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也有大收获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学习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果我们在其中进行一些富有个性的改动,比如说让学生闭上眼睛来进行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活动,或许会让我们教师有更大的惊喜,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关键词:活动;计算能力;空间观念;符号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67-1
  一、“看不见”的口算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每节数学课之前,我都会在课前进行3分钟左右的口算练习,在这简短的几分钟里,我们大多数教师都会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一下子出示,或者一题接一题地出示一些口算题,然后让学生来口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或者开火车、或者指名答、或者小组齐答……但是这样的训练效果到底有多大呢?据我的观察,在指名答和开火车答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抱着侥幸心理,游离在口算题之外的,而在小组齐答的时候,更是有学生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象。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在开始口算之前,我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只凭耳朵听题,根据教师报出的题目,然后迅速地举手口答结果。经过尝试,我有了不小的惊喜,举手回答题目的学生变多了,说明学生的参与率提高了,口答的正确率也有了不小的提高,说明学生也经过了自己的认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经过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当学生在闭上眼睛听题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受到外部的干扰,自动在脑中再现了口算题,这个再现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计算的过程。2.当学生闭上眼睛听题,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东张西望地看别人有没有举手,注意力没有被分散,让更多的心思也投入到计算中来了。在课前这几分钟的口算练习中,学生虽然从始至终都没有睁开眼睛,但是这些“看不见”口算题,却让学生更加认真听讲了,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到计算之中,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何尝不是一个大收获呢!
  二、“看不见”的图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先动手随意拿起自己课桌上的物体,并说一说自己拿起来的是什么物体,再引导学生摸一摸自己所拿起的物体上的面,初步感知今天所要学习的“面”。
  在闭眼摸的过程中,学生虽然“看不见”,但是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表象,在脑中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而在学生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存在问题的时候,再让学生睁开眼睛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区别,然后再通过照物体的样子画一画,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概括出这几个图形的特征,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正确地区分“体”与“面”是有难度的,通过这样的“看不见”,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增强。
  三、“看不见”的“<、>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符号意识”的描述,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数学知识结构和数学思维能力水平,我们认为,小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符号的认识、理解和运用等方面。认识常用的数学符号,只是符号意识最基本的表现特征,也是小学生建立符号意识的第一步。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和=》的教学中,运用口诀“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牢牢记住莫忘掉”。教学完“<、>和=”的认识后,设计了这样一些活动,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听老师的叙述,“前面写一个8,后面写一个6,同学们想一想,中间应该填什么符号啊?”(同时教师板书:86),要求学生伸出手书空写符号。接着继续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叙述“前面写一个6,后面写一个8,同学们想一想,中间应该填什么符号啊?”(同时教师板书:68),同样还是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叙述闭眼进行伸手书空符号。继续进行几组类似的的练习。
  学生在闭眼听题并书空符号的过程中,虽然“看不见”,但是已经根据教师的叙述在脑海中形成了比较形象、具体的映象,而且通过和前面学习的口诀相结合,能够运用所学的“<、>和=”关系符号进行了数学思考和表达。学生的符号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而是伴随着学生数学思维的提高而逐步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理解符号的意义,逐渐体会符号的作用,把符号意识的培养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只有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得到发展,而学生要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之上。当学生睁着眼睛却在想其他事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暂时闭上眼睛,摒弃外界的干扰,利用他们一切可以利用的感官去帮助他们参与活动,用心去积极思考,用手去动手操作,换个方式来学习,虽然他们“看不见”,但是他们的表现依然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林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数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军事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长征既是红军的一次战略大转移,又是一次革命真理的政治宣传行动。标语是红军沿
定语从句试题的设计常常是利用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之间、介词与关系代词之间、限制性与非限制性之间及定语从句与其它从句之间等易混点,灵活巧妙地设计出的。但只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就能掌握其基本规律,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Ⅰ. 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的选择  1. 表地点的先行词,由关系代词代之作从句的主语。  考例:   In an hour, we can travel to pla