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高速公路建设中工程变更与工程索赔管理的探讨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f1s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设高速公路工作期间,如果出现项目变更情况,很容易增加施工成本,降低经济收益,危及施工企业的后续发展。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工程变更及索赔管理工作予以重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简要分析了引起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期间变更、索赔项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目的在于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变更;工程索赔;管理
  通常来讲,在高速公路工程即将完成时变更项目,索赔的资金约占合同总额的10%左右,变更索赔管理工作效率较高、质量较好,相反,如果索赔管理水平较低,则索赔的金额比例相对较大。以下简要针对高速公路建设变更及索赔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1 引起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期间变更、索赔项目的原因
  在项目工程施工期间,存在的风险较多,并且同索赔存在密切的关联。例如:由于变更设计内容而使项目工程量或者数目增加,从而对合同要求的工期造成影响;尽管变更的内容遵照合同规定支付,然而,承包企业有权利向业主申请延期的要求,也就是工期索赔。假如业主规定施工时间不可以改变,则承包企业有权利提出增加资金投入,也就是费用索赔。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变更、索赔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通常来讲,引发变更、索赔项目的因素包含以下几方面:
  1.1设计方工作精细程度较低
  从项目设计方来看,工程的设计质量同造价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假如设计的精细度不足,项目在施工期间极容易引发大量补充与修改,进而增多了变更与索赔的次数。现今,在设计高速工作时,管理力度相对较差,很多建设企业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设计工作,甚至一些设计企业自身也没有重视设计工作。在进行公路设计期间,经常发生设计不合理、随意提高要求等情况,导致大量返工、拆除、变更等情况出现,为施工造成大量困难,提高了项目成本投入,降低了资金收益。通常来讲,设计方工作精细程度不足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其一,设计的时间不充分。当前,我国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入资金越来越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速度相应提高,所以,为项目设计留存的时间相对较短,从而很容易使设计内容出现错误;其二,设计准备工作不足。一些设计在前期准备工作时,并没有对公路沿线的地质情况进行细致勘察,从而很容易使设计内容同真实情况不符,引发项目变更;其三,编订的项目造价文件较为简单。
  1.2业主方导致的变更原因
  一般来讲,因为业主方造成的项目变更、索赔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建设企业想要保证项目质量。当前,我国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很多是国家的公益性工程,国家负责资金投入,施行项目质量终身制的标准,因为过于重视项目的质量,从而对原定设计内容进行修改、变更;其二,片面性的追求形象。部分建设企业对项目设计变更的随意性较强,过于重视项目的外观。例如:在保证天桥质量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为了预防街景单调,对天桥进行美化等;其三,当前项目变更的标准较不全面,操作性较差,在施工期间并没有严格遵照项目设计变更管理标准实施工作。
  1.3承包方导致的变更原因
  当前,因为承包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及技术能力而引起的项目变更情况经常发生。例如:承包企业没有遵照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从而导致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同时,由于成本企业个人的责任,项目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工也会造成变更、索赔情况的发生。例如:承包企业没有遵照签署的合同内容按期完工,将项目竣工时间延误,就会引发索赔问题。
  1.4监理方导致的变更原因
  对于监理工作来讲,其是确保项目施工质量的基础。监理人员提出的设計优化或者工期优化内容都会引发工程变更。监理人员有权利结合现场施工情况遵照合同内容对原定设计进行小范围的修改。同时,监理从业者为了调节相邻承包企业的工作,或者调节地方单位、部门生产,也可能会对项目进行变更。另外,监理人员如果自身的能力不足或者协调水平较差,也会导致项目发生变更情况。例如:在审核施工设计图期间不严格,将有问题的图纸签发给承包企业,进而引发项目变更、索赔问题。
  2 控制、管理高速公路建设期间项目变更、索赔的措施
  2.1加大对项目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管理力度
  在项目立项以后,需要编订可行性报告,并进行项目估算,保证项目内容同真实需求相吻合。如果因为技术方案、可行性报告等问题引发的项目变更、索赔情况,追求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严肃处理,进而确保通过批复的投资估算全面发挥作用。
  2.2勘察设计工作应保证精准
  对于设计质量来讲,其对控制项目变更有着重要功能。变更范围、数量多少同设计的质量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应严把质量关卡,从而控制项目变更出现问题。想要确保设计的质量,设计从业人员需要同业主进行密切合作,细致考虑各方面事宜,保证计算精确。同时,严格遵照批复的设计范围、标准、内容等进行设计工作,预防发生任意改变设计内容,变更设计标准的情况。
  2.3对项目变更情况进行预测,并提前做好预防
  当项目完成决策后,需要尽早做好准备。变更的时间越早,项目的损失程度越低。假如在设计期间发生项目变更,则仅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并没有生成其他费用损失,假如在施工期间发生变更,则已经施工的项目需要进行拆除,进而引发严重损失。所以,需要及时对变更予以处理,从而防止发生延误情况,造成重大损失。
  2.4对审批流程予以规范
  如果项目处在可变可不变的情况,或者对整体项目的影响不大,则尽可能不进行变更,从而降低成本投入,确保施工时间。如果一些大型项目存有变更的意向,则需要结合业主、承包企业、设计部门、监理企业等共同商讨,选取较为科学、经济的施工预案,并提出工期、质量要求,下发变更通知单。施工企业需要基于变更设计内容的前提下,对工程量、工程费用等通过报告的形式上报,之后由上至下施行分层管理。
  2.5工程索赔预防
  一般来讲,对工程索赔进行预防的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其一,提高项目的准备活动,严格遵照项目管理标准实施工作;其二,选取素质良好的监管人员对施工活动进行管理,尽可能降低因为监管人员而造成的索赔问题;其三,加大对设计文件的审核力度;其四,在项目招投标期间,应选取规模较大的城堡企业进行合作;其五,当项目发生索赔问题时,需要对施工组织进行积极调整,预防损失扩大;其六,细致做好项目索赔记录,进而精准确定索赔数额。
  总结:
  总而言之,在项目施工期间,变更情况经常发生,高质量的项目变更及索赔管理能够降低成本投入,缩减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收益。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其予以重视,不断研究引发项目变更及索赔的因素,并针对性的予以处理,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迎涛.浅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2]郝姝珍.如何做好高速公路工程变更工作[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3]杨晓庄,徐艳娟,王欣.高速公路建设BOT融资模式探讨——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4]招凤婉.全过程合同管理在广州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2010(03).
  [5]何清华,钱丽丽,段运峰,李永奎.BIM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0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电子商务人才现状和目前国内电子商务教育现状为入口论述了以工作室为模式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改革,文中阐述了将课程与工作室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工作室;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随着互联网的急剧发展,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可谓神速,一大批经营模式各异的电商的崛起为我们的生活提
期刊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房地产经济逐渐在其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我国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效果.因为房地产对于经济具有非常
期刊
目的:探究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效果.方法:随机纳入83例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常规止血组和压迫缝合组,常规止血组产妇应用常规止血方式,压迫缝合组产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中有各种各样的优惠券,那么作用机制是什么呢?
摘 要:随着城乡一体化进度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国家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加快。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给排水工程现状,然后分析了城市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工程;现状;对策  一、城市给排水工程的现状  第一,城市给水工程的现状。  随着城市地面建设的水厂规模越来越大,然而地下水源供水的比重日益缩小,对于一些城市的供水要求无论是
本文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文化导入的内容、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思路。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
从目前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形式,基于产业转移的梯度理论,分析了中部地区承接长三角纺织产业转移的可行性。根据两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形势,讨论影响产业
【摘要】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是实现低碳建筑的一个重要措施,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本文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给排水设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由于科技发展的滞后,目前我们应用的大部分能源仍然是非可再生资源,我们现在每消耗一部分,留给子孙后代的就少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低碳建筑越来越受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