课教学模式之一。片断一中鲍老师以“姥姥的剪纸怎么样?课文还讲了哪些内容”为“牛耳”,巧妙地用问题杠杆引领学生积极自主地到语言文字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收获:此处更让人叫绝的是用“小标题”概括文本内容的环节,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锤炼了学生的语言。一个“神”字、一个“爱”字的浮出水面,为整体到部分教学策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片断二中鲍老师带领学生围绕“神”字,以“哪些地方表现出神”的问题组织学习,学生凭借描写“喜鹊登枝”等关键语句和关键字眼领会了姥姥的“技艺高超”。而顺势开发的句子仿写,更是链接了学生的生活情境,提升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片断三中鲍老师和学生继续围绕一个“爱”字,以“哪些地方表现出爱”的问题组织学习,先让学生找出两幅剪纸“老牛与小兔”,再从读、说、议等多个途径领悟了祖孙之间的浓厚亲情。三个简单的问题统领了整个课堂教学,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的效果。与高老师由内容到中心的归纳式教学不同,鲍老师用的是由中心到内容的演绎式教学。我喜欢高老师语文课堂的“实”,我更喜欢鲍老师语文课堂的“实”、“活”兼备。
  “同题异构”的这种课例研讨。让不同的老师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再相互听课观摩、说长论短,研讨得失,这既能让做课者发现自我设计和实践的优缺点,以便扬长避短;又能让做课者发现他人设计和实践的优缺点,以便取长补短;更能让听课者。从相同的“材料”、不同的“佳肴”中比较反思各做课者“烹调”的优劣,从而将他人处理文本和驾驭学生的思路与方法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上,甚至可以以他人的课堂作为类推发散的原点,延伸和创新出属于自己的优秀课堂。
  “同题异构”的课例研讨模式为所有的研讨者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和想象空间,呈现了多元化的教学思路和课堂情景,这十分有利于同伴之间眼界的开阔、视界的融合、智慧的碰撞和思想的点燃,着实是一种值得推而广之的省力又高效的提升校本教研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路径!
其他文献
中职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如何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斯的课题和挑战。针对中职生不乐学不好学的特点,怎样调动学生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读罢案例,很为文中的李欣同学而欢欣鼓舞.因为有了这次的“意外失火”,让他展示出了自己的过人之处,也让他获得了久违的老师、同学的关注与赏识。然而同时,我更为生活中许许多多像李欣一样的“脏、乱、差”,并仍然“让老师头疼得无计可施的学生”而深深地担忧,他们没有李欣那样的幸运,毕竟“失火”这样的意外可遇而不可求。为此,他们不得不还像以前的李欣一样苦苦地“寻找”、甚至“自我创造”让自己脱颖而出、引人注目的机
【摘要】如何通过微课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等,已经成为微课教学改革的困境。文章一方面总结分析了微课教学的优势,另一方面针对目前微课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度阐述,力求找到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促使微课课堂更加深度、广度和高度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微课;价值;困境;对策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高中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以下几点尝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摘 要】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高校在其行使管理活动中与学生利益冲突,侵害学生正当权利的情况时有发生,学生起诉高校案件屡见报道。其冲突的原因就是高校法治不足。因此,高校必须加强贯彻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权利为本位的法治理念,加强高校管理的法治化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平衡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  【关键词】高校管理权 大学生权利 权利冲突 权利救济  近些年
辅导员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以高职嬲量妻堑垄孝点:.。怂幸重导要.6堡位入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体育游戏起源于人类生活,属于教育范畴。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游戏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