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VitB2联合蒙脱石散、葡萄糖酸锌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的护理效果。 方法 将148例合并有口腔疱疹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洁口腔后,用VitB2联合配制液直接涂于疱疹面;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洁口腔后,用金喉健喷雾剂直接喷于疱疹面。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患儿进食后哭闹、流涎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VitB2联合配制液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的护理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用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VitB2联合配制液;手足口病;口腔疱疹;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81.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3-0103-02
口腔疱疹为手足口病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2010年至今,我院为手足口病患儿定点收治医院。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分为四期[1],疱疹性口腔炎属于临床一期表现,多在发热后的1~2 d,颊黏膜、软硬腭、舌面及齿龈唇内面出现疱疹,多为粟粒大小、鲜红色或玫瑰红色斑疹、丘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2~3 mm大小、灰白色糜烂面或浅表溃疡,患儿出现疼痛、流涎、拒食、哭闹不安等临床表现。我们采用VitB2联合蒙脱石散、葡萄糖酸锌配制液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6~8月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73例,其中148例口腔内有散在的疱疹及溃疡。年龄在5个月~6岁,其诊断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2]。将14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8 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上均无明显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进食后均给予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口腔,于餐后半小时进行, 口腔护理每日3~4次。观察组在进行口腔护理之前,先配制涂口液,即用0.9%氯化钠溶液30 mL加入VitB2 5~10 mg、蒙脱石散1.5 g、葡萄糖酸锌10 mg调成糊状。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口腔后,用消毒干棉签充分蘸取配制液涂于疱疹处,每日3次,视情况可增加1~2次;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口腔后,将金喉健喷雾剂摇匀后直接喷于口腔疱疹处,每日3~4次,每次3~5喷[3]。两组患儿用药后1 h内暂停饮水或进食,以免影响用药效果。另外,加强饮食指导,指导患儿家长避免给患儿进食过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防止损伤口腔黏膜和刺激创面。每日口腔护理时,评估创面情况并记录。
1.3 疗效判断
观察患儿进食后哭闹、流涎情况和疗效[4]。显效:用药2~3 d 后,体温正常,疼痛停止,流涎消失,主动进食,疱疹消退;好转:用药3~5 d后,体温正常,疼痛减轻,流涎减少,能进食,疱疹减少或消失;5 d后,疼痛持续、症状体征仍未改善、或需改用其他方法处理及转诊治疗视为无效。有效率=显效 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口腔溃疡情况比较
采用两种方法分别进行5 d的口腔护理后,观察口腔溃疡的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0%和88.5%;治愈时间分别为(5.57±1.11)d和(5.73±1.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8.97,P < 0.05)。
2.2两组患儿进食后症状比较
比较患儿进食后哭闹、流涎情况,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14.23、15.81,P = 0.045)。
2.3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5%(χ2=9.031,P = 0.012)。
3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5]。其中皮疹和口腔溃疡是手足口病的特征性病变[6]。口腔疱疹通常出现在颊黏膜、软硬腭、舌面以及齿龈唇内面,疱疹破溃后形成2~3 mm大小、灰白色糜烂面或浅表溃疡。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等污染的手、毛巾、食具等传播,因此,有效的口腔护理既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也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维生素B2可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参与细胞生长代谢,能加快上皮组织和肉芽组织生长,可帮助修复受损的黏膜上皮细胞[7];蒙脱石散是一种天然铝镁的硅酸盐,能保护消化道黏膜免受病毒感染引起的组织学变化,其覆盖在消化道黏膜上能够促进上皮细胞恢复、再生,加速创面愈合,对口腔黏膜表面的各种致病因子有很强的固定、抑制作用[8];葡萄糖酸锌是体内多种酶的组成的必要成分和激活剂。其中较重要的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在能量代谢及抗氧化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锌还参与RNA、DNA及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组织再生,可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加速溃疡愈合[9]。
我们采用VitB2联合蒙脱石散、葡萄糖酸锌配制液治疗手足口病的口腔疱疹,可明显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与金喉健喷雾剂对照组相比,发现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退疹和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副作用及并发症。
综上所述,采用VitB2联合蒙脱石散、葡萄糖酸锌配制液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取得较好疗效。因其口味好、患儿易接受,且无副作用、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朱启镕,黄立民,杨思达,等. 手足口病临床分期及对策[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3):241-24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J]. 中国社区医师,2009,25(9):6-7.
[3] 钱丹丹,兰和魁,陈剑锋,等. 金喉健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80例[J]. 世界中医药,2012,7(2):119.
[4] 吕不亚. 2种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对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的疗效观察[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40(7):73-74.
[5] 赵成松,赵顺英. 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和应对策略[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19.
[6] 肖和贤. 喜炎平联合康复新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38-1740.
[7] 金有豫. 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6.
[8] 刘萍. 蒙脱石散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102例[J]. 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52-53.
[9] 刘冬霞,穆继玉. 维生素B2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 兵团医学,2012,32(2):4-5.
(收稿日期:2013-02-22)
[关键词] VitB2联合配制液;手足口病;口腔疱疹;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81.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3-0103-02
口腔疱疹为手足口病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2010年至今,我院为手足口病患儿定点收治医院。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分为四期[1],疱疹性口腔炎属于临床一期表现,多在发热后的1~2 d,颊黏膜、软硬腭、舌面及齿龈唇内面出现疱疹,多为粟粒大小、鲜红色或玫瑰红色斑疹、丘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2~3 mm大小、灰白色糜烂面或浅表溃疡,患儿出现疼痛、流涎、拒食、哭闹不安等临床表现。我们采用VitB2联合蒙脱石散、葡萄糖酸锌配制液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6~8月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73例,其中148例口腔内有散在的疱疹及溃疡。年龄在5个月~6岁,其诊断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2]。将14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8 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上均无明显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进食后均给予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口腔,于餐后半小时进行, 口腔护理每日3~4次。观察组在进行口腔护理之前,先配制涂口液,即用0.9%氯化钠溶液30 mL加入VitB2 5~10 mg、蒙脱石散1.5 g、葡萄糖酸锌10 mg调成糊状。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口腔后,用消毒干棉签充分蘸取配制液涂于疱疹处,每日3次,视情况可增加1~2次;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口腔后,将金喉健喷雾剂摇匀后直接喷于口腔疱疹处,每日3~4次,每次3~5喷[3]。两组患儿用药后1 h内暂停饮水或进食,以免影响用药效果。另外,加强饮食指导,指导患儿家长避免给患儿进食过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防止损伤口腔黏膜和刺激创面。每日口腔护理时,评估创面情况并记录。
1.3 疗效判断
观察患儿进食后哭闹、流涎情况和疗效[4]。显效:用药2~3 d 后,体温正常,疼痛停止,流涎消失,主动进食,疱疹消退;好转:用药3~5 d后,体温正常,疼痛减轻,流涎减少,能进食,疱疹减少或消失;5 d后,疼痛持续、症状体征仍未改善、或需改用其他方法处理及转诊治疗视为无效。有效率=显效 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口腔溃疡情况比较
采用两种方法分别进行5 d的口腔护理后,观察口腔溃疡的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0%和88.5%;治愈时间分别为(5.57±1.11)d和(5.73±1.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8.97,P < 0.05)。
2.2两组患儿进食后症状比较
比较患儿进食后哭闹、流涎情况,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14.23、15.81,P = 0.045)。
2.3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5%(χ2=9.031,P = 0.012)。
3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5]。其中皮疹和口腔溃疡是手足口病的特征性病变[6]。口腔疱疹通常出现在颊黏膜、软硬腭、舌面以及齿龈唇内面,疱疹破溃后形成2~3 mm大小、灰白色糜烂面或浅表溃疡。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等污染的手、毛巾、食具等传播,因此,有效的口腔护理既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也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维生素B2可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参与细胞生长代谢,能加快上皮组织和肉芽组织生长,可帮助修复受损的黏膜上皮细胞[7];蒙脱石散是一种天然铝镁的硅酸盐,能保护消化道黏膜免受病毒感染引起的组织学变化,其覆盖在消化道黏膜上能够促进上皮细胞恢复、再生,加速创面愈合,对口腔黏膜表面的各种致病因子有很强的固定、抑制作用[8];葡萄糖酸锌是体内多种酶的组成的必要成分和激活剂。其中较重要的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在能量代谢及抗氧化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锌还参与RNA、DNA及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组织再生,可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加速溃疡愈合[9]。
我们采用VitB2联合蒙脱石散、葡萄糖酸锌配制液治疗手足口病的口腔疱疹,可明显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与金喉健喷雾剂对照组相比,发现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退疹和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副作用及并发症。
综上所述,采用VitB2联合蒙脱石散、葡萄糖酸锌配制液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取得较好疗效。因其口味好、患儿易接受,且无副作用、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朱启镕,黄立民,杨思达,等. 手足口病临床分期及对策[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3):241-24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J]. 中国社区医师,2009,25(9):6-7.
[3] 钱丹丹,兰和魁,陈剑锋,等. 金喉健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80例[J]. 世界中医药,2012,7(2):119.
[4] 吕不亚. 2种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对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的疗效观察[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40(7):73-74.
[5] 赵成松,赵顺英. 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和应对策略[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19.
[6] 肖和贤. 喜炎平联合康复新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38-1740.
[7] 金有豫. 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6.
[8] 刘萍. 蒙脱石散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102例[J]. 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52-53.
[9] 刘冬霞,穆继玉. 维生素B2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 兵团医学,2012,32(2):4-5.
(收稿日期:201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