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材中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一点质疑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美国宪法,总统权力,三权分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66-02
  美国是继英国之后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国家。不但如此,它还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新的资产阶级统治形式——民主共和制。继美国之后很多国家也都采用了这种体制。它借鉴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分属于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者平等合作但又相互制衡,确保了美国政治的稳定,进而也保证了美国经济在独立后200多年的持续发展。可以说美国是世界上采用民主共和制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因此,多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都详细地介绍了美国民主共和制建立的过程及其特点。
  遗憾的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在介绍美国总统权力时出现了一些错误,这可能会对师生产生一些误导。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的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在第41页中这样写道:
  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1996年6月1日实施《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这样,课文中文字表述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和“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是并列的关系。“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修饰的仅仅是“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这一句话,对“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并不适用。
  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版本的教科书是怎样叙述的。
  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在《美国的诞生》一课的“自由阅读卡”中写道:
  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以任命部长、驻外使节、最高法院法官以及对外缔结条约等。
  大象出版社在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美国的联邦制》中说:
  (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拥有最高行政权,又是武装部队总司令,拥有经参议院同意任命高级官吏的权力和对外缔约权。
  我们再来看一下高校政治史教材在这方面的描述。云南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马啸原教授在其著作《西方政治制度史》中写道: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委任合众国的所有官员”。但宪法又规定:总统提名,并经咨询参议院和取得其同意,任命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和任命手续未由本宪法另行规定而应由法律规定的和众国的所有其他官员。
  然后,我们再看一看美国1787年宪法的英文原文。美国总统的权利之规定可见于1787年宪法第二条之其第二款规定:
  Article II Section 2.
  He shall have Power, by and with the Advice and Consent of the Senate, to make Treaties, provided two thirds of the Senators present concur; and he shall nominate, and by and with the Advice and Consent of the Senate, shall appoint Ambassadors, other public Ministers and Consuls, Judges of the supreme Court, and all other Offic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whose Appointments are not herein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which shall be established by Law.
  翻译过来就是:
  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2/3的人赞成;总统应提出人选,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一切其他在本宪法中未经明定、但以后将依法律的规定而设置之合众国官员。
  这样看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在介绍美国总统权力内容时是不准确的。
  同时,从三权分立的角度讲,美国总统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恰恰是美国权力相互制衡的体现。
  从美国政府权力运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2005年10月25日光明网的一则新闻写道:
  10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宣布,提名现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本·伯南克接替将于明年初任期届满的艾伦·格林斯潘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主席。这一提名尚需得到参议院的批准。
  新华网2009年1月22日的一则报道说:
  美国参议院21日以94票对2票的绝对优势,批准奥巴马总统关于希拉里担任国务卿的提名。
  21世纪网2010年1月29日的一则消息的内容为:
  美国国会参议院28日以70比30的最终投票结果确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连任,任期4年,从今年2月1日开始。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将这部分内容修改为:“总统有权提名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均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作者简介】侯起中,男,1969年生,河南新乡人,中学一级教师,安阳市实验中学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及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全骜颉】
其他文献
[关键词]评分,能力层次,操作细则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21-02    一、争论    本人负责2010年全国卷40题第(3)小题黑龙江省的评阅工作。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国家考试中心没有像以往那样提供一个具体、可操作的评分标准,而是仅在“观点”“论证”“表述”三个方面提供了“参考标准”,由各省自行制定“评分标准”。在讨论该问题
关键词 丝绸之路,丝绸,考古,中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09-04  汉武帝于公元前141年继位,两年后即公元前139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可见汉帝国的头等大事是解除匈奴的威胁。如果上一节以“领略大汉雄风”为主题,本节课接叙张骞的凿空之旅,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历史情境。张骞出使西域只是第一次将中原与天山南北地区连为一体,今天所说的经过
[关键词]历史课程标准,国家认同,自我,他者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3-0066-06   近代以来,历史教育逐渐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国家认同自然也就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历史教育的方向与策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对于国家的认同。根据香港大学的调查,1997—2014年,香港人的国家认同始终处于严重下滑状态。①这种
关键词:听评课,课堂观察,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7-0051-05  听评课,是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掌握的主要技能,是教师参与课堂研究的重要方式,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业务活动。但传统的听评课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中国教育百科全书》认为,听课就是“指领导对课堂教学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 “土改”,地权变动,政权变动,历史逻辑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23-0025-04   一、学理探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较为详尽地阐述了课程结构的设计依据。其中首先提到:“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要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规定,并考虑到与初中、大学相关专业的衔接,依据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①这意味着在课程设计
关键词 历史主体,历史主体观念,中学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3-0055-06   为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历史空间和历史空间观念这两个重要概念的涵义,笔者近来认真读了几本历史地理学专著。阅读过程中,历史地理学者的一些精辟论述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在其编著的《中国历史地理学》一书的“导言”中
关于中美历史教育的差异,许多专家和学者都有过论述。本文拟从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入手,管窥中美史料教学的差异,并冀图由此得出一点启示。中国案例来自北京市第七中学梁爽老师,获得北京市初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虽然属于个人作品,但获奖则意味着官方对于这种设计思路的认可。美国案例来自康涅狄格州的“美国史教学计划”(TAHP),①属于官方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美国历史教育界对于什么是“好的史料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欧洲,文明多元,封君封臣,庄园,商业发展,市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5-0021-09 “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从属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单元的内容要求是:“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关键词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达成,挑战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03-06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技术革新速度的加快,基础教育课程应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这一背景下问世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简称新版课标),体现着我国深化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面对不可逆转的社会变化,我们需要重新设计课程
摘 要1821年赦令是帝俄政府调整美洲殖民政策的重要文件,内容涉及俄属美洲的边界、领海、贸易等方面。赦令具有明显的对外性质,旨在处理俄属美洲与外国势力的关系,确立俄属美洲的统治权。1821年赦令的颁布加剧了美洲西北海岸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面对来自英、美两国的巨大压力,帝俄政府的态度随后发生变化,基本放弃了原来的政策主张。从历史的维度来分析,帝俄政府态度的这种嬗变正是其全球战略布局、西北海岸国际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