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钙液态渣及低模数砂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

来源 :混凝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t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增钙液态渣及低模数砂的基本性质,并通过模数调配制备优质的预拌混凝土,并测试评价其综合性能。研究表明,增钙液态渣具有比较好的级配,代替天然砂性能比较稳定。鉴于其细度模数偏高,采用微破碎加工、部分替代砂和直接与天然低模数砂复合三种方式,制备的预拌混凝土,不仅具有很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而且,经外加剂调配,可制备优质的预拌混凝土。工程实例表明:采用原状渣与低模数砂复合制备的C30P8F200、C40P8F200预拌混凝土,均满足工作性、强度、抗渗性和抗冻融循环等多项指标的技术要求。
其他文献
“淡化科技档案概念”观点提出的大背景是确立广义科技文件概念。科技文件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科技文件与文物、“实物档案”.与科技图书、期刊以及科技资料(科技情报)等信息源
清华大学金峰教授和安雪晖教授于2003年提出堆石混凝+(Rock-filled Concrete,简称RFC)施工技术以来,凭借其低成本、低水化热、高品质、高效率的特点成功在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和向家
铜-黄公路涵洞衬砌混凝土在火灾中的损伤特征显示了变色、裂隙发育和逐层剥落的宏观特征.在显微尺度下受损混凝土裂隙的类型及其扩展规律和矿物相变显示了,中等损伤程度下裂
“大文件观”貌似引进西方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理论体系.而实质是传统的“档案来源于文件”的传统观点的现实翻版.并构成了对档案学理论基础的毁灭性破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造成
根据积石峡面板堆石坝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在满足工作性、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从粉煤灰掺量、功能性外加剂(萘系、聚羧酸类)角度优化了混凝土配合比;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煅烧温度的
摘 要: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界关于档案本质属性问题的研究状况,尝试对这一时期撰文著述的学术观点按照对原始记录性的承认和继承、与原始记录性比较接近的观点以及对原始记录性质疑并提出新观点这样的顺序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仍是我国档案学界的共识性问题”等结论,以期能给我国档案本质属性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档案;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综述  “档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