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首先对煤矿井下顺槽带式输送机的产生及其相对于传统的带式输送机的优势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同时又从头部卸载支架、驱动装置组合、储带仓、拖带小车以及游动小车等多个角度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各个部分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要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够为煤矿井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对于我国煤矿行业整个效率的提高十分有利,因此有必要得到有关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头部卸载支架;驱动装置组合;液压拉紧;卷带装置;托辊组;尾部受料装置
1 概述
当前,科技的发展使得各行业都将相应的技术应用在了行业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对于煤矿行业而言同样如此,对输送机的应用体现了煤矿行业的机械化水平。传统的输送机其工作效率虽然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为煤矿开采效率的提高提供着重要的基础。在现代,传统的输送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煤矿井下顺槽卡式输送机开始发展起来,并成为了煤矿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对其设计细节以及设计标准的了解是每一位行业内的人员需要关注的一项问题。
2 煤矿井下顺槽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及设计
煤矿井下顺槽带式输送机的结构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头部卸载支架以及游动小车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想要对其设计过程有所了解,就必须要从其组成结构入手,要深入细致的去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有关人员了解到整个设计过程,这对于其对于这一类输送机应用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以下文章主要从这一类输送机的结构出发,分被对每一个结构的设计过程以及具体设计手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2.1 头部卸载支架及设计
在煤矿井下顺槽带式输送机的构成中,头部卸载支架属于一个重要的部分,想要对输送机的设计过程得到一定程度的了解,就必须要关注到有关头部卸载支架方面的设计问题。一般情况下,主要由卸载滚筒、收料挡板、三角形支架、清扫器等组成。头部卸载支架采用了探头的形式,此形式具有物料转载方便、结构紧凑、安装简单方便的特点。
2.2 驱动装置组合及设计
在对顺槽带式输送机设计过程的分析过程中,同样需要对驱动装置进行分析。从某种程度上讲,驱动装置是整个输送机得以运行的核心,同时也是整个输送机的灵魂性部件,一旦驱动装置出现问题,整个输送机的性能都会受到极大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导致运行停止现象的发生,这会对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完成造成极大的阻碍,因此,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就一定要对驱动装置的设计进行分析。需要认识到的是,驱动装置并不仅仅只有一个,而是一系列部件的组合,想要对这一装置的设计过程有所了解,必须要从不同组成部分入手来实现。总的来说,驱动装置是由安装在驱动装置架上的Y系列鼠笼电动机、液力偶合器、垂直轴减速器、ZL型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制动器等组成,驱动装置组合经演装后用螺栓连接在头部卸载支架的平台上,可随平台一起移动,这样就降低了安装的难度,减少了驱动的调整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储带仓及设计
由于顺槽带式输送机尾部要根据需要进行延伸,故在头部设置了储带仓,储带仓采用传统的四层储带形式,标准储带100m左右,储带仓长度25m,储带仓由固定段、标准段和拉紧段组成,储带仓采用底座式整体结构,内部设有游动小车用轨道和限位板,储带仓支腿上设有多个调节孔,与储带仓架相连,储带仓与地面安装定位通过调节下支腿上的螺栓来实现,采用此结构安装时既能保证储带仓的水平要求,同时又能很好地排除储带仓漏下的物料。
2.4 托带小车及设计
由于储带仓大约25m左右,储带滚筒之间的距离较远,胶带在滚筒间的下垂度较大,在运行时胶带极易出现上下摆动、跑偏、打滑和撕裂的事故,故设计了由托辊和支架组成的托带小车,小车的轮子可以在轨道上移动,小车之间用环链连接,调试时按实际情况对小车进行调整后固定。
2.5 游动小車及设计
游动小车由钢板焊接而成,在游动小车上装有多个滚筒,滚筒的轴线尽量和游动小车的重心重合,同时和改向绳轮也在同一水平面上,游动小车上可缠绕四层胶带,这样就增加了储带的长度。
2.6 液压拉紧装置及设计
液压拉紧装置是顺槽带式输送机的一项重要部分,这一部分在整个输送机的运行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能否很好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输送机的运行效果以及工作效果,在对液压拉紧装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的设计原则如下:
(1)响应速度快,动态性能好。
(2)油泵电机非长时工作,可使顺槽带式输送机运行更节能。
(3)绞车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值进行张紧和放松,实现了顺槽带式输送机启动和运行的张力平衡。
(4)结构紧凑,安装布置方便。
(5)可与集控装置连接,实现对张紧装置的远程控制
上述设计原则同时也是液压拉紧装置的几点优势,在上述几点优势的支撑下,这一装置为输送机的运行提供了重要价值。
2.7 卷带装置
卷带装置采用独立的悬臂结构,驱动单元采用三和一减速电机直连的方式,该设备具有提升、回转功能,使卷带和取带操作非常简便,在卷带装置的两侧还装有夹带装置,两者配合使卷放带的过程更加简单、方便、灵活和快捷。
2.8 横梁
横梁由纵梁和H架组成,纵梁和H架都采用槽钢结构,纵梁和H架之间采用U型卡的连接方式,H架底部采用滑撬的形式,实现浮动支撑,纵梁上焊有连接吊挂托辊组的支点,横梁可以在尾部受料装置的前端实施拆除或延长,采用此结构实现了安装迅速、拆卸简单的特点,此设计节省了设备需要拆卸和延伸的周期,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2.9 托辊组
承载托辊组采用3节吊挂的形式,托辊间采用绞链接,托辊与纵梁连接采用U型扣的形式,安装时只需挂在两侧的钩子上即可,在调试时如果胶带跑偏,只需将跑偏一侧钩子抬高挂到相应的槽中即可。回程托辊组采用一节辊的形式,托辊两侧的卡槽做成前后方向3组,下胶带跑偏时可以把跑偏一侧的托辊轴移向胶带运行方向的卡槽内。
2.10 尾部受料装置
对尾部受料装置组成结构以及设计的分析同样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尾部受料装置主要为独立的结构,由缓冲床、调节装置、改向滚筒、千斤顶等组成,移动时,由机尾的调节装置把尾部顶起来,然后由千斤顶推着尾架向后移动,机尾移动时,头部储带仓内的液压张紧系统配合动作,既实现了缓冲受料,又实现了顺槽带式输送机不停机可移动的功能。
结语
顺槽带式输送机是输送机的一个较为新颖的类型。传统的输送机由于其工作效率以及性能方面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低于煤矿开采行业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优化。顺槽带式输送机是经过优化而形成的一种输送机形式,想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需要从其不同的组成结构分别入手来实现,这是保证设计效果能够更加良好的基础。从长远的角度看,对煤矿井下顺槽带式输送机的设计的分析能够为这一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以及推广提供基础,同时也就能够为我国煤矿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头部卸载支架;驱动装置组合;液压拉紧;卷带装置;托辊组;尾部受料装置
1 概述
当前,科技的发展使得各行业都将相应的技术应用在了行业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对于煤矿行业而言同样如此,对输送机的应用体现了煤矿行业的机械化水平。传统的输送机其工作效率虽然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为煤矿开采效率的提高提供着重要的基础。在现代,传统的输送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煤矿井下顺槽卡式输送机开始发展起来,并成为了煤矿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对其设计细节以及设计标准的了解是每一位行业内的人员需要关注的一项问题。
2 煤矿井下顺槽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及设计
煤矿井下顺槽带式输送机的结构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头部卸载支架以及游动小车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想要对其设计过程有所了解,就必须要从其组成结构入手,要深入细致的去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有关人员了解到整个设计过程,这对于其对于这一类输送机应用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以下文章主要从这一类输送机的结构出发,分被对每一个结构的设计过程以及具体设计手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2.1 头部卸载支架及设计
在煤矿井下顺槽带式输送机的构成中,头部卸载支架属于一个重要的部分,想要对输送机的设计过程得到一定程度的了解,就必须要关注到有关头部卸载支架方面的设计问题。一般情况下,主要由卸载滚筒、收料挡板、三角形支架、清扫器等组成。头部卸载支架采用了探头的形式,此形式具有物料转载方便、结构紧凑、安装简单方便的特点。
2.2 驱动装置组合及设计
在对顺槽带式输送机设计过程的分析过程中,同样需要对驱动装置进行分析。从某种程度上讲,驱动装置是整个输送机得以运行的核心,同时也是整个输送机的灵魂性部件,一旦驱动装置出现问题,整个输送机的性能都会受到极大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导致运行停止现象的发生,这会对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完成造成极大的阻碍,因此,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就一定要对驱动装置的设计进行分析。需要认识到的是,驱动装置并不仅仅只有一个,而是一系列部件的组合,想要对这一装置的设计过程有所了解,必须要从不同组成部分入手来实现。总的来说,驱动装置是由安装在驱动装置架上的Y系列鼠笼电动机、液力偶合器、垂直轴减速器、ZL型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制动器等组成,驱动装置组合经演装后用螺栓连接在头部卸载支架的平台上,可随平台一起移动,这样就降低了安装的难度,减少了驱动的调整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储带仓及设计
由于顺槽带式输送机尾部要根据需要进行延伸,故在头部设置了储带仓,储带仓采用传统的四层储带形式,标准储带100m左右,储带仓长度25m,储带仓由固定段、标准段和拉紧段组成,储带仓采用底座式整体结构,内部设有游动小车用轨道和限位板,储带仓支腿上设有多个调节孔,与储带仓架相连,储带仓与地面安装定位通过调节下支腿上的螺栓来实现,采用此结构安装时既能保证储带仓的水平要求,同时又能很好地排除储带仓漏下的物料。
2.4 托带小车及设计
由于储带仓大约25m左右,储带滚筒之间的距离较远,胶带在滚筒间的下垂度较大,在运行时胶带极易出现上下摆动、跑偏、打滑和撕裂的事故,故设计了由托辊和支架组成的托带小车,小车的轮子可以在轨道上移动,小车之间用环链连接,调试时按实际情况对小车进行调整后固定。
2.5 游动小車及设计
游动小车由钢板焊接而成,在游动小车上装有多个滚筒,滚筒的轴线尽量和游动小车的重心重合,同时和改向绳轮也在同一水平面上,游动小车上可缠绕四层胶带,这样就增加了储带的长度。
2.6 液压拉紧装置及设计
液压拉紧装置是顺槽带式输送机的一项重要部分,这一部分在整个输送机的运行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能否很好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输送机的运行效果以及工作效果,在对液压拉紧装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的设计原则如下:
(1)响应速度快,动态性能好。
(2)油泵电机非长时工作,可使顺槽带式输送机运行更节能。
(3)绞车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值进行张紧和放松,实现了顺槽带式输送机启动和运行的张力平衡。
(4)结构紧凑,安装布置方便。
(5)可与集控装置连接,实现对张紧装置的远程控制
上述设计原则同时也是液压拉紧装置的几点优势,在上述几点优势的支撑下,这一装置为输送机的运行提供了重要价值。
2.7 卷带装置
卷带装置采用独立的悬臂结构,驱动单元采用三和一减速电机直连的方式,该设备具有提升、回转功能,使卷带和取带操作非常简便,在卷带装置的两侧还装有夹带装置,两者配合使卷放带的过程更加简单、方便、灵活和快捷。
2.8 横梁
横梁由纵梁和H架组成,纵梁和H架都采用槽钢结构,纵梁和H架之间采用U型卡的连接方式,H架底部采用滑撬的形式,实现浮动支撑,纵梁上焊有连接吊挂托辊组的支点,横梁可以在尾部受料装置的前端实施拆除或延长,采用此结构实现了安装迅速、拆卸简单的特点,此设计节省了设备需要拆卸和延伸的周期,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2.9 托辊组
承载托辊组采用3节吊挂的形式,托辊间采用绞链接,托辊与纵梁连接采用U型扣的形式,安装时只需挂在两侧的钩子上即可,在调试时如果胶带跑偏,只需将跑偏一侧钩子抬高挂到相应的槽中即可。回程托辊组采用一节辊的形式,托辊两侧的卡槽做成前后方向3组,下胶带跑偏时可以把跑偏一侧的托辊轴移向胶带运行方向的卡槽内。
2.10 尾部受料装置
对尾部受料装置组成结构以及设计的分析同样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尾部受料装置主要为独立的结构,由缓冲床、调节装置、改向滚筒、千斤顶等组成,移动时,由机尾的调节装置把尾部顶起来,然后由千斤顶推着尾架向后移动,机尾移动时,头部储带仓内的液压张紧系统配合动作,既实现了缓冲受料,又实现了顺槽带式输送机不停机可移动的功能。
结语
顺槽带式输送机是输送机的一个较为新颖的类型。传统的输送机由于其工作效率以及性能方面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低于煤矿开采行业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优化。顺槽带式输送机是经过优化而形成的一种输送机形式,想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需要从其不同的组成结构分别入手来实现,这是保证设计效果能够更加良好的基础。从长远的角度看,对煤矿井下顺槽带式输送机的设计的分析能够为这一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以及推广提供基础,同时也就能够为我国煤矿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