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在现代语文教学理论中,对话既是教学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目的。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笔者就中学语文对话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对话教学 高效 语文课堂
一、师生平等——对话教学的灵魂
“对话”首先要求师生平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有更充分的体现;民主平等,课堂里才会飞出欢乐的歌。对话教学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它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是创造的、生存的教学,是以人为本的高效教学。它使课堂变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并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对话教学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學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和过去的教学中讲授法占大半壁江山,甚至整壁江山相比,新课改以后语文课堂中确实有了更多的学生的参与、师生的交流。但笔者看到语文课堂中的“对话”还多数限于师问生答,而教师提问多是为了方便引导新知精心加工的问题,对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来得有点突兀,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话”前提也是要求师生平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有更充分的体现。民主平等,课堂里才会飞出欢乐的歌。“能够创造民主、开放、温暖、和谐的课堂的教师,一定是具有宽容、民主精神和尊重儿童的优秀品质的教师。”多少年来,老师是“孩子王”,在学生的心目中高高在上,在知识上更是居高临下,一锤定音,老师、学生都习惯了师问生答,教师点评、总结,课堂上精彩的对话很难听到。为此我们老师首先要做的是理念上的转变,宽容、民主,做谈话中的首席,而不是独裁者,平等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谈话多肯定、少批评,努力发现学生谈话中的闪光点,正确面对学生的提问,这样的谈话才会碰出思想的火花,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二、巧设问题——对话教学的前提
一个出色的问题的提出比一个出色的答案更重要,一个出色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兴趣,会给学生们的思考开辟新的方向,会带来更多的出色的答案。问题设计在语文对话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当然,高效的语文课堂的问题不应是预设而应是一种生成,但笔者更觉得是一种预设下的生成,要求教师吃透文本,了解学生,有了精心准备做基础,才会有自然而然的生成。在教学中如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找准教学的契合点,设计出既具有挑战性,探究性,又富有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整个课堂就能显出活力,充满生气。
三、巧用方式——对话教学的关键
1.生本对话。即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与教材进行对话: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内容?我已经学会了什么?我的问题是什么?这个环节是基础,“只有自主学习,才能造就自主发展的人。”只有有了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后面的对话才是知识的学习、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这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无言的对话,同时又是一个最重要的对话方式。
2.生生对话。所谓“生生对话”,即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它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课改思想的重要方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生与生之间的对话合作,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生生对话中学生根据已有的思考,在小组中开展对话,彼此帮助解决一些问题。其中不能解决的共同问题自然会逐步明晰。“生生对话”对培养学生语文多方面能力、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师生对话。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互动的对话,通过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是师生之间全方位的、跨时空的交流。
笔者认为对于这几种对话方式的选择和运用,贵在把握它们各自的重心。在生本对话中,贵在引导学生融入教材,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疑点,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如果说生本对话的关键是“进得去”,那么生生对话则是“出得来”,“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相互间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要重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建立合作式学习。学生之间年龄、心理、知识水平最相近,所以在交往中最放松,最能形成真正的交流互动。这是生生对话的“闪亮”之处。在生生对话中教师应不仅仅是善于等待和倾听,更要善于投“石”,让这“一石”激起“千层浪”。
自然,“对话”的平台一旦构建成功,教学中师生将产生共振的互感效应,形成激烈的氛围走向,学生会大胆的质疑,能充分的表达,并热烈的交流,那么多向的触发将比比皆是。在对话中,学生心智得到锻炼,个性有所张扬,情趣受到陶冶,对知识与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得到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自我价值也有了更好的展示空间,师生的思想与能力一起得到提升,语文课堂也必然走向高效。
(作者单位:淮安市王兴镇初级中学)
编辑/杨俊飞
【关键词】对话教学 高效 语文课堂
一、师生平等——对话教学的灵魂
“对话”首先要求师生平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有更充分的体现;民主平等,课堂里才会飞出欢乐的歌。对话教学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它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是创造的、生存的教学,是以人为本的高效教学。它使课堂变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并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对话教学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學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和过去的教学中讲授法占大半壁江山,甚至整壁江山相比,新课改以后语文课堂中确实有了更多的学生的参与、师生的交流。但笔者看到语文课堂中的“对话”还多数限于师问生答,而教师提问多是为了方便引导新知精心加工的问题,对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来得有点突兀,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话”前提也是要求师生平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有更充分的体现。民主平等,课堂里才会飞出欢乐的歌。“能够创造民主、开放、温暖、和谐的课堂的教师,一定是具有宽容、民主精神和尊重儿童的优秀品质的教师。”多少年来,老师是“孩子王”,在学生的心目中高高在上,在知识上更是居高临下,一锤定音,老师、学生都习惯了师问生答,教师点评、总结,课堂上精彩的对话很难听到。为此我们老师首先要做的是理念上的转变,宽容、民主,做谈话中的首席,而不是独裁者,平等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谈话多肯定、少批评,努力发现学生谈话中的闪光点,正确面对学生的提问,这样的谈话才会碰出思想的火花,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二、巧设问题——对话教学的前提
一个出色的问题的提出比一个出色的答案更重要,一个出色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兴趣,会给学生们的思考开辟新的方向,会带来更多的出色的答案。问题设计在语文对话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当然,高效的语文课堂的问题不应是预设而应是一种生成,但笔者更觉得是一种预设下的生成,要求教师吃透文本,了解学生,有了精心准备做基础,才会有自然而然的生成。在教学中如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找准教学的契合点,设计出既具有挑战性,探究性,又富有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整个课堂就能显出活力,充满生气。
三、巧用方式——对话教学的关键
1.生本对话。即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与教材进行对话: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内容?我已经学会了什么?我的问题是什么?这个环节是基础,“只有自主学习,才能造就自主发展的人。”只有有了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后面的对话才是知识的学习、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这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无言的对话,同时又是一个最重要的对话方式。
2.生生对话。所谓“生生对话”,即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它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课改思想的重要方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生与生之间的对话合作,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生生对话中学生根据已有的思考,在小组中开展对话,彼此帮助解决一些问题。其中不能解决的共同问题自然会逐步明晰。“生生对话”对培养学生语文多方面能力、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师生对话。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互动的对话,通过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是师生之间全方位的、跨时空的交流。
笔者认为对于这几种对话方式的选择和运用,贵在把握它们各自的重心。在生本对话中,贵在引导学生融入教材,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疑点,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如果说生本对话的关键是“进得去”,那么生生对话则是“出得来”,“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相互间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要重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建立合作式学习。学生之间年龄、心理、知识水平最相近,所以在交往中最放松,最能形成真正的交流互动。这是生生对话的“闪亮”之处。在生生对话中教师应不仅仅是善于等待和倾听,更要善于投“石”,让这“一石”激起“千层浪”。
自然,“对话”的平台一旦构建成功,教学中师生将产生共振的互感效应,形成激烈的氛围走向,学生会大胆的质疑,能充分的表达,并热烈的交流,那么多向的触发将比比皆是。在对话中,学生心智得到锻炼,个性有所张扬,情趣受到陶冶,对知识与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得到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自我价值也有了更好的展示空间,师生的思想与能力一起得到提升,语文课堂也必然走向高效。
(作者单位:淮安市王兴镇初级中学)
编辑/杨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