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八道湾组辫状河三角洲相的识别及特征

来源 :石油天然气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长期以来被认为属于单调的辫状河沉积。为了更好地探明八区八道湾组油气潜力,提供老井挖潜的有利区带,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充分利用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八区八道湾组的沉积特征。从中识别出多种沉积相类型,特别是首次识别出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表明,辫状河三角洲以具较高的砂泥比、巨厚层的砂体叠加,极其发育的双向交错层理、浪成交错纹理,发育规则水平层理的暗色泥岩,典型的河口砂坝垂向层序和以纹层清晰的砂泥簿互层为标志的水下天然堤沉积为其特征,并与湖泊共生。共识别出3种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耐盐疏水缔合聚合物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采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研究了不同浓度聚合物对原油模拟油与模拟水体系的界面张力、界面剪切粘度、Ze
运用镜质体反射率(R.)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两种古温标,对苏北盆地高邮坳陷进行了古地温梯度反演.结果表明,该区平均古地温梯度为40.8~41.3℃/km,高于现今平均地温梯度.同时
选用72只20周龄母鸡作为试验动物,按单因子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4只鸡,分别添加0、0.5%和1%共轭亚油酸(CLA)的日粮,以研究CLA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中胆固醇和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