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层电刺激定位功能区的有效刺激参数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a_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中央区癫痫时,皮层电刺激功能区定位的有效刺激参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连续收治的21例中央区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皮层电刺激功能定位时,感觉、运动及后放电阈值之间的差异以及与阈值相关的因素.结果 运动、感觉、后放电的平均阈值分别为:(3.48±0.87)mA、(3.86±1.31)mA和(4.84±1.38)mA.后放电阈值高于运动、感觉阈值(P<0.05),且与病史呈负线性关系.结论 以频率50 Hz、脉宽0.2 ms、刺激强度8 mA以下等刺激参数行皮层电刺激定位功能区是安全可靠的;皮层功能定位应个体化实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颞叶蛛网膜囊肿行囊肿-腹腔分流术后出现的裂隙脑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依据,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这种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了经过本文通信作者治疗的6例颞叶蛛网膜囊肿行囊肿-腹腔分流术后出现裂隙脑室综合征患儿的影像学资料、治疗经过和治疗结果.结果 男4例,女2例.平均发病年龄57.5个月.治疗方法为使用可调压力的抗虹吸分流管泵更换原有分流管泵或联合使用脑室-腹腔分流.6例患者临
目的 探讨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诊手术处理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1996年6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无锡解放军一○一医院因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而住院的508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8例患者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3d内手术,采用额颞入路或标准翼点入路503例,经前纵裂入路5例;508例中去骨瓣减压55例.手术动脉瘤瘤颈夹闭453例,夹闭加包裹32例,中动脉动脉瘤孤立加颞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搭桥
学龄前小儿重型颅脑损伤重、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为提高其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本文对我院2001-2007年收治学龄前小儿重型颅脑损伤4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期刊
目的 总结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方法 10例中P1段3例,P2段5例,P3段2例.P1段动脉瘤采用颞下+翼点联合入路,P2、P3段动脉瘤采用颞下入路.在微血管多普勒监测下7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2例行血管塑形动脉瘤夹闭术,1例行动脉瘤孤立术.其中3例巨大动脉瘤行动脉瘤切除术.结果 10例患者中6例恢复良好,2例术后出现动眼神经
由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承办“第四届重庆国际神经外科论坛”将于2011年8月5日—7日在重庆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神经外科界著名专家,就神经外科基础及常见疾病的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同与会学者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期刊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和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2011北京全国神经创伤专题研讨会暨首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将于2011年9月2—5日在北京召开。
期刊
目的 观察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 STN - DBS)治疗3例Meige综合征患者的术后长期疗效.方法 3例Meige综合征患者接受双侧脑深部电极刺激术,术中微电极记录确定准确靶点定位,术后进行参数程控.术后1、3、6、12、24个月及最后一次复诊时进行随访,采用BFMDRS评价治疗效果,观察参数变化.结果 3例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时3例患者BFMDRS总评分、运动评分及
目的 探讨超薄多层螺旋CT、颅骨三维图像重建和脑灌注成像在急性颅脑外伤动态变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5例急性颅脑外伤(TBI)检查资料,均于伤后3-6h行常规多层螺旋CT(MSCT),超薄多层螺旋CT以及颅骨三维图像重建和脑CT灌注成像(CTP)检查,全部病例于伤后2-7d动态复查MSCT和超薄MSCT,将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评价.
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日益成熟,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切除垂体腺瘤的指征也越来越宽,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5].本院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切除27例垂体腺瘤,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价强化胰岛素治疗(IIT)与常规胰岛素治疗(CIT)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系统性检索中、外文文献数据库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eview Manager软件进行荟萃分析.评价指标包括:早期(住院期间)病死率、远期(3个月后)病死率、感染率、远期神经功能损伤量表(NSS)评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共有12篇文献、共计1 277名患者纳入本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